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歲的程序員,回不去的家
西二旗,中國程序員比例***的地方。
王武也是其中一員,十年前畢業(yè),趕上了中國互聯(lián)網***的時候。
光鮮亮麗的在北京有了房,但是依然單身。
王武衣著打扮并不講究,加上抽煙,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
“今年又要加班,每年春節(jié)都是別人放假,我們加班。”王武抱怨說。
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 80% 的程序員,經常加班,其中 45% 的人群有輕微的焦慮癥癥狀,54.3% 以上有各種慢性疾病。
今年已經是王武第二年春節(jié)值班,在互聯(lián)網公司每到各種節(jié)日,都要抓住這個有可能實現(xiàn)流量暴漲的機會。
畢竟,節(jié)假日的人們卸下了各種平日的焦慮,開始娛樂起來,短視頻,圖片,購物,社交網站各種需求都被釋放了出來,這是中國人難得的放松。
中國有 500 萬以上的程序員群體,很多人都經歷過各種各樣的流量暴漲的場景。
這樣的場景在熱愛扎堆的中國人中,屢見不鮮,從賽事轉播到明星八卦,一方面互聯(lián)網公司希望流量劇增,一方面又帶給 IT 工程師極大的壓力。
王武,就是一個視頻 APP 的工程師,該 APP 曾經沖進行業(yè)前三,如今依靠新的玩法,又在延續(xù)直播時代的輝煌。
2017 年,他 35 歲剛過,王武就開始覺得力不從心。
年輕人越來越多,每一個都干勁十足,而他越來越熬不住夜。
而在這個崗位,熬夜,是基本技能。
運維工程師這個崗位,需要 24 小時待命,雖然有時候是背鍋,但一定是***時間到場的。
公司規(guī)模越來越大,技術設施越來越復雜,自己過去的積累,似乎不太能應對這樣的大規(guī)模挑戰(zhàn)。
“疲于奔命。”王武用了四個字形容自己的處境。
公司領導也曾經考慮,畢竟王武是部門元老,愿意給他機會讓他轉管理線。
好景不長,兩個 90 后員工剛開始還聽話。
不出三個月,兩個人認為王武技術不如他們,能力不如他們。
以集體離職為要挾,逼走了王武。
畢竟,他過去管的,都是不會說話的機器。
王武在公司門口的小酒館***次一個人大醉一場。
生活遠遠比電影更精彩,王武在小酒館喝的劣質白酒,讓他在醫(yī)院躺了足足 3 天。
整個大團隊都知道了這個故事,從此,王武坐實了“不會管理”的標簽。
在醫(yī)院的日子里,武漢老家的母親給她每天打電話1個小時以上。
王武說,議題只有一個,相親。
作為一個后知后覺的人,王武的小房子買的非常晚,還完按揭以后所剩無幾。
在西二旗混的互聯(lián)網姑娘,都很難看上各方面均屬平庸的王武。
王武開著一輛比X迪的車,“很多姑娘都以為我是快車司機。”他自嘲道。
“但是不搖號啊!”
“人在城市里啊就像螞蟻,要想活下去,就要鉆各種各樣的縫。”王武說。
“你們看過最近有一個故事,說是賣了 500 萬的房子,回老家生活的朋友圈嗎?那是純扯淡,我今天的職業(yè),圈子,朋友都在這里,怎么回去?”王武說。
王武的這次春節(jié)值班是自己申請的,去年流行的華為 35 歲裁員的朋友圈更是讓他變成了“驚弓之鳥”。
“公司還在高速發(fā)展,你在這里,總算是在車上。你要是下車,就全完了。”
今年,王武的母親早早就已經將春節(jié)相親作為家里的頭等大事來安排。
從初二到初七,王武大概要見 10 多個姑娘,王武前年已經見過一批,這些姑娘大多是本地的教師,護士,公務員。

在中國,王武這樣的 35 歲程序員群體,大概不下百萬,其中不乏華麗轉身成了創(chuàng)業(yè)者,獨角獸,但更多的人,需要一個新的機會。
新的技術興起得很快,王武說,明顯能夠感受到變化。


過去的驕傲,早已被城市生活的艱難,踩踏得一文不值。
而最忐忑的是,在家人心中,還被給予了比現(xiàn)實更高的仰望。

“今年,真的回不了家了嗎?能不能跟老板說一下?”
(本文王武名字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