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驚艷世人的NASA火星無人機,究竟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人工智能
「毅力號」火星車搭載的「機智號」火星無人機,在無需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靈活實現(xiàn)火星表面的降落、起飛與航行。

如果一切順利,那么「機智號」將成為第一架翱翔在火星上空的飛行器。

這架名為「機智號」的無人直升機,被吊裝在「毅力號」火星車的肚子下面,一路送往那顆紅色星球。機智號本體只有 1.8 公斤重,一盒紙巾大小,四條機械腿上卻裝有兩根長達 1.2 米的碳纖維旋翼。除了拍照它不執(zhí)行科學任務,主要是驗證在火星上自主飛行的能力。

為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機智號」必須經(jīng)受住一系列考驗——嚴酷的溫度、苛刻的功率限制,并在距離地球達10光分的火星上完成90秒的飛行任務。由于距離過遠,實時通信或控制顯然無法實現(xiàn),它必須自主飛行。

那么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是如何設計這架直升飛機的?我們采訪到NASA JPL火星無人機行動負責人Tim Canham。

 

[[383000]]

 

整個設計過程最重要的策略,是權衡設計與火星無人機的任務背景,這也是本次技術演示的最大意義所在?!笝C智號」并不需要像「毅力號」火星車那樣完成科學考察工作;相反,它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飛行一段距離。如果運氣好,「機智號」還可以捕捉幾張航拍圖,僅此而已。這項任務的價值在于,我們要證明低空飛機器能夠在火星表面飛行,并收集更多數(shù)據(jù),以指導下一代火星旋翼飛機的設計與制造工作。一切只是開始,更令人興奮的遠景發(fā)展還在后頭。

「機智號」不需要刻意完成任何復雜的任務,因為光是火星無人機這個概念就已經(jīng)足夠復雜了。在火星上放飛無人機極具挑戰(zhàn)性,除了功率與通信限制之外,還有一項核心挑戰(zhàn)——火星的大氣密度僅為地球的1%。

考慮到上述情況,Tim Canham告訴我們,「機智號」只要能夠在火星表面成功起降一次,對NASA來說就已經(jīng)是場輝煌的勝利。Canham協(xié)助開發(fā)了指揮「機智號」運行的軟件架構。作為「機智號」運營團隊的負責人,Canham目前主要處理無人機計劃與「毅力號」火星車團隊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工作。通過交流,我們希望深入了解「機智號」無人機如何在火星表面自主實現(xiàn)起降飛行。

問:您能聊聊「機智號」無人機的硬件配備嗎?

Tim Canham: 「機智號」無人機屬于技術演示項目,所以JPL愿意為此承擔更高的失敗風險。這一點與火星車乃至深空探測器不同——后者屬于B級任務,不少NASA員工已經(jīng)在這部分硬件與軟件開發(fā)工作中投入了多年時間。

對于純技術演示,JPL傾向于嘗試更多新的實現(xiàn)方式。因此,我們決定盡可能擺脫手工件的束縛,大量采用現(xiàn)成的消費類硬件。目前市面上已經(jīng)存在很多堅實耐用且能夠抵御輻射的航空電子元件,而且大部分技術屬于普通商業(yè)級產(chǎn)品。

以處理器為例,我們使用的是高通公司提供的驍龍801芯片。它實際上就是一塊手機處理器,而且體積非常小巧。不瞞您說,驍龍801實際上是此次任務中最先進的處理器,其性能反而比「毅力號」火星車上的處理器強大得多。事實上,這塊無人機使用的芯片擁有比火星力高出幾個數(shù)量級的算力,負責通過500 Hz主頻在制導期間循環(huán)運行,以保持無人機在火星大氣中的平衡飛行。更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捕捉圖像并分析特征,同時以30 Hz頻率逐幀跟蹤畫面內(nèi)容??傊?,這些任務都對處理器性能提出了極高要求,而NASA目前使用的一切航空電子元件都達不到要求。實際上,我們已經(jīng)開始從SparkFun上訂購零件。我們的理念非常簡單:雖然這些只是商用硬件,但我們會進行全面測試;只要效果良好,就應該可以直接使用。

[[383001]]

問:能否介紹一下「機智號」使用的導航傳感器?

