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Spring Boot Starter 講的最清楚的一次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指北君。
前面我們簡單介紹了如何使用消息中間件Apache Pulsar,但是在項目中那樣使用,顯然是不太好的,不管從易用性和擴展性來看,都是遠遠不夠, 為了和springboot項目集成,寫一個pulsar-spring-boot-starter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之前,我們先看看一個starter需要些什么。
Spring Boot Starter
spring-boot的強大之處在于其提供的大量starter組件,基本涵蓋了我們開發(fā)中的各個技術領域,比如數(shù)據(jù)庫訪問有jdbc、jpa,緩存有redis,全文檢索有elasticsearch,消息隊列有amqp、kafka等等。
在項目中你只需要按需引入相應的依賴 spring-boot-starter-xxx ,然后只需要替換對應的配置參數(shù)即可,就能快速使用對應的功能,不得不說簡直是為開發(fā)者插上了翅膀。
命名風格
對于starter模塊如何命名,spring官方是這樣建議:
- Spring官方命名格式為:spring-boot-starter-{name}
- 非Spring官方建議命名格式:{name}-spring-boot-starter
準備工作
如果你之前有看過spring官方starter組件,你會發(fā)現(xiàn)主要是基于AutoConfigure及@Enable來實現(xiàn)的。
- 其中AutoConfigur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動裝配,在spring-boot-autoconfigure包中的目錄/METE-INF/spring.factories對應文件中,你可以看到這樣的配置:
當啟動Spring Boot項目時這些配置都會被加載(這么多的配置全部加載并處理,難怪啟動那么慢)。
在starter中依賴的具體實現(xiàn)包中,一般都會提供一個@Enable注解作為部分擴展功能的開關,我們可以在系統(tǒng)中通過該注解引入按需引入配置
AutoConfigure配置的一定會被加載,而@Enable有開發(fā)者選擇使用使用,當然有些組件是沒有AutoConfigure,必須通過@Enable來啟用
下面我們先對這塊內(nèi)容做個簡單的認識,方便后續(xù)在寫具體starter時知道怎么寫以及為什么那樣寫。
AutoConfigure
在目錄中創(chuàng)建src/main/resources/MATE-INF中創(chuàng)建文件spring.factories,定義SpringBoot應用啟動時的需要注冊的配置,這個主要是基于SPI機制來實現(xiàn), 下面是當前spring-boot-autoconfigure中spring.factories文件的部分內(nèi)容
配置在這里的帶有@Configuration的類(如果沒有被Conditional條件過濾掉)都會作為配置將相關Bean注冊到Spring容器.
主要實現(xiàn)基于@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上的注解@EnableAutoConfiguration
Enable
以Spring Aop相關的注解@EnableAspectJAutoProxy為例,我們看下 Spring官方是怎么使用@Enable注解來實現(xiàn)配置加載的:
@EnableAspectJAutoProxy
改注解除了一般注解的基礎(@Target、@Retention)元素外,還包含了兩個配置屬性proxyTargetClass、exposeProxy以及一個@Import
@Import
在@Import中我們可以配置需要導入的配置類,有以下幾個選擇:
- 直接導入@Configuration標識的類
- 導入實現(xiàn)了接口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的類,來向容器注冊BeanDefinition
- 導入實現(xiàn)了接口ImportSelector的類(不需要@Configuration)來選擇配置
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
在上面@EnableAspectJAutoProxy注解上,通過@Import,引入了AspectJAutoProxyRegistrar,而該類又實現(xiàn)了接口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 該接口能夠通過BeanDefinitionRegistry向Spring容器注冊我們期望的BeanDefinition,看代碼:
這里我們可以拿到@EnableAspectJAutoProxy的元數(shù)據(jù)以及對應的屬性配置,這樣就可以基于開發(fā)者的配置實現(xiàn)不同邏輯
ImportSelector
上面說到了,@Import還可以配置實現(xiàn)了ImportSelector接口的類,進而控制具體需要使用的Configuration,下面是@EnableAsync中@Import配置的類
ImportAware
同樣和@Import配合使用,針對基于ImportSelector選擇的Configuration,只要實現(xiàn)了ImportAware接口,就可以拿到@Import對應@Enable注解的元數(shù)據(jù)
上面主要根據(jù)Spring源代碼中的例子,了解@Enable、@Import、ImportBeanDefinitionRegistrar、ImportSelector、ImportAware如何搭配使用, 從而實現(xiàn)Spring的動態(tài)配置,用一張關系圖表示:
relation
其他擴展
spring-boot-configuration-processor
我們知道SpringBoot的配置我們都會寫在application.yml(.properties)文件中,為了簡化配置工作,如果能有智能提示就好了。這不,別人也想到了。只用這樣做:
- 現(xiàn)在只需要在項目中引入依賴:
- 定義一個Properties文件
- 在Configuration中導入
- 打包
- 生產(chǎn)metadata.json 可以看到,在jar中的/META-INF目錄下多了一個spring-configuration-metadata.json文件
@Conditional
實現(xiàn)spring bean的可插拔,我們可以基于屬性、配置、類或者Bean來控制配置(@Configuration)是否生效,常見的有下面的這些:
- ConditionalOnBean 容器存在Bean時配置有效
- ConditionalOnClass classpath中有指定class時配置有效
-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 容器不存在Bean時配置有效
- ConditionalOnMissingClass classpath中沒有指定class時配置有效
- ConditionalOnProperty 屬性配置對應值成立時配置有效
AutoConfigure和@Enable
AutoConfigure是在spring.factories中配置了就會加載,但是可以通過@Conditional讓配置中的Bean不生效;@Enable需要顯示地使用才能有效,且先于AutoConfigure生效,從而可以配合@Conditional來阻斷AutoConfigure的配置
結(jié)束語
由于Spring官方文檔對框架的介紹可以說是編程屆最為詳盡的,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其文檔解決大部分開發(fā)中遇到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