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R Via C#教程之裝箱和拆箱講述
CLR Via C#教程教你裝箱和拆箱, 學(xué)了并將看過的部分寫出來,因為寫的過程也是一個加深理解的過程。本系列算是學(xué)習(xí)的一個記錄吧,也可以方便以后自己查閱,如果對大家還有些幫助的話,我就很高興了。書我是選擇性的看的,所以順序和書中的順序可能不一樣。
CLR Via C#教程裝箱和拆箱是已經(jīng)被嚼爛的兩個概念了,并且在一些面試中也經(jīng)??嫉?。
裝箱:將值類型轉(zhuǎn)換為引用類型。
拆箱:將引用類型轉(zhuǎn)換為值類型。
值類型是一種相對輕型的類型,不像對象那樣在托管堆中分配,也不會被GC,不通過指針來引用,不過在有些時候需要獲取對值類型的引用,例如在使用net1.0的集合類ArrayList的時候。
- class Program
- {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 Point p;//因Point為值類型,分配在堆棧中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
- pp.x = p.y = i; //初始化Point中的成員
- list.Add(p);//對p進(jìn)行裝箱后,將引用添加到list中
- }
- }
- }
- struct Point
- {
- public Int32 x;
- public Int32 y;
- }ArrayList的Add方法是接受一個Object參數(shù),如下
- public virtual int Add(object value);
所以在執(zhí)行Add方法時會將Point值類型轉(zhuǎn)換為一個堆得托管對象,并獲取到這個對象的引用,將引用地址存儲在ArrayList中。
在一個值類型裝箱的時候內(nèi)部發(fā)生的事情:
l 在托管堆分配好內(nèi)存。分配的內(nèi)存是值類型的各個字段所需內(nèi)存量加上托管堆上的兩個額外成員(類型對象指針和同步索引塊)所需的內(nèi)存量。
l 值類型中的字段值復(fù)制到新分配的堆內(nèi)存中。
l 返回對象的引用地址。
拆箱就是執(zhí)行和裝箱相反的操作,將引用類型轉(zhuǎn)化為值類型。接上面的代碼,獲取ArrayList中的元素值用如下代碼:
- for (int j = 0; j < 10; j++)
- {
- Point point =(Point)list[j];
- Console.WriteLine("X:" + point.x + " Y:" + point.y);
- }
上面的代碼中通過索引取到ArrayList中存儲的各個Point的引用地址,通過Point類型轉(zhuǎn)換將其對應(yīng)的值從堆中復(fù)制到Point的實(shí)例point中,這個轉(zhuǎn)換的過程就是拆箱的過程。
在拆箱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兩點(diǎn):
1. 如果對已裝箱的值類型的引用的變量為null,會引發(fā)NullRefreenceException異常
2. 如果一個引用指向的對象在拆箱時不是用的裝箱時所使用的類型,將會引發(fā)InvalidCastException異常。代碼如下: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Int32 x = 5;
- Object o = x;
- Int16 y = (Int16)o;//引發(fā)InvalidCastException異常
- }
正確的做法是,現(xiàn)將其用Int32類型來拆箱,然后再強(qiáng)制轉(zhuǎn)換為Int16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Int32 x = 5;
- Object o = x;
- Int16 y = (Int16)(Int32)o;
- }
下面來看兩段程序來深入理解下裝箱和拆箱
代碼一: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Int32 x = 5;
- Object o = x;
- x = 123;
- Console.WriteLine(x + ", " + (Int32)o);
- }
上面的代碼中有多少次裝箱呢?乍一看好像就一次(Object o=x;),其實(shí)一共有三次裝箱,看看IL代碼就一目了然了,以上就是CLR Via C#教程之一。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