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網絡設備那點兒事兒
最近家里剛裝修好,身為計算機行業(yè)從業(yè)者,當然得第一時間把家里的網絡設備弄好。首先我畫了一份家中的網絡架構圖。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個網絡設備,光貓是寬帶提供商提供的,交換機跟無線路由器是我自己購買的。
可能有的朋友會想,為什么我家里只有無線路由器,卻沒有交換機?交換機是干嘛的?跟路由器有什么區(qū)別?這回我就給大家講講網絡設備那點兒事兒。
網絡設備的發(fā)展
由于科技發(fā)展,我們現在大部分的上網設備都支持無線上網,既方便又快速。但是在計算機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想把多臺計算機連接起來可是沒有那么的容易。當我們只有兩臺計算機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一根網線就可以把兩臺電腦連接起來,組成兩臺電腦的網絡。但是當出現第三臺設備的時候,我們需要怎么辦呢。
集線器(Hub)
為了解決最早計算機互聯通信的問題,集線器出現了。集線器是一個將多條網線集合連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質下的設備,工作在OSI7層模型中的第一層(物理層),這就意味他插上就能使用。當A、B、C同時連上集線器,這時候一個三臺電腦的局域網就產生了。A就可以給B和C發(fā)送消息了。但是這個時候,A發(fā)現了幾個問題:第一,A發(fā)現自己給B發(fā)送的消息,C也可以收到。第二,當B或者C發(fā)消息的時候,自己沒辦法發(fā)消息了。當集線器介入的電腦越來越多之后,這兩個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了。如果介入了20臺設備,一臺發(fā)送消息,其余的19臺設備都會就收到。每個人都需要等待沒人發(fā)信息的時候,自己才能使用,這讓大家十分懊惱。這時候新的設備出現了。
交換機(Switch)
為了解決集線器出現的問題,交換機應運而生了。交換機與集線器不同,它工作在了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并且在內部它有一個MAC地址表,用來記錄哪個端口連接的是哪臺設備。當A給B發(fā)送的報文到達交換機后,交換機查詢自己內部的MAC地址表,通過比對MAC地址后找到B設備連接的端口并轉發(fā),這樣跟B說的悄悄話,C也不會知道啦。同時,A在發(fā)送消息的時候也并不會干擾到B和C的使用,三個人皆大歡喜。
在使用過程中,隔壁的D、E、F也需要加入通信。這個時候發(fā)現他們兩邊的子網的的IP地址不一樣,把兩個交換機連在一起也沒辦法通信,這讓他們手足無措。于是乎,為了解決這個局域網通信的問題,路由器出現了。
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絡的硬件設備,在網絡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IP地址然后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絡設備。它內置了一個路由表,用來標識訪問該IP的數據包應給被分配到哪個網口.當我們需要把我們自己的局域網連上互聯網或者連上別人的局域網時.就需要在兩個網絡之間增加路由器。路由器不僅具備路由的功能,本身還是一個小型的交換機。
路由器的網絡接口中分為WAN口和LAN口。WAN口連接的是外部網絡,LAN口就是一個內部網絡的交換機。所以當我們家中的需要插網線的設備較少時,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就能滿足需求。當我們家中的插網線的設備多時,由于相同數量網口的交換機要比路由器便宜不少,所以一般都會額外增加交換機用來滿足需求。
通過簡單的介紹,這下大家應該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網絡設備了吧。但是家里面的網速還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光貓的網口速率、網線類型、路由器的端口速率等、無線網速還受到介入設備數量以及信號干擾等影響,如果家里的網速比較慢,我們還得一點點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