Tim Canham: 我們使用的手機級 IMU、激光測高儀(來自SparkFun)以及向下的 VGA 攝像機進行單眼特征跟蹤。導航時,無人機逐幀比較幾十個特征,以跟蹤相對位置找出方向和速度。這一切功能都會通過位置估計來完成,而不需要記住特征或創(chuàng)建地圖。

驚艷世人的NASA火星無人機,究竟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圖:NASA機智號無人機底部圖,可以看到其上搭載的激光測高儀和導航攝像機。

我們還裝有一臺傾角儀,用于在起飛時確定地面的傾斜度。另外,無人機上搭載一個1300萬像素的手機級彩色攝像頭——與導航無關,我們只是希望在飛行過程中拍攝幾張精美的照片。我們將其稱為RTE,以縮寫方式稱呼各類系統(tǒng)也是太空項目的傳統(tǒng)。其實我們之前還考慮過在系統(tǒng)中加入危險檢測功能,但時間有限最后只能作罷。

問:這架無人機是怎么自主飛行的?

Tim Canham: 其實你可以把這架無人機理解成某種傳統(tǒng)的JPL航天器,其中安裝一套排序引擎,我們?yōu)槠渚帉懥硕鄺l序列、相關命令,再將文件上傳其中以供執(zhí)行。

在模擬過程中,我們將低空飛行的制導部分劃分成多個途經(jīng)點,每個途經(jīng)點都對應著我們在制導軟件中設定的一條命令序列。在需要飛行時,我們會向無人機發(fā)出指令,之后即由制導軟件接管并完成起飛、穿越各途經(jīng)點、以及最后的著陸動作。

但這種方式中的每個途經(jīng)點都經(jīng)過特別設計,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主飛行——我們并沒有設定任何目標與規(guī)則,也沒有做出任何高級推理,所以這只能算是半自主方案。更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指定專人通過操縱桿遠程指揮其飛行,但地球距離火星太遠,即時遙控根本實現(xiàn)不了。面對緊張的項目時間表,我們只能提前制定出大體飛行計劃,幫助無人機理解需要完成的預定飛行軌跡。在實際飛行中,無人機本身會根據(jù)風力、風向及其他實際環(huán)境因素調(diào)整飛行方式,保證始終沿既定航線前行。這同樣是種半自主方案,用以順利完成發(fā)射前制定的飛行路線。

就個人看來,我覺得這不能算是高級自主技術,而更多只是一種腳本式的飛行導引。只有直接要求無人機“給那塊巖石拍張照片”、它就能照做,才算真正的自主飛行。但作為初始任務,我們這次只需要證明飛行器能在火星地表成功飛行。至于全自主飛行方案,我們會在后續(xù)任務中逐步嘗試,這可能需要制作一架體量更大的無人機、搭載能夠實現(xiàn)更強自主功能的先進硬件。

說起這個,我們不妨回顧火星上的第一位訪客——探路者號。它的任務更簡單:繞基地先進一圈,最好拍下巖石及其他樣本的照片。因此作為初步技術演示,我們對火星上的第一架無人機也沒必要苛求過多。

問: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無人機有沒有可能偏離預定飛行路線?

Tim Canham: 制導軟件會持續(xù)檢測各傳感器的運行狀況,保證生成高質量數(shù)據(jù)。如果傳感器發(fā)生故障,無人機確實會做出相應反應,即保持最后一條飛行指引信息、嘗試著陸,而后向我們發(fā)送情況報告并等待處理意見??傊?,在檢測到傳感器故障后,無人機將停止飛行。我們一共在機智號上安裝了三個傳感器,都與飛行過程緊密相關,三者的數(shù)據(jù)將融合起來共同為機智號提供導航指引。

驚艷世人的NASA火星無人機,究竟是怎么設計出來的?

圖:一位藝術家為此次火星飛行任務繪制的想象圖。(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問:初始飛行計劃是怎么制定出來的?

Tim Canham: 我們經(jīng)歷了全面的選址過程,一切以「毅力號」火星車預計降落地點周邊的環(huán)境為起點。根據(jù)實際情況,我們整理出軌道圖像,并從中粗略識別出火星車將先后抵達的多個點位。結合周邊巖石的坡度、高度乃至特定區(qū)域內(nèi)的地表紋理,我們精心選取了適合無人機飛行的區(qū)域。

這里同樣有不少權衡因素——最安全的地表應該沒有任何紋理,代表這一塊區(qū)域沒有巖石;但這種缺少紋理的地面,也可能令無人機無法準確捕捉其特征、進而失去制導能力。為此,我們最好選擇一片易于跟蹤特征的碎石灘,同時保證這里沒有任何可能威脅著陸過程的大石塊。

問:這架無人機計劃完成哪些飛行任務?

