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知識之避免侵犯版權
在中國,維護版權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她是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中國國家法律文件。
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進行第一次修正。
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進行第二次修正。
2012年3月31日,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國家版權局草擬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截至2012年7月31日。
2020年11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隨著我國人民對版權的認知不斷提升,國家層面對版權保護的不斷提升,正確使用版權已經成為我們網絡安全工作中的一個小子項。在使用一個字體,都有侵權風險的當下,使用各類網上素材還是需要注意甄別一下的,以免出現版權所有者維權到我們頭上。以下是根據美國安全網站翻譯整理而來有關避免侵犯版權的文章,供大家思考。
版權侵權如何適用于互聯網?
當我們未經擁有信息合法權利的個人或組織許可而使用或分發(fā)信息時,就會發(fā)生版權侵權風險。在我們的網站或文檔中包含圖像或卡通、非法下載音樂和盜版軟件都是常見的侵犯版權行為。雖然這些活動看似無害,但它們可能會產生嚴重的法律和安全影響。
怎么知道是否有權使用某些東西?
如果我們在網站上找到想要使用的內容(例如,文檔、圖表、應用程序),請搜索有關使用、下載、重新分發(fā)或復制權限的信息。大多數網站都有一個“使用條款”頁面,解釋了我們如何被允許使用來自該網站的信息。我們通??梢栽谡军c的聯系信息或隱私政策中,或在包含我們有興趣使用的信息的頁面底部找到指向此頁面的鏈接。
可能存在基于目的、方法和受眾的限制。我們可能還必須遵守有關允許我們使用多少信息或信息如何呈現和歸屬的特定條件。如果我們找不到使用條款,或者看起來不清楚,請聯系擁有版權的個人或組織以征求許可。
會面臨什么后果?
· 起訴- 當非法下載、復制或分發(fā)信息時,將面臨法律訴訟的風險。處罰的范圍可能從警告和強制刪除所有提及到昂貴的罰款。根據犯罪的嚴重程度,也有可能入獄。為了抵消他們自己的訴訟費用和他們認為因盜版軟件而損失的金錢,供應商可能會提高其產品的價格。
· 感染- 攻擊者可以利用提供未經授權下載(音樂、電影、軟件等)的站點或網絡,將代碼包含在安裝計算機后會感染計算機的文件中。因為我們不知道感染的來源或身份(或者甚至可能在那里),所以我們可能無法輕松識別或刪除它。帶有隱藏特洛伊木馬程序的盜版軟件通常在垃圾郵件中被宣傳為打折軟件。
參考來源:人大網、美國版權局網站
作者:明迪麥克道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