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18歲輟學22歲進谷歌和Jeff Dean談笑風生,究竟需不需要本科文憑?

新聞 Android
18 歲輟學、22 歲進谷歌,有著類似經(jīng)歷的「神童」Chris Olah 在一篇博客里,寫出了自己的心聲。

 人生沒有固定的答案,但Chris Olah的道路,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337650]]

假如你年紀輕輕,就有機會進入頂尖的 AI 公司,時常和業(yè)內(nèi)大佬「談笑風生」,你還會回到大學,努力通過所有考試,去獲得一張本科文憑嗎?

人們都聽說過很多輟學創(chuàng)業(yè)、一戰(zhàn)成名的傳奇故事,比爾蓋茨、喬布斯、扎克伯格…… 一些沒有完成大學學業(yè)的年輕人,最終在商業(yè)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也曾讓「大學無用論」等觀點甚囂塵上。

上大學還是不上大學,怎么選?

18 歲輟學、22 歲進谷歌,有著類似經(jīng)歷的「神童」Chris Olah 在一篇博客里,寫出了自己的心聲。他認為,與其去問「上大學好不好」,還不如問自己:「是否有更具吸引力的事情等著我去做?」

Chris Olah 的生活經(jīng)歷和常人不同,在剛剛開始進行深度學習研究的時候,他就得到了知名學者、量子物理學家 Michael Nielsen 的指導。2013 年,圖靈獎得主 Yoshua Bengio 曾邀請他去 MILA,并設(shè)法讓他在沒有本科學位的情況下直接作為研究生完成學業(yè),但最終 Chris Olah 拒絕了。在谷歌的時候,他是 Jeff Dean 的實習生。后來在 Greg Corrado 的幫助下,他轉(zhuǎn)為了谷歌的正式員工。目前,他正擔任 OpenAI 的研究科學家,也不過才 28 歲而已。

當然,這一切的發(fā)生有個前提:他獲得了泰爾獎學金,才有兩年時間出去嘗試自己喜歡的工作。(泰爾獎學金每年從全球挑選 20 至 25 名不滿 20 歲的少年, 邀請他們到硅谷,并提供人脈、資源幫助這些少年創(chuàng)業(yè)。每名成員可以拿到 10 萬美元的獎學金,前提是你必須輟學兩年。)

Chris Olah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介紹了自己對于「讀不讀大學」的看法以及背后的一些決策思考,以下為博客內(nèi)容整理。

作為一名沒有本科學歷也沒有博士學位的研究員,我確實已經(jīng)取得了一點微小的成就。因此,也經(jīng)常有人問我:「不讀大學是否能獲得成功?」「你能否幫忙勸勸我的父母?」這樣的主題郵件我大概收到了一百封,但仍然不知道怎么回復才好。

我不愿意鼓勵我不認識的人去走一條非傳統(tǒng)道路,因為我認為這樣風險更高,并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情況。其實,我相信給我寫信的人之中,很多人都有機會、有條件去大學讀書。同時,對于另外一些人來說,走別的路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某些情況下)會比上大學更好。

不幸的是,社會對于這種非傳統(tǒng)道路并沒有提供良好的支持和認可。因此,如果你選擇走這條路,你不僅需要考慮這是否是一個好的選擇,還要考慮之后可能面臨的情感和社會難題。

我所能提供的,也就是本文所要表達的,是決策過程中的一些思考,也可能會幫你應對社會挑戰(zhàn)和情感挑戰(zhàn),還有一些有所幫助的資源。

怎么做決策?

1 個建議:要將讀大學這件事與具體選擇進行比較。

比如說,不要問「讀大學好嗎?」而是問「有更具吸引力的事情值得我去做嗎?」

不要問「我要讀博嗎?」而是問「哪里提供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我的研究生涯?」

花一年時間去做點別的也不錯,如果你想重返校園,這僅僅算是個 gap year。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過得是否充實。如果你的計劃是獨立學習或者做項目,那值得考慮(雖然非常容易失敗)。我這樣做了三年,成長了很多。

你可以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問題:

有沒有什么事情讓我渴望花一年時間去探索或從事?

