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員工自曝996作息表,網(wǎng)友:真正的卷不需要強迫
OpenAI也996,實錘了(doge)。
思維鏈作者、從谷歌跳槽OpenAI的Jason Wei剛剛分享了自己在OpenAI的一天:
[9:00am] 起床
[9:30am] 搭乘Waymo前往Mission SF,途中在Tartine買個牛油果吐司
[9:45am] 背誦OpenAI范兒。向優(yōu)化之神致敬。學習《The Bitter Lession》(強化學習之父Rich Sutton著)
[10:00am] 在Google Meet上開會,討論如何在更多數(shù)據(jù)上訓練更大的模型
[11:00am] 敲代碼,在更多數(shù)據(jù)上訓練更大的模型。搭檔是Hyung Won Chung
[12:00pm] 去食堂吃午飯(純素且無麩質)
[1:00pm] 真正開始在大量數(shù)據(jù)上訓練大模型
[2:00pm] 處理基礎設施問題(我是腦子被驢踢了嗎為啥要從master分支拉代碼?)
[3:00pm] 監(jiān)控模型訓練進度,玩Sora
[4:00pm] 給剛才訓練的大模型上提示工程
[4:30pm] 短暫休息,坐在牛油果椅子上,思考Gemini Ultra的性能到底有多強
[5:00pm] 頭腦風暴模型可能的算法改進
[5:05pm] 修改算法風險太高,pass。最安全的策略還是力大磚飛(增加算力和數(shù)據(jù)規(guī)模)
[6:00pm] 晚餐時間,和Roon一起享用蛤蜊濃湯
[7:00pm] 回家
[8:00pm] 喝點小酒,繼續(xù)寫碼。鮑爾默峰即將到來
[9:00pm] 分析實驗結果,我對wandb又愛又恨
[10:00pm] 啟動實驗,讓它自己跑一晚上,第二天查看結果
[1:00am] 實驗真正開始運行
[1:15am] 上床睡覺。在納德拉和黃仁勛的守護下入夢。壓縮才是關鍵。晚安
圖片
好家伙,看得國外網(wǎng)友直接傻眼:
你啥時候睡覺?啥時候醒?啥時候跟家人共度時光?啥時候出門散步……
圖片
圖片
相對而言,還是國內的小伙伴比較淡定,甚至還默默羨慕了起來……
跟我工作作息差不多,但我不在OpenAI。
圖片
還有網(wǎng)友道出關鍵,最可怕的是,這是自我驅動的卷……
也難怪謝賽寧此前在朋友圈辟謠時提到:
對于Sora這樣的復雜系統(tǒng),人才第一,數(shù)據(jù)第二,算力第三,其他都沒有什么是不可替代的。
(嗯,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還能卷……)
996的OpenAI
事實上,有關OpenAI的996傳言,早已在坊間流傳已久。
畢竟隨便戳開OpenAI員工的GitHub主頁,滿屏綠的貢獻度并不罕見。
圖片
圖片
就在今年早些時候,OpenAI前員工、Codex團隊成員Lenny Bogdonoff的離職聲明,就曾引發(fā)大家伙對OpenAI工作強度的關注。
Lenny Bogdonoff提到,從入職起,他就每周在辦公室工作6天,每天的工作時間也很長: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xù)到深夜。
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深夜的滅火工作,以支持規(guī)模擴張和抵御攻擊。
盡管他本人并沒有抱怨,而是表示“永遠感激這一生一次的經(jīng)歷”,但仍有不少人關注到了工作壓力的問題。
圖片
而在去年,OpenAI前信任與安全主管Dave Willner辭職時也透露,考慮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辭職是“相當容易做出的選擇”。
特別是從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后,將家庭置于工作之上變得“越來越困難”。
參考鏈接:
[1]https://twitter.com/_jasonwei/status/1760032264120041684
[2]https://twitter.com/rememberlenny/status/17434358333641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