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5歲“小神童”654分上清華 愛編程不愛寫作業(yè)
來到新宿舍,媽媽堅持讓予忱自己鋪床,自己只是打打下手,業(yè)余喜歡編程的予忱為了讓姥姥能看清游戲,專門編制了一款大圖案的連連看游戲 。
愛編程不愛寫作業(yè)進大學(xué)不愿被“小”看
小神童上清華
人物檔案
李予忱,15歲,北京八中少兒班的畢業(yè)生,今年高考成績654分,追加20分的自主加分,被清華大學(xué)數(shù)理基礎(chǔ)科學(xué)班錄取。
當(dāng)別的孩子還在煩惱臉上的青春痘、談?wù)撝竺餍?、期待著高中的第一堂課時,15歲的男孩李予忱已經(jīng)收到了清華大學(xué)的錄取通知書。
今天,他和3000余名新生一起,來到清華大學(xué)報到,即將開始自己四年的大學(xué)生活。
報到現(xiàn)場
一臉稚氣 被女生大呼“可愛”
吃了姥姥給自己特意包的水餃,和姥姥、姥爺一一話別,最后清點了一遍行裝。今天早上7點半,李予忱離開了朝陽區(qū)的家,帶著他所有的夢想到清華大學(xué)報到。“不想讓別人知道我今年15歲,不想主動說這些。”坐在車上,予忱說,自己非常緊張。“想著要和這樣一群陌生人在一起,而且可能我們彼此之間共同的話題也不是那么多,我就有點緊張。”
予忱的媽媽說,她希望孩子能融入基科班的環(huán)境,就像一個大學(xué)生一樣生活。“他在我眼里,已經(jīng)是一個大學(xué)生了,不再把他當(dāng)孩子看。”
早上8點,清華校園里已是人山人海。予忱的媽媽刻意走在后面,看著予忱一個人拿著通知書,通過了保安的檢查,認真地看著清華地圖,找出自己要去的方位。
媽媽說,她想看看予忱能否自己適應(yīng)這里的一切。
排在報到的隊伍里,予忱十分顯眼,身邊那些大他幾歲的男生,都有了黑黑的胡子,予忱則是干干凈凈的臉龐。
隔壁院系的女孩子看到他,拉著同學(xué)一起跑來看,驚呼:“啊,太可愛了!”予忱低著腦袋,臉微微發(fā)紅,抿著嘴唇并不說話,頗有點小大人的氣勢。
口頭禪“好麻煩”報到時掛嘴邊
完成第一關(guān)院系報到,予忱才長出了一口氣:“啊,人好多??!”予忱的媽媽在他身后笑出聲來。
隨后,予忱進入了綜合體育館,開始報到的第二步。由于這個程序?qū)W校并不允許家長陪同,所以予忱獨自一人穿過門口的人群,舉起他的錄取通知書向里走。
予忱的媽媽站在幾米開外的人群里,一直踮著腳,看著兒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他在少兒班的時候就自己辦過挺多的事,其實我也不很擔(dān)心。”
好不容易完成報到手續(xù),一直沒有出聲的予忱忽然說:“??!好麻煩??!”媽媽笑著對記者解釋說:“這是他的口頭禪。”
今年年初,為了激勵兒子更努力,在參加清華大學(xué)自主招生考試的時候,她對予忱說,如果今年考不上清華大學(xué),那就復(fù)讀一年。
“他當(dāng)時跟我說,‘復(fù)讀好麻煩??!’所以后來特別努力,也就順利考上清華了。”這一個考上清華的動力和理由,后來也一直被全家人當(dāng)做笑談。
媽媽不插手 自己整理被褥
上午11點,予忱來到了紫荊公寓報到。被物理系的研一學(xué)長帶上宿舍之后,媽媽要求予忱自己鋪床單。從來沒有住過校的予忱,自己爬到了上鋪,按照媽媽的要求,擦床、鋪床單。
在得知過幾天確定具體專業(yè)之后,還要重新調(diào)配宿舍。予忱又露出了他慣有的表情:“啊,太麻煩了。”
這時候,予忱的媽媽才露出了自己的擔(dān)心。她說,予忱還在長身體的階段,不知道他能不能在學(xué)校里按時吃飯,好好補充營養(yǎng)。“我就怕他饑一頓飽一頓的,這個最擔(dān)心。”
予忱聽了這些話,再次擺出了他的招牌表情——微笑:“放心吧,沒問題,我能照顧自己的!”
