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反悔”斷供華為:被曝正在游說,尋求禁令豁免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lián)系出處。
得道多助。事情又有新變化。
6 月 8 日最新消息,Google 官方正在努力延期或完全豁免華為。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稱 Google 正在游說特朗普政府對華為的出口禁止令,爭取進一步延遲實施,甚至完全豁免。
而且 Google 給出的理由更具諷刺,如果不允許華為得到最新安卓更新,更容易引起安全風險。
雖然 5 月 20 日,正是特朗普的“安全風險”為由的禁令,讓 Google 率先斷供華為,聲稱官方安卓和 Google 全家桶將不再支持華為手機。
但顯然,現(xiàn)在 Google“反悔”了——特別在一波又一波明確反轉的態(tài)勢下。
Google“反悔”
《金融時報》報道,Google 高層正在對特朗普政府展開新游說,目的是延長華為合作的許可,甚至完全豁免于禁止令。
最直接的原因,不使用官方安卓的華為手機,更容易被黑客攻擊,更容易有安全風險。
當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擔心對華為禁令,進一步對 Google 其他業(yè)務造成影響。
5 月 20 日,Google 官方承認執(zhí)行特朗普禁止令,將對華為斷供官方安卓和 Google 全家桶服務。
也就意味著華為得不到最新的安卓更新,海外手機業(yè)務也面臨被“打殘”。
雖然其后特普朗又給出 90 天延長執(zhí)行,但卡脖子危機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無法得到官方安卓支持,華為手機只有開源版本可選擇,但與官方安卓版相比,無論是性能體驗上,還是安全風險上,都會相差不小。
即便如此,也沒有打垮華為。華為“備胎”系統(tǒng)鴻蒙迅速浮出水面。
Google 高層在此次被曝出的游說中也聲稱,禁令會促使華為開發(fā)上線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
但最關鍵的是,Google 稱一旦華為得不到官方安卓版本,無論是美國現(xiàn)有的華為手機,或者再全世界其他地方的華為手機,只會安全風險倍增。
這就與特朗普禁令的說辭——安全原因——自相矛盾。
Google 沒有進一步對此作出回應,但面向媒體給出此事聲明:
與其他美國公司一樣,我們正在與商務部合作,以確保我們完全符合其要求和臨時許可。我們的重點是保護 Google 用戶在美國和其他地區(qū)現(xiàn)有數(shù)百萬臺手機上的安全性。
之前,也有新加坡媒體報道,雖然 Google 明面對華為率先斷供,但妥協(xié)也在暗中展開。
Google 最新安卓版本——Android Q 支持廠商名單上,華為 Mate 20 Pro 重新位列其中,意味著 Google 重新把這款華為手機列入 Android Q 測試系列。
來龍去脈
Google,是率先出手針對華為的美國企業(yè)之一。
5 月 15 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美國企業(yè)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yè)所生產的電信設備。
同樣是在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要求所有美國企業(yè)在對華為輸出產品之前先要得到政府許可。
隨后,Google 被曝將斷供華為,涉及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安卓。
最直接的,華為將失去對 Google 安卓操作系統(tǒng)的更新訪問權限。只能使用開源版本。Google Play 商店、Gmail、地圖、YouTube 等應用和服務,也不再能使用。
接下來,華為只能使用安卓的公開版本,而無法訪問 Google 的專有應用和服務。
這一消息在 5 月 20 日得到媒體曝光之后,得到了 Google 官方的證實。
對于這一消息,華為發(fā)表聲明稱:
安卓作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一直是開源的,華為作為重要的參與者,為安卓的發(fā)展和壯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華為有能力繼續(xù)發(fā)展和使用安卓生態(tài)。
華為和榮耀品牌的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不受影響,請廣大消費者放心使用和購買。
未來華為仍將持續(xù)打造安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全場景智慧生態(tài),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華為方面的回應,不僅僅只是給出聲明,就在 Google 宣布斷供華為之后,余承東進一步透露了華為自研系統(tǒng)的細節(jié),包括外界關心的上市時間和軟件生態(tài):
時間方面,新操作系統(tǒng)最快在今年秋天、最晚在明年春天面市。
功能特性上,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和智能穿戴等設備,現(xiàn)有的安卓應用和 Web 應用也可以全部兼容。
美國給華為的過渡期,將于 8 月 19 日到期。
5 月 20 日,美國商務部發(fā)布了一個為期 90 天的“臨時通用許可”,推遲了對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實施的交易禁令。
這一舉措自 5 月 20 日生效,持續(xù)到 8 月 19 日。也就是說,到那時 Google 將不能為華為提供相關服務。
也就在近日,環(huán)球時報報道,華為正在集中測試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在國內市場命為“鴻蒙 OS”,在海外市場命名為“方舟 OS”,這一系統(tǒng)或在 8 月份或 9 月份推出。
現(xiàn)在, 事情就有了轉機。
轉機之后,大家怎么看?
