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轉型學微信,Facebook 強大的對手會是蘋果

新聞 移動開發(fā)
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6 日,馬克·扎克伯格發(fā)表了一篇博客文章,表示他將帶領整個 Facebook 轉型,把社交媒體的核心屬性由「公開」轉為「私密」。

扎克伯格和他的 Facebook 不想再繼續(xù)被動下去了。

過去一年時間里,Facebook 先后經歷了不止一次數據泄漏的災難,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 扎克伯格數次出席國會聽證,股價也如同坐了一趟過山車,由 210 美元的高點一度跌至 120 美元的低點,又漸漸爬升至當前的 170 美元。

作為面向全世界的社交網絡,Facebook 所面臨的大部分問題都離不開「隱私」二字。數以億計的用戶主動上傳了大量與他們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私密內容,這些數據有著非同一般的價值,妥善保管這些數據,保證其安全是 Facebook 的責任。更重要的是,社會需要保證 Facebook 自身對這些隱私數據的挖掘不會越過某條「紅線」。當前的 Facebook,并不能保證這兩點。

「廣場」和「私宅」

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6 日,馬克·扎克伯格發(fā)表了一篇博客文章,表示他將帶領整個 Facebook 轉型,把社交媒體的核心屬性由「公開」轉為「私密」。

15 年前,為了讓哈佛的學生們可以更方便地互相認識,扎克伯格創(chuàng)立了 Facebook。這是一個具有強烈「公共」屬性的社交網絡,用戶編輯資料,通過發(fā)布圖文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公開形象」,然后借由這一形象結識他人。Facebook 開啟了「人人都在網絡上創(chuàng)作、發(fā)布內容」的社交媒體時代。

在 Facebook 之前,互聯網是具有天然「公共性」的,就像一個巨大的「圖書館」,大多數服務器里寄存的,都是具有一定「知識性質」的信息。即使到了多媒體時代,建站已經不是很稀奇的事,但因為服務器、網絡資源的稀缺性,大部分人建立網站的目的仍是「提供信息」。Facebook 改變了這一點,人們開始用手機和互聯網單純記錄自己的生活。 


扎克伯格發(fā)表在 Facebook 上的博客

傳統互聯網是一片公共空間,當人們在互聯網的活動越來越具有私人性,它自然需要改變。扎克伯格稱,Facebook 將通過整合 Instagram、WhatsApp 和 Messenger 三個社交平臺的方式,來打造一個經過安全加密的、能保證用戶隱私的私人社交網絡。Facebook 將「從一個數字公共廣場轉變?yōu)閿底挚蛷d」,一切的交流將變得更私密、更即時。

對于掌握著 27 億用戶的 Facebook 來說,這的確很合理。把 27 億人放在一個公開的大廣場上,會催生一系列的群體性問題,無論是社會問題還是政治問題,甚至是國家安全問題。Snap 的 CEO Evan Spiegel 就曾暗示,因為 Facebook 用戶公開分享新聞的機制,使負面內容的傳播速度變得遠高于正面內容的傳播速度。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社交媒體在互聯網上「生活」,使互聯網世界開始變得越來越像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有明確的「公共場所」和「私人領域」,有一套完整的文化和習俗,不同的環(huán)境會對應著不同的行為。互聯網用 30 多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公共空間,現在它需要進化出一套更完整的私人領域。

私密世界

在這場轉變中,Facebook 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如何定義「私密」?

現實世界中,人們對「私密」有著直觀的感知,密閉空間里的對話是私密的,壓低聲音的耳語是私密的,私密的文件丟進碎紙機兩次就無法復原,用馬克筆涂黑就無法被看見。但在互聯網上,一切數據都是虛擬的,不懂技術的用戶根本無法確定自己的對話是否真正私密,也無法確定數據是否真的被刪除。

在隱私這個問題上,Facebook 可能是整個硅谷名聲最差的公司沒有之一。它因為各種隱私、數據安全相關的問題被輿論質疑、被政府處罰。就在兩個月前,Facebook 還因為隱私問題被作為友商的蘋果取消了開發(fā)者許可。

在互聯網上,我們該如何定義「私密」

扎克伯格在博客文章中強調了六點。其中「加密」、「安全」和「數據存儲」這三點都是業(yè)界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 Facebook 劣跡斑斑的領域。除這些以外,Facebook 還要通過產品功能的設計來鼓勵私密溝通;減少數據的「永恒性」,讓用戶更多擁有「被遺忘」的權利。