因為予忱是宿舍第一個來報到的新生,截至今天上午,他還沒有見到自己的舍友。
神童背后的故事
揭秘·“神”氣特長
酷愛編程為姥姥編電腦游戲
昨天下午,在予忱的臥室里,記者看到書架上有十幾本編程教材放在他隨手能拿到的高度。
予忱撓著頭,有些羞赧地告訴記者,他基本不上網(wǎng)、不看電視,平時空下來,就喜歡琢磨編程。
從高一接觸了編程知識后,他和幾個關(guān)系要好的朋友就會在課余一起琢磨。四年下來,他已經(jīng)編了20余種游戲。
放暑假后,予忱每天研究編程時可以在電腦前連坐三四個小時。上個星期,外婆告訴他,自己最近在玩連連看,可是圖案太小,看起來很是費勁。
聽著姥姥的抱怨,予忱決定為姥姥做一套大圖案的連連看。不到一個星期,予忱就有了成果。
最詫異的要數(shù)媽媽了,“其實我特別開心。我覺得他長大了、孝順懂事起來,能為姥姥著想這些。”現(xiàn)在,這個連連看成了姥姥每天的必玩內(nèi)容。
揭秘·“童”真一面
不愛寫作業(yè)多次被老師請家長
別看他在編程方面是個小專家,但在少年班里,他也是一個讓老師頭疼的孩子。
進入少兒班之后,予忱延續(xù)了他小學(xué)的“作風(fēng)”——不愛做作業(yè),不愛聽課。“被請了好多次家長,都是為了這事。”予忱的媽媽苦笑著說。“就是覺得懂了,一遍遍地做一樣的題目是浪費時間,我更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予忱說。
他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四年里,爸爸、媽媽大概因此被請去學(xué)校六七趟。
媽媽說,當(dāng)時,家里為這事一直特別頭疼。“你看他高考的那些練習(xí)題,買了不少,做過的卻特別少。”媽媽介紹,予忱一般都是迅速地看一眼,挑不會的動筆。“去年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xué)特別喜歡玩魔方,上課的時候也玩,結(jié)果被班主任沒收了。”對此,予忱頗有些懊惱。
就這樣,予忱和許多孩子一樣,頭疼英語卻又不得不狂練,討厭做作業(yè),特別貪玩地過了四年。
揭秘·家庭傳承
祖孫三代清華人明年一起參加校慶
說起清華,和這個家庭頗有淵源。“和我最親近的三個男性,都是清華的。”予忱的媽媽如是說。
予忱的外公和爸爸都是清華大學(xué)精儀系的高才生,能出三代清華人一直是他們一家人的一個愿望。
予忱的媽媽尤其跟我們強調(diào)一個細節(jié),高考前,予忱的爸爸帶著他們一家三口去給汽車加油。爸爸說,這汽車今天加多少升油,予忱就能考多少分。
最后,汽車加了65.3升油,予忱也考了654分。小姨笑稱:“予忱知道653分不夠,所以特意多考了一分。正好壓線進了清華。”
而沉穩(wěn)的予忱則說,他其實從小就有一個朦朦朧朧的想法,就是要考進清華大學(xué)。高考的時候,因為有20分的加分保底,所以比平時反而更膽大心細。“當(dāng)時我們?nèi)胰艘黄鹱谏嘲l(fā)上聽著電話報出我的成績,第一個感覺就是,上清華沒問題了。”素來波瀾不驚的予忱并沒有太過激動,全家人慶祝的同時也并不覺得這個結(jié)果出乎意料。“明年清華的百年校慶,大概他們爺仨會一起回去參加。”予忱的媽媽言辭間十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