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知識技術(shù):終極隱私工具?
零知識證明的想法最早是在1985年由一群研究人員提出的,其中包括未來的Algorand 區(qū)塊鏈創(chuàng)始人 Silvio Micali。零知識證明是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中,人們可以證明他們知道某事而無需直接透露信息。這聽起來可能很復雜,因為這是一個許多人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想法。這就像能夠證明你知道一些東西,而不需要告訴任何人你知道什么,一個如此抽象和違反直覺的概念,似乎是不可能的。
零知識證明有兩個主要角色:證明者和驗證者。證明者的作用是證明他們知道秘密信息。驗證者的作用是確定證明者是否誠實。驗證者通過多次測試證明者來做到這一點,向他們提供只有知道信息的人才能完成的問題或任務。
一個用來幫助理解零知識證明的常見例子叫做色盲測試。假設有兩個人,一個證明者和一個驗證者。證明者有兩個球,需要向驗證者證明它們是不同的顏色,但驗證者是色盲。為了證明這一點,證明者將球交給驗證者,并讓驗證者偷偷交換他們持有每個球的手,并要求證明者判斷球是否被交換。如果證明者正確地做了一次,有50%的可能性他是真實的,50%的可能性是他猜對了,所以這個實驗會重復幾次,直到他說謊的概率顯著降低。對于證明者來說,這是一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方式來告訴驗證者這些球是不同的顏色,而驗證者卻從未見過這些球的顏色。
另一個示例與 2D 圖形和圖形上的兩個點有關(guān)。假設證明者想向驗證者證明他們知道圖上的兩個秘密點。他們可以通過給驗證者一條線來證明這一點,線上有兩個點。圖中可以畫出無數(shù)條線,因此這為驗證者提供了足夠的證據(jù),證明他們知道這兩個點的位置。
如第一個例子所示,不能 100% 保證所說的內(nèi)容是真實的,因此證明者有一定的可能撒謊。但是,通過適當?shù)臏y試和預防措施,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會變得非常低,以至于幾乎不可能發(fā)生。
零知識證明有多種用途,將徹底改變我們共享數(shù)據(jù)的方式以及區(qū)塊鏈的工作方式。借助數(shù)字身份和零知識證明,人們可以證明他們的年齡或公民身份,而不必放棄其身份證明文件中的敏感和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它還可以用于數(shù)字投票,并確保匿名投票有效且可計入。另一個用例是在區(qū)塊鏈中,因為它允許完全可審計且無需信任的完全私人交易。事實上,這項技術(shù)已經(jīng)在 ZCash 和 Monero 等面向隱私的加密貨幣中實施。
零知識技術(shù)仍然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新事物,要成為密碼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它的研究正在取得巨大進展,有朝一日可以為各種事物創(chuàng)建零知識證明,包括以太坊智能合約和金融應用程序。這將徹底改變我們與數(shù)據(jù)交互的方式,并導致個人隱私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