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軟件價值與價格的結合藝術
把產品和服務的價值與其價格聯(lián)系起來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尤其是對軟件產品而言,如果定價不當,結果會很糟糕。傳統(tǒng)的軟件許可證模式已經過時。不管是否所有的員工都使用軟件,公司都要按全員付費,并且之后還要額外繳納維護費。
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軟件(尤其是SaaS軟件)定價模式就是根據(jù)產品每月注冊用戶數(shù)來定價。Salesforce大部分產品就是采用的這種定價方式,并且實行了差別定價(如專業(yè)版、企業(yè)版等)。
對于員工使用的軟件而言,注冊用戶數(shù)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公司從軟件產品中獲得的價值。只有使用軟件的員工才會付費,而非所有員工。這種定價模式很有潛力,但也要視情況而定。缺點之一就是員工一旦不使用軟件,自己不會注銷,需要公司給予注銷,這給公司管理總成很大麻煩。如果注銷不及時,會造成很多支出浪費。
另外一種軟件定價方式就是根據(jù)使用情況或者某個活動指標進行定價。Lithium和GroupSwim Community這兩家產品都是為外部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服務,兩家公司都是根據(jù)頁面瀏覽量收費。理論上頁面訪問量可以更好地反映產品價值,因為它可以顯示有多少用戶真正使用了產品或者訪問了網(wǎng)站。但該法也有缺點。首先,隨著AJAX、視頻和其它技術的出現(xiàn),衡量實際頁面訪問量是一個難題;其次高頁面訪問量并不意味著客戶從該產品中獲得收益越多。比如,很多用戶為了查找某個信息不停地訪問某個網(wǎng)站,卻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個人是從該網(wǎng)站獲得價值了嗎?或者是一個一無所獲、垂頭喪氣的訪客呢?
正如上文所是,軟件定價方式有很多種,尤其是對SaaS軟件而言。隨著跟蹤技術和衡量指標的不斷改進,定價模式會更好地體現(xiàn)軟件的價值和使用情況。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