這一動態(tài)曝光之后,便引發(fā)了廣泛的討論。
Google 為什么會作出如此舉動?
不少網友認為,拿著“國家安全”來說事情,用華為也不是,不用華為也不是,真是“邏輯鬼才”,理由非常“清新脫俗”。
在他們看來,這背后,是 Google 害怕,有公司使用安卓系統(tǒng)來制作與其相互競爭的服務。
因為,華為將帶來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而安卓將因此而失去市場份額。
也有網友,干脆給 Google 算起了賬:
數(shù)以億計的中國用戶吶,Google 不著急才怪。畢竟 Google 就是一生態(tài)系統(tǒng)公司,封殺它也就一道禁令的事。
如果華為新系統(tǒng)的用戶體驗不輸安卓,至少在華為中國用戶這一塊 Google 就要丟掉過億用戶,它的廣告價值那就噌噌的要掉一層皮了。
在一些美國網友看來,Google 作出這個轉變太晚了。
華為等已計劃從安卓分叉多年,禁令只是激勵他們加快進程而已。
也有網友認為,就算美國現(xiàn)在放寬制裁,也改變不了自研自強這條路,回不去了,懂嗎?
反轉浪潮
Google“反悔”和反轉,也是目前大形勢下的縮影。
在半月時間內,諸多公司和組織,經歷了一次“斷供”到“恢復”的戲碼。
比如 SD 存儲卡協(xié)會、WIFI 聯(lián)盟、藍牙技術聯(lián)盟和 JEDEC 協(xié)會等行業(yè)組織,先實施了禁令,把華為剔除,但最近又全部恢復。
還有全球最大的學術組織 IEEE,起初下令清理華為系審稿人和編輯,但激起學界強烈抗議和政治化批評后,剛剛也聲明恢復所有華為正當權益。
還有一些陷于傳聞中的公司,則用另一種聲明明確表態(tài)。
德國英飛凌、日本松下、日本東芝等,紛紛發(fā)公告,聲稱不會斷供華為。
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更是直接表明,美國政府發(fā)布針對華為的禁令,對全球半導體產業(yè)不是正面的,臺積電仍會持續(xù)為華為出貨。
至于孫正義旗下的英國半導體公司 ARM,雖然已執(zhí)行禁令斷供華為,但日子也不好過。
ARM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Hermann Hauser 言辭激烈地評價了后果。
他認為短期內對華為造成危害,但長期來講,對 ARM 和其他執(zhí)行禁令的也會傷害嚴重。
甚至認為此事之后,歐洲公司都要重新思考跟美國及美國知識產權的關系。
而 ARM 官方的最新聲明則表示,非常重視長期合作伙伴華為海思的關系,希望可以迅速解決當前的困難。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國內,華為最近收獲了更多的合作。中國郵政、清華大學紛紛牽手華為展開合作,而蘇寧等也被曝出正在展開合作會談。
華為手機,則在最新出貨和銷售成績中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嗯,打鐵要靠本身硬,自強則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