Tim Canham: 因為只是第一次嘗試,所以我們只規(guī)劃了三項主要任務,而且起降點全部選在同一位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無人機始終處于經(jīng)過調(diào)查的安全飛行區(qū)域內(nèi)。我們的時間窗口也非常有限,只有30天。如果時間再寬裕些,我們可能會嘗試讓其降落在其他看起來比較安全的新區(qū)域。但至少三項既定任務都是起飛、飛行、而后返航并降落在同一地點。

問:JPL擁有豐富的機器人制造經(jīng)驗,開發(fā)的機器人往往能夠在主要任務完成后長時間保持正常運作。但這次只設定30天的任務執(zhí)行周期,是否意味著除非發(fā)生意外事故,否則這架功能仍然完好的無人機將被直接遺棄在火星表面?

Tim Canham: 是的,計劃就是這樣,火星車會前往別處繼續(xù)執(zhí)行主要任務。毅力號團隊已經(jīng)為我們劃撥了不少資源,留下了30天的時間窗口,我們對此深表感謝。在此之后,無論無人機狀況是否良好,火星車本體都會繼續(xù)前進。所以我們可以隨意安排飛行任務,但絕對不能超過30天時限。

目前我們還沒有規(guī)劃好最后兩輪飛行,但根據(jù)前三輪飛行任務的執(zhí)行速度,我們可能會有一周左右時間做點新鮮的嘗試。不過當下,我們還是要先認真把前三輪任務做好。

只要能成功完成一次飛行,我們的目標就算是基本實現(xiàn)。接下來我們會略微擴大飛行范圍,如果仍然成功,那么最后兩輪飛行就可以稍微冒點險了。比如我們可能會飛上一百米,或者做個大回環(huán)之類的動作。但最重要的是,理解無人機在火星表面的飛行方式,所以第一輪任務最重要,我們得認真觀察無人機的飛行能力。

問:假如前四輪飛行一切順利,那么在最后一輪嘗試中,您打算設計怎樣的飛行任務?是做點風險比較大、但成功后意義重大的嘗試,還是風險較小、但重要性同樣偏低的嘗試?

Tim Canham: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也在認真思考。如果只剩一輪飛行機會,再考慮到反正這架無人機終究要被遺棄,我們可能會做點大膽的探索。但現(xiàn)在我們還沒到這一步,目前值得關注的只有前三輪飛行,之后的紅利部分稍后再研究。

問:JPL的工程師們在探索中還有哪些特別的發(fā)現(xiàn),能給我們講講嗎?

Tim Canham: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火星環(huán)境下使用Linux。沒錯,我們的無人機用的是Linux系統(tǒng),軟件框架則是JPL內(nèi)部開發(fā)的立方體衛(wèi)星與儀器專用框架。

幾年前,我們已經(jīng)把項目開源,現(xiàn)在大家可以直接通過GitHub下載火星無人機上的飛行軟件,把它用在自己的項目當中。這是開源領域的一場輝煌勝利,我們把開源系統(tǒng)與開源飛行軟件框架,同商用零部件整合了起來。

如果你想親自嘗試,也完全沒有問題。對JPL來說,這種結合還是新鮮事物,以往我們大多使用特別安全、特別可靠的部件。但這一次靈感碰撞讓人們感到興奮無比,我們也期待這種新思路能在未來迸發(fā)出更大的能量。

 

責任編輯:姜華 來源: 科技行者
相關推薦

2019-04-26 13:55:02

Istio微服務架構

2021-04-20 09:49:32

人工智能無人機技術

2021-02-19 20:38:01

互聯(lián)網(wǎng)衛(wèi)星系統(tǒng)

2019-07-22 15:29:53

JavaScriptGitHub語言

2019-06-04 14:15:08

JavaScript V8前端

2021-08-24 10:57:24

Linux文件系統(tǒng)內(nèi)存

2021-06-11 11:34:37

臉書Facebook商業(yè)帝國

2011-02-28 09:51:43

內(nèi)省

2011-02-16 16:13:40

Debian

2021-04-19 16:39:59

無人機人工智能AI

2023-11-24 17:20:41

無人機無人駕駛飛行器

2017-06-30 15:45:33

消費

2015-08-26 09:54:19

物聯(lián)網(wǎng)

2021-08-17 09:29:32

人工智能設計AI

2020-06-11 09:18:34

動靜分離架構架構設計開發(fā)

2022-06-13 09:51:35

UWB超寬帶無線載波通信技術

2012-05-28 22:49:50

PureView

2011-08-04 13:24:28

IT運維

2021-05-08 16:53:04

5G無人機技術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