我是否有辦法養(yǎng)活自己,同時還能讓自己有時間和精力去成長?

我真的可以自己做研究幾個月嗎?此前我是否有在沒有外部指導下努力完成個人項目的經(jīng)歷?

我是否擁有或可以學到獨立完成這個項目所需的技能?

我有沒有希望獲得社區(qū)、伙伴的支持資源?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外部指導就像跳進了深淵。我所見過的那些獨立完成事業(yè)的年輕人(十幾、二十幾歲)在成功之前大多都有過獨立學習或完成項目的經(jīng)歷。比如,很多泰爾獎學金的獲得者要么通過自學大體掌握了某個領(lǐng)域的本科知識,要么擁有熟練的編程技能。

與獨立做研究相比,實習、創(chuàng)業(yè)可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更簡單一點,尤其是實習。在實習過程中,你有清晰的結(jié)構(gòu)和成長路徑。在這方面,我關(guān)心的問題是:你覺得這些經(jīng)歷有多大價值?你覺得自己可以學到東西嗎?你感覺這是一個良好的社區(qū)嗎?你覺得這些重要嗎?如果你有一種緊迫感,這種急迫是有理由的嗎?

沒有學位的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沒有學位可能會衍生出一系列長期后果。

學位證書能反映出很多東西。它們可以很輕易地幫你證明你具備某些基本技能,至少是理論基礎(chǔ)。在某些領(lǐng)域,你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比如出版作品、開源項目、作品集、演講、獎項、工作經(jīng)歷、推薦等等,此時不一定需要學位來證明。但在有些領(lǐng)域,這種方法則不那么受歡迎了。

如何判斷自己所處的領(lǐng)域?qū)儆谀姆N類型?可以尋找一下自己所在領(lǐng)域的沒有學位的成功人士。即便你的領(lǐng)域是不注重學位證書的,但你也可能在后面轉(zhuǎn)入其他領(lǐng)域,也許——其他領(lǐng)域更注重學位證書。

從人口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說,傳統(tǒng)文憑可能對于多數(shù)人都很重要。而且還會存在「閾值效應」,一旦你確立了自己的能力,別人就會更加關(guān)注你「沒有大學文憑」這一點。在從事非傳統(tǒng)工作的時候,這種效應似乎很常見。

除此之外,沒有學位對于申請移民簽證也是一大障礙,除非你有什么特殊技能。

來自家人的挑戰(zhàn)

不幸的是,即便你做好了采取非傳統(tǒng)方式生活下去的準備,家人也不一定答應。從輕度的質(zhì)疑,到不支持,再到強制措施,這些都有可能發(fā)生。此外,你還可能面臨各種傷人的指責或閑話。

反對的原因可能是擔心這種不尋常的行為會對你造成什么影響,擔心自己允許孩子這樣做可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或者別的原因。

最常見的解決方式是來自外部的認可:有人獲得了泰爾獎學金,有人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融資了,這些事情會讓周圍的人更加支持。在許多情況下,與家人溝通可能會有所幫助,情感上的支持非常重要。

社會挑戰(zhàn)

對于很多人來說,大學時期是一個社交成長期。這是學習社交技巧、結(jié)交長期好友、開展戀愛關(guān)系的時機。

似乎很多早熟的年輕人離開大學后,同齡的朋友就變少了。這是否意味著不上大學會阻礙社交發(fā)展?很難說二者之間有什么因果聯(lián)系。

首先我認為,朋友比你年長是可以的。這些人通常比你的同齡人在情感上更成熟、更體貼、更有原則,有時甚至感覺像兄弟姐妹。

我認為如果對你來說社交這件事還不太自然,大學可能是你的試驗場。比如我一直不喜歡酒吧和聚會,但我非常珍惜親密的朋友,這就需要我出門見人。怎么辦?即使我覺得壓力很大,我也要推著自己參加聚會。后來我