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法案:禁止進口中國DeepSeek,違規(guī)罰1億美元、監(jiān)禁
在國內大模型DeepSeek席卷全球致使美國科技股暴跌后,美國參議員Josh Hawley提出《美國AI能力與中國脫鉤》法案,以保護美國的AI開發(fā)不受中國影響。
Hawley在序言中寫道:“流入中國AI的每一美元和每一字節(jié)數據,最終都會被用來對付美國。美國不能在犧牲自身實力的情況下,增強我們最大的對手。確保美國的經濟優(yōu)勢意味著要阻止中國利用美國創(chuàng)新技術?!?/span>
該法案生效180天后,禁止從中國進口DeepSeek等任何與AI相關的技術或知識產權,同時也禁止向中國出口、再出口或美國轉讓此類技術和知識產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法案的處罰力度也是史無前例的,除了最高1億美元罰款之外,違規(guī)者還將面臨監(jiān)禁。
天價處罰
法案第3條“刑事處罰”部分,首次明確將“故意違反對華AI技術進出口禁令”的行為納入刑事犯罪范疇。根據條款,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若故意實施、試圖實施、共謀實施或協助實施向中國出口、再出口或境內轉移AI技術及知識產權的行為,均構成犯罪。
對于違規(guī)企業(yè),法案設定了單次違規(guī)最高1億美元的刑事罰款,這一數字遠超此前《出口管制改革法案》中的處罰上限。更要命的是,還會沒收企業(yè)所有的聯邦合同、許可證或公共福利。
例如,一家接受美國國防部AI研發(fā)資助的科技公司,若被查出向中國某研究院提供算法模型,不僅面臨巨額罰金,其與政府簽訂的所有合作協議將被終止,未來5年內也無法參與任何聯邦項目投標。
這種資格剝奪機制,實質上是對企業(yè)核心商業(yè)模式的毀滅性打擊,尤其對依賴政府訂單的國防承包商或科研機構,合規(guī)成本被無限抬高。
該法案進一步將責任鏈條延伸至企業(yè)的決策層與執(zhí)行層。任何參與違規(guī)行為的高管、董事、合伙人或員工,即使未直接受益,也可能被認定為“間接協助者”,面臨最高100萬美元的個人罰金,并永久喪失獲得聯邦資助或參與政府項目的資格。
例如,一名硅谷工程師私自向中國合作方傳輸AI訓練數據,即便其上級未明確授意,也可能因未盡合理審查義務而承擔連帶責任。但這會導致正常的AI技術交流陷入停滯。
法案還對違反研究與開發(fā)禁令的行為設定了刑事處罰,具體條款主要依據《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的相關規(guī)定,違反出口管制的行為可能面臨長達10年的監(jiān)禁。
在限制美國人員持有涉AI中國實體權益或提供融資方面,法案規(guī)定自生效一年后,美國人員禁止明知故犯地持有或管理涉及AI研究開發(fā)、生產相關產品(含軟硬件),且協助中國軍民融合戰(zhàn)略實施等,也不得向其貸款或提供信貸 。
總統(tǒng)可運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的權力執(zhí)行該條款,違規(guī)者將受到與該法第 206 條 (a) 款規(guī)定的非法行為相同程度的處罰,包括可能的財產凍結、禁止交易等措施 。
受管制AI定義
法案對AI和生成式AI的定義直接引用了《美國法典》第18章第2741條中的定義。
AI被定義為一種能夠執(zhí)行任務、學習并根據數據集改進性能的系統(tǒng)。它可以在計算機軟件、物理硬件或其他環(huán)境中開發(fā),并且能夠像人類一樣進行感知、認知、規(guī)劃、學習、溝通或執(zhí)行物理動作。此外,AI還包括那些能夠通過機器學習、統(tǒng)計學或其他數據處理技術來近似完成認知任務的系統(tǒng)。
生成式AI則是AI的一個子集,是能夠根據用戶提供的提示或其他形式的數據生成新的文本、視頻、圖像、音頻或其他媒體內容的系統(tǒng),例如,ChatGPT、DeepSeek、Midjourney、Sora等,這些技術在當今的科技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短期內這個法案可能會對國內的AI技術引進和國際合作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將激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新動力,涌現出更多的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