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E 啟動 “15 分鐘 bug ”計劃,欲改善其用戶體驗與風評
KDE 歷來以資源密集型、外觀丑陋和 bug 過多而飽受詬病,前兩個問題都已作大量優(yōu)化, bug 問題卻遲遲未處理。因此,在 KDE 2022 路線圖中,KDE 開發(fā)人員 Nate Graham 提出了一個 “15 minutes bug”計劃,該計劃旨在消除 KDE 的一些簡單但又隨處可見的 bug —— 這些 bug 在一位新用戶使用 KDE 的前 15 分鐘以內(nèi)就會出現(xiàn),因此被稱為 “15 分鐘 bug”。
“15 分鐘 bug ”計劃收錄的 Bug 包含以下十個特性,越符合下述標準,Bug 修復的優(yōu)先級就越高:
- 會影響 KDE 的默認設(shè)置
- 100% 可重現(xiàn)
- 一些基礎(chǔ)元素不起作用(例如,點擊一個按鈕時啥都不發(fā)生)
- 一些基本元素的視覺效果不對勁(例如“korners”錯誤)
- 導致用戶被鎖定在系統(tǒng)之外(比如空密碼不能解鎖屏保)
- 導致整個會話崩潰
- 需要重新啟動或終端命令才能修復
- 目前沒有解決方法
- 屬于最近的回歸
- 有超過 5 個重復的錯誤報告
通過 KDE 的 bug 列表頁可看到,該計劃目前包含 55 個正在解決/待解決的 bug 。比如重新登錄會導致鼠標指針黑屏、恢復 Firefox 時產(chǎn)生空/透明的窗口、桌面圖標的位置有時會在重啟時打亂...這些小 bug 雖然沒有什么系統(tǒng)崩潰或者安全風險,然而它們大大降低了用戶體驗,讓 KDE 的風評飽受影響,也直接導致了用戶流失 —— 天天被 Bug 折磨,說不定哪一天就換個桌面換個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 bug 的修復期限尚不能保證,且該計劃所收錄的 Bug 范圍限制在 KDE 的 Plasma 和與 Plasma 一致的軟件中(例如 KWin、系統(tǒng)設(shè)置、Discover),因為人手/資源有限。
有意參與此計劃的開發(fā)者可以在 Nate 的博客原文中查看詳情。
本文轉(zhuǎn)自O(shè)SCHINA
本文標題:KDE 啟動 “15 分鐘 bug ”計劃,欲改善其用戶體驗與風評
本文地址:https://www.oschina.net/news/179312/kde-15-minute-bug-plan-sta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