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通年輕人而言
便宜是唯一的優(yōu)勢
如果我問你們,年輕的職場小白的優(yōu)勢是什么?答案可能會五花八門,有沖勁,有激情,可塑性強什么的。
不好意思,我只能呵呵,其實年輕沒什么優(yōu)勢,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便宜。
前些天小米成為頭條新聞,人人紛紛起底勞模雷軍的奮斗史,我們看到:有沖勁、有激情并不是年輕的專利。
至于可塑性強呢?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多少人從A行業(yè)跳到B行業(yè),一樣取得成功,也跟年輕沒什么關系。像雷軍,從軟件業(yè)的金山,到公開信里提到小米,已經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lián)網公司”。
你可以把公司的招聘看作超市采購,最重要一條就是性價比,如果你創(chuàng)造不了更高的價值,那么就只能隨行就市,賣個大路貨價錢。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抱怨,每個月的工資交完房租還完信用卡,到手就幾乎所剩無幾了。
這很好解釋呀:如果你并不出眾,那么薪水剛好給到維持你基本的生活水平,讓你無法離開公司就行。
但是,你的便宜,對你也是一種保護。
一個可以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年輕人,便宜的價錢會降低公司的預期,當需要“縮減成本”的時候,他們不會打你的主意。
因為你年輕,還因為你便宜,不會像Michael那樣因為“太貴了”而被裁掉。
當然了,拿著低薪酬的你自然不會甘心,那么請往下看。
2
永遠讓雇主占便宜
而不是相反
我說一個普遍現(xiàn)象,你看看是不是:
幾乎每個人都嫌工資漲太慢,卻沒有人嫌自己配不上那份工資。
你不得不點頭??晌腋嬖V你,這種想法很危險。
我曾經的一個老領導跟我說過,進入職場這么多年,換過公司也換過行業(yè),他居然沒有一次主動申請加薪。
但是現(xiàn)在看來,作為一家中型公司的管理層,他的薪酬比起同齡人的平均水平,反而要高出太多了。
也許有人不一樣,他們討厭被公司占便宜,喜歡拿著新學的幾條包你月薪5萬的“職場加薪術”,去和老板講道理。我不知道結果如何,我祝他們好運。
我只相信那位老領導講的一個道理,就是一個人的薪酬基本圍繞他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波動,高不了多少,也低不了多少。
我不是說你不要提漲薪,畢竟有些老板喜歡揣著明白裝糊涂,需要提醒提醒。
怕就怕往往在一些喜歡“全員漲薪”的大公司,你創(chuàng)造的價值漲幅慢慢已經跟不上你的薪水漲幅了,你還渾然不覺:被裁掉的概率其實也在上升。
所以,我建議你更多地把心思花在努力成長、努力提升、努力創(chuàng)造價值上面,你的價格才會在市場的公允評判下,不由哪個老板意志為轉移地,水漲船高。
而不是,天天盯著每個月的工資單算計。
記住,永遠給人“好使又便宜”的感覺。
幫他掙100塊,本來該拿40塊,你只拿走35塊,遠遠好過給他掙50塊,你要拿走一半。
3
年輕時不要急于攢錢
進職場的前幾年,我一直有一個錯覺,我以為個人財富是靠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積攢,慢慢積累起來的。
當然,那時候互聯(lián)網還不發(fā)達,也沒有現(xiàn)在這樣便捷的在線教育,英語、演講、寫作、文案、攝影什么的。
于是我很少花銷,每月的工資小心存起來,沒太多娛樂,也沒投入其他額外的學習,我看著銀行賬戶里一點點變大的數(shù)字,笑得很傻很天真。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自己錯了。
真正的財富絕不是一點一點地線性積累,而是指數(shù)級地滾動。
比如大家熟悉的房產,常說的股票,一般人不太懂的期貨??墒沁@些投資要么門檻太高,要么風險太大,要么兩者兼有。
而有一種起點低卻毫無風險,還收益巨大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
