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與袁隆平同臺獲獎,程序員表示:我們太像了!
近日,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推廣大使”,受邀擔任首批推廣大使的有6個人。全國勞動模范申紀蘭,相聲演員馮鞏,主持人海霞,學者馮驥才,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網(wǎng)紅李子柒。
其中,最受程序員矚目的當屬李子柒。各種原因,除了她年輕貌美之外,還有一部分原由是程序員認為她與自己太像了。
別不信,且聽聽程序員們怎么說。
01
李子柒的天地全在于她的一方小院。院落雖小,卻是別有天地。院子里種著菜,火紅的辣椒、碧綠的絲瓜、黃色的番茄、油綠的菠菜、紫色的茄子……李子柒的菜園五彩斑斕。院子里種著果,五月摘青梅、六月采黃桃、八月收無花果、九月摘柿子、十月收柚子……李子柒的果園碩果累累。院子里種著花,春天的桃花和玉蘭、夏天的薔薇與荷花、秋天的菊花與雞冠、冬天的臘梅和水仙……李子柒的花園姹紫嫣紅。李子柒的院子有時是陽光明媚,有時卻是雨雪霏霏。在這方院子里,李子柒有著她的春夏秋冬。
程序員的所有在于一臺電腦。電腦更小,方寸之間卻自有一番天地。電腦里裝著瀏覽器,程序員有時需要依靠它去查找資料。電腦里裝著word、Excel,程序員需要它們撰寫文檔、制作報表。電腦里裝著Eclipse、IDEA、PyCharm、Jupyter、Visual Studio,程序員需要它們來開發(fā)編程。電腦里裝著數(shù)據(jù)庫,裝著FTP傳輸工具,裝著終端仿真程序……程序員的電腦是一個百寶箱。程序員的電腦前有時是白亮的日光,有時卻是漆黑的夜,電腦見證了程序員的日日夜夜。
02
李子柒在她的院子里演繹著她的精彩。她既是在“螺螄殼里做道場”,也是在一花一木、一飯一蔬之中見真諦。李子柒的菜是春種秋收收上來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春天播下黃瓜種子,夏天便能摘到帶著嫩刺的瓜。深秋灑下油菜籽,春天便可欣賞金黃色的油菜花。李子柒的米是一棵棵的秧苗插進水田里長成綠油油的一片,再被烈日催成金黃的豐收,是“粒粒皆辛苦”。李子柒的柴是一棵棵木頭一一鋸了,再一一劈開曬干,放進火塘里便成了燃燒激烈的火,燒不盡的成了炭,供冬天放在炭盆里取暖。李子柒的衣是素布繪上圖案,放進染缸里染、煮鍋里煮,晾干了裁出樣式,再一針一線縫成身上衣。
程序員在電腦前敲擊著他的人生。電腦可令程序員“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程序員的代碼是程序員在鍵盤上一個鍵一個鍵地敲、在開發(fā)工具上一行一行地寫,然后成了一段,最后成了一個程序。程序員的Bug是一個一個地調(diào)、一個一個地改,最后都改完了,便有了手機和電腦上的程序。
03
碼農(nóng)故事匯李子柒的視頻是不定期更新,每一期與上一期之間總是要隔上好長一段時間的,這足以說明準備之久、視頻之耗費精力。李子柒的每一期視頻一個主題。李子柒種麥子,她便要用麥苗做麥芽糖,小麥磨成面粉做紅油面皮。李子柒摘黃桃,她便削去皮、挖掉核,做成黃桃罐頭、黃桃果醬、黃桃烤排骨、黃桃拌豆皮。李子柒采收玫瑰花,她便要曬干花朵做花茶、搗碎花瓣做花醬,洗凈花朵做糕點。李子柒的主題看花了觀眾的眼。李子柒的視頻費盡了她的心血和芳華。
程序員的成就按項目來計,每一個項目同樣要耗費程序員數(shù)月之久,每個項目同樣圍著一個不同的主題展開。程序員要開發(fā)視頻播放器,于是便有了快播、影音先鋒、愛奇藝和騰訊播放器。程序員要開發(fā)社交軟件,于是便有了QQ、陌陌、探探和微信。程序員要開發(fā)瀏覽器,于是便有了谷歌、360、火狐及騰訊瀏覽器。程序員的程序耗費了他的精力和青春。
04
程序員和李子柒的相似還在于他們的不一而足、觸類旁通上。李子柒做美食,可她又不僅僅是做美食,她不是簡單地將食材切好下鍋,再燒熟出鍋裝盤,那是廚師做的事。李子柒先播種,然后收獲,最后才烹飪,所以她既是農(nóng)人也是廚師。李子柒還是個建筑家,她上山砍竹,下山搭建籬院,她設計自己的屋宇,裝點自己的家居。李子柒也是個裁縫兼繡娘,她染布裁衣,刺繡圖文。李子柒無所不通。
程序員寫代碼,他不只是僅僅寫代碼。程序員要先學習計算機知識,掌握其原理,好比李子柒要先播種一般。程序員寫代碼之前,要掌握各種算法和數(shù)據(jù)結構。程序員除了寫代碼,還要會使用數(shù)據(jù)庫,還要會操控服務器和虛擬機。程序員寫了代碼,還也要了解原理,學習源碼。程序員掌握了一種編程語言尚且不夠,會了C++,還要懂得JAVA,更要掌握Python。程序員要精通各種框架組件,Spring、Kafka、Redis、SpringCloud、Flink、Docker……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