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戶不能進來,合法用戶不能亂來,斬斷黑客的黑手——中國移動攜手亞信安全推動零信任SDP系統成功落地
【2021年9月2日】隨著全球數字化和萬物互聯的加速發(fā)展,傳統網絡的物理邊界已經被徹底打破,以 “零信任”理念重構網絡安全防御體系近年來得到廣泛認可。
近日,中國移動應急4A工程中的零信任安全體系正式啟用。該平臺采用了最新的軟件定義邊界(SDP)技術,以“除非被證明可信,否則永不信任”為基本原則,以“不以邊界作為信任條件”前提,構建出符合當下異構網絡和業(yè)務的發(fā)展需求的安全防護體系,可對關鍵業(yè)務系統、網絡資源進行重點防護。
推動零信任《規(guī)范》建設,SDP應用率先落地
2020年至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遠程辦公成為新常態(tài)。另一方面,數字化加速落地,企業(yè)業(yè)務上云成為產業(yè)互聯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二力合一,加速了全球企業(yè)對新型網絡安全技術和產品的探索和實踐,其中之一便是“零信任”。
傳統的網絡邊界,無論多么堅固,墻就在那里,攻防雙方陷入技術攀比的循環(huán),一個拆、一個補。直到零信任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墻還在那里,但看不見,摸不著。
零信任倡導“持續(xù)驗證、永不信任”,也就是我們不應該自動信任網絡中的任何人、設備和位置,“零信任”架構下,意味著每個用戶、設備、服務或應用程序都是不可信任的,基于這樣的“懷疑”準則,必須通過持續(xù)認證才能獲得最低級別的信任和關聯訪問特權,實現更安全地對資源的訪問,不遺漏任何可疑因素,這種思路給我們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論和安全工具。
依靠需求與技術的多重推動,全球“零信任”市場按下了“加速鍵。在此背景下,中國移動率先積極參與國內相關零信任技術規(guī)范,同時在行業(yè)內率先啟動零信任平臺建設,并與安全廠商一起針對相關技術在運營商行業(yè)內的應用進行積極的研究和實踐。
從物理邊界向軟件定義邊界(SDP)轉變
在項目規(guī)劃階段,中國移動網絡事業(yè)部制定了以4A身份為基石,基于全面身份化認證模式,為用戶、設備、應用程序、業(yè)務系統等實體,建立統一的數字身份標識和治理流程的目標,確保只有合法的用戶、從合法設備上才能訪問網絡。
在建設過程中,中國移動聯合亞信安全,充分利用其SDP解決方案所具備的網絡隱身屬性、網絡控制屬性、可信應用、終端準入、事中控制等特性,有效了解決網絡邊界模糊帶來的安全問題。
- 網絡隱身能力搭建:
基于UDP的單包認證、先認證后連接的特性能很好的起到內網保護的作用,同時解決了由于TCP握手而導致的SYN洪泛問題,有效解決互聯網暴露面的問題。
- 網絡控制&URL控制:
基于用戶(賬號)訪問資源的動態(tài)網絡控制,能針對不同角色的人員授權不同的訪問網絡和URL,有效解決防火墻無法針對用戶、角色進行動態(tài)的細粒度網絡隔離的問題。
- 可信應用&終端準入:
基于應用的白名單控制策略,保證訪問內網的流量是通過可信應用產生的;基于惡意進程和端口的的黑名單控制策略,有效解決了帶病終端接入內網對內網產生的危害。
- 事中行為控制:
基于持續(xù)認證策略,對用戶行為進行支持評估,針對高危操作進行持續(xù)認證和實時的阻斷。
由“網絡中心化”走向“身份中心化”
在已建設的平臺能力基礎上,中國移動還將持續(xù)探索,并充分發(fā)揮SDP解決方案的“多”點多面全聯動、“快”捷訪問一站式、“全”業(yè)務場景覆蓋、“細”溯源安全審計等特點,開展零信任安全保障體系建設,重塑網絡安全邊界。
項目正式落地之后,中國移動安全體系架構規(guī)劃將由“網絡中心化”走向“身份中心化”,建立以“人”為中心進行訪問控制,解決因網絡環(huán)境開放,用戶角色復雜引發(fā)的各種身份安全風險、設備安全風險和行為安全風險,做到非法用戶進不來,合法用戶不能亂來,斬斷黑客的黑手,保障網絡及業(yè)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