沒雙通道也無SSD!戴爾APU筆記本咋想的?
AMD Ryzen的推出讓Intel有了***的壓力,無論是桌面級的處理器還是移動版的處理器,在性能上對Intel處理器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戴爾同樣也順勢發(fā)布了Inspiron 17 5000系列筆記本的四款新品——它們全部采納的是AMD***的Ryzen APU。
不過遺憾的是,這四款搭載Ryzen APU的產品既沒有搭載SSD固態(tài)硬盤,也沒能采用合適的內存搭配方式。
現今固態(tài)硬盤幾乎已經成為了新品筆記本的“標配項目”,不過在戴爾Inspiron 17 5000系列筆記本的四款新品當中卻成為了“缺失的一環(huán)”,這對于用戶來說顯然是不合算也不公平的。
SSD固態(tài)硬盤之所以能夠成為新品筆記本的標配組件,***的原因就是它在速度上的優(yōu)勢了——顧名思義,固態(tài)硬盤是沒有機械結構的,相較于普通的機械硬盤,固態(tài)硬盤不僅不存在機械硬盤尋道的問題,還能夠使系統在低于1ms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讀取數據,因而對于系統運行的效率是有著巨大幫助的。
當然,沒有了機械結構的固態(tài)硬盤在噪音表現上也比機械硬盤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此外,由于固態(tài)硬盤采用的是閃存芯片,因此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它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這對于保證儲存數據的安全來說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商務本來說。
對于熟悉輕薄本的用戶來說,固態(tài)硬盤對于筆記本重量和體積也有著巨大的貢獻——相比于2.5英寸機械硬盤而言,SSD固態(tài)硬盤能減少至少100克左右的重量,對于分毫必爭的筆記本“減負”工作而言,這顯然是很重要的。
面對固態(tài)硬盤,機械硬盤瑟瑟發(fā)抖
總的來說,固態(tài)硬盤高效的傳輸速率和小巧的體積都給筆記本產品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而且讓***輕薄也成為了可能。
固態(tài)硬盤不僅可以提高開機關機的速度,加快數據的讀取,省下寶貴的時間,還可以保障數據安全減輕筆記本的重量,為外出攜帶帶來便利——這正是固態(tài)硬盤日漸成為“標配項目”的原因所在。
而戴爾的這幾款新品卻無一例外地缺失了固態(tài)硬盤的配備,取而代之的是5400轉的機械硬盤。
戴爾為何要這么做呢?打開京東,可以看到,現今固態(tài)硬盤的價格依舊居高不下,或許戴爾正是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才選擇不搭載固態(tài)硬盤的。
較低的價格同樣能吸引到不少消費者,而減去固態(tài)硬盤顯然是一個便捷的方法。
但是這一節(jié)省成本的做法無異于將成本轉嫁于消費者身上——對于追求系統運行效率的用戶而言,缺失了固態(tài)硬盤無異于讓他們回到上一個世代去使用筆記本,而對于追求數據安全的用戶而言,無法保證數據的安全無疑會讓他們轉而選擇更為明智的廠商——有需求還得自己解決?可想而知人們對此會是怎樣的心情了。
Ryzen處理器一定要搭配雙通道使用嗎?
此外,戴爾這次還采用了兩款新的APU處理器,其中之一是Ryzen 5 2500U,而另一款則是新近登場的Ryzen 3 2300U——不過,Ryzen 3 2300U的兩款產品只能選擇搭載單條的8GB DDR4-2400內存或是12GB(8GB+4GB)的組合,并輔以1TB的5400RPM機械硬盤。
有效的內存搭配本應是一款筆記本應有的表現——而這幾款新品當中單條內存或者兩條不對等內存的組合方式卻并不適合APU。
APU,全稱是“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加速處理器,是融聚了CPU與GPU功能的產品。這個***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概念從誕生之日就備受關注,它不僅讓兩大分道揚鑣多年的芯片再度“合體”,也讓人們看到了未來電腦更小更快更強的美好前景。
不同于常規(guī)的處理器運作方式,APU當中CPU和GPU是需要訪問內存當中同樣的地址空間的。因為APU高集成度的架構使得它對于內存的需求相比之下會苛刻一些,雙通道帶來的性能影響也更大一些。
因而消費者如若需要發(fā)揮完整的APU性能的話,就需要自行購置——***是同樣內存大小和頻率的內存條,但是看看京東大家想必也能感受到,吃土的危機吧。
但是在價格方面,這四款新品的定價卻仍然達到了679.99美元、729.99美元、899.99美元和999.99美元的水平,讓人不得不感慨“人艱不拆”。
而同等的價格下,其他廠商的筆記本不僅搭載了SSD固態(tài)硬盤,也不必擔心內存限制APU性能的問題——省心又省錢,消費者為什么不選擇他們呢?
結語
戴爾此行選擇摒棄固態(tài)硬盤的做法的確讓消費者的錢包增加了不少的負擔,搭配不相稱內存條的做法也為追求性能的消費者帶來了困擾,仍然希望戴爾能夠推出更多實惠靠譜的產品。
不過,一款產品的失誤決定并不足以說明太多的事情,作為征戰(zhàn)筆記本市場多年的大廠商,想必戴爾也會適當地根據市場行情進行策略的調整。
總之,有一說一,客觀冷靜地看待一個廠商出品的產品是對自己***的負責,而一款產品究竟怎樣,還是要刨除光環(huán)和偏見之后才能看清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