剛才提到薪酬,很多人都認為薪酬是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和認可,所以更高的薪酬才能意味著自己的成長。
錯,這是本末倒置。
更高的薪酬,只是你在變得更強路上的副產品。
趁著年輕,別再把省下的錢都寄回家給父母存死期了,也別去購買股票、債券、數(shù)字貨幣什么的,那些東西漲你不知道為什么漲,賠你不知道為什么賠,人家不宰你宰誰。
而是投到自己身上。
一年之內,或許依然沒有起色。
三年之內,你大約可以超越半數(shù)以上的同齡人。
五年之內,你一定會煥然一新。
投資到自己身上,不光意味著你在某些領域會變得更厲害、更出眾,重要的是,這種出眾可以為你打開一扇大門,讓你接觸到門后那些對優(yōu)秀的年輕人報以期待的前輩、大佬。
和他們合作,借他們的勢,不用求也自有人帶你飛。
那個時候你會懂得為什么我說,真正的財富是指數(shù)級滾動而來。
擋都擋不住。
4
控制欲望
分清投資和消費
上面說到投資,有一個常常被誤解成投資的概念:消費。
作為男人,我理解女生買到一個心儀的包包時的心情,我們購買數(shù)碼產品時也是一樣的興奮。
但是我永遠理解不了,5000塊月薪的你,買一個3萬塊的包包,怎么就可以成為自我奮斗的原動力。
如果有人持這樣的想法,請給我解釋一下“裸貸”是怎么回事。
也許,也許吧,也許有的人真的可以從超高消費中獲取動力,但是我相信這一條,并不適用于所有人。
那些勸你買包包來提升奮斗激情的人,不會幫你還借唄花唄和京東白條。
坦白說,你買貴得要死的包包,還不是因為一個字:爽,而我說的投資,那些真正帶來個人成長的投資,卻必然痛苦到極致。
每天早上雷打不動花一小時讀英語,每周抽三個晚上學習插畫,每個交易日研究上市公司財報到深夜,每個周末強迫自己做一次個人業(yè)績回顧和執(zhí)行力復盤……
既枯燥又乏味,大多數(shù)時候還孤單。
遠不如一個包包來得性感。
所以你看,分清消費和投資,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困難的是控制欲望。
多少人明知是消費,還要以投資自己來自我安慰。
更要命的是,如果因為更高的消費,而不自覺地將生活成本推漲到很高,當有一天你被忽然裁掉,每個月的銀行賬單會迅速將你擊垮。
想想那些收入是天價,卻依然被巨額債務拖垮的明星們:泰森、邁克爾.杰克遜、艾弗森……
從這個意義上講,投資大師巴菲特崇尚樸素的生活理念,不光是人品和修養(yǎng)層面的結果,更是一種謹慎的風險管理方式。
5
人生無法規(guī)劃
但規(guī)劃過一定比沒有規(guī)劃要好
你們中的很多人,在未來的幾年內或者十年內,會組建家庭,生育孩子。
觀察過太多的人后,我能看到一條冷冰冰的規(guī)律:
大多數(shù)人40歲之前的個人成就,幾乎取決于成家之前的水平。
沒明白?思考一下。
聰明的你一定想到原因了,婚后的生活,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你的成長速度會大大減緩,減緩的程度和你對家庭的責任心成正比。
極少有人能像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和臉書COO雪莉.桑德伯格這樣的男女,在悉心教育好孩子的同時,還能撐起自己的商業(yè)帝國,或者成為職場女皇。
大概率的情況是,你會在職位晉升和成為媽媽之間做出艱難抉擇,或者下班后回到車庫,不得不抖擻精神批上那身叫爸爸的戰(zhàn)袍,花費掉本可以投入學習的光陰。
所以,有句得罪人的話我還是忍不住想跟你說:身為職場人,如果你還沒有孩子,請你一定要珍惜啊。
如果你現(xiàn)在還是單身,更加要珍惜啊。
別把8小時之外的時間,都拿來喝酒逛街、勾妹撩漢了。
為什么會有中年油膩?因為身上背負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了。
在變得油膩之前,你需要規(guī)劃好第一個職場十年,還有個人成長路徑。
也許你會反問,人生可以規(guī)劃嗎?誰能保證未來會不會有新機會、新轉折出現(xiàn)呢?
是,人生充滿意外,確實無法規(guī)劃,但是只有當你規(guī)劃的時候,才會從繁忙的日常事務中抬起頭來,看看五年后、十年后,你對自己是一個怎樣的期許。
有了期許,你才知道無論在上班時間,還是回到住所,自己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