即使 Facebook 能保質保量地完成這些隱私機制的建設,這樣一個新的「私密世界」仍然會帶來不少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Facebook 目前的廣告業(yè)務模式將會受到重創(chuàng);私密的產品機制不僅能保護正常用戶,也會給壞人提供保護傘……如果 Facebook 真的下了足夠的決心要推動這種轉變,未來將會有無數困難和矛盾需要它去解決。

學習微信,宣戰(zhàn)蘋果

美國科技媒體 SLATE 認為,扎克伯格描述的 Facebook 的未來,跟微信有著諸多相似之處。通過一個大平臺甚至一個 App,Facebook 想要一站式解決一切與「生活」相關的需求。

微信在國內的成功給 Facebook 指了一條明路,只要能成為「私密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就完全不用擔心「如何盈利」的問題。這其中「即時通訊」是最重要的核心需求,當用戶習慣了使用 Facebook 互通往來,一切后續(xù)的服務都會變得順理成章。

從這個角度看,Facebook 未來很大的敵人將不再是 Snapchat 或 YouTube,而會是蘋果。扎克伯格去年 10 月的時候就公開表示,Facebook 的強勁競爭對手其實是蘋果的 iMessage。在美國,iPhone 所占的市場份額一年比一年高,和「短信」功能捆綁在一起的 iMessage 在市場上的地位也隨之節(jié)節(jié)攀升。蘋果用戶之間越來越多地使用 iMessage 溝通,成了扎克伯格最重的一塊心病。而這次轉向「即時通訊」的戰(zhàn)略調整,也就相當于 Facebook 對 iMessage 的正式宣戰(zhàn)。

與此同時,微信大概是蘋果在中國的心病,一切服務都依賴于微信的行業(yè)生態(tài)讓 iOS 和安卓之間的功能體驗差距急劇縮小。如果 Facebook 試圖成為新的微信,把越來越多的服務圈進自己的生態(tài),成為全世界用戶社交、生活的「操作系統」。蘋果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轉型「私密」之后,Facebook 的數據生意會面對很多挑戰(zhàn)

當然,美國的互聯網大環(huán)境相比中國要開放得多,各種開放的產品機制、開放接口已經成了行業(yè)標準。比如 Twitter 多年來一直想收緊自己極為開放的平臺政策,卻一直承受著來自用戶的阻力。Facebook 想要將旗下的平臺完全打造成一個如微信一般的封閉花園,絕非易事。

講述 Facebook 創(chuàng)業(yè)故事的電影《社交網絡》里,時任 Facebook 董事會主席的 Sean Parker 有一句臺詞是這樣的:「我們曾生活在農村,后來我們生活在城市。現在,我們將生活在互聯網上?!?We lived on farms and then we lived in cities and now we are going to live on the internet!)Facebook 的使命和任務,就是為這種「互聯網生活」提供技術和產品基礎。當目前的產品機制存在漏洞,受到輿論和監(jiān)管者的批評時,它就需要進行自我轉型。貫徹「一切技術都服務于需求」的宗旨,扎克伯格甚至在考慮通過區(qū)塊鏈技術來完成 Facebook 的「私密轉型」。在為用戶打造一個「線上私密會客廳」的目標面前,一切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未麗燕 來源: 極客公園
相關推薦

2010-08-05 10:55:37

FacebookTwitter

2019-03-12 15:41:09

Facebook微信馬化騰

2012-11-30 09:32:27

2012-02-02 14:09:33

FacebookAndroidiOS

2019-03-19 19:19:19

Facebook微信轉型

2011-05-05 13:14:33

地產行業(yè)企業(yè)轉型

2015-04-10 17:00:15

百會強大微

2017-03-23 13:07:00

小程序DCloud

2019-12-11 14:46:34

庫克蘋果科技

2010-01-14 10:16:04

微軟蘋果Linux

2009-02-25 08:23:25

微軟MacAndroid

2015-04-20 10:04:22

蘋果競爭對手

2020-08-17 09:42:57

微信蘋果特朗普

2020-08-11 09:38:40

微信蘋果美國

2020-03-27 12:15:36

微信朋友圏騰訊

2015-05-18 10:58:40

微信蘋果運營商

2013-03-28 11:32:07

微信菜單輕App

2009-05-07 09:07:40

FacebookFirefox瀏覽器

2020-07-27 15:06:14

微信張小龍焦慮

2015-10-27 12:32:55

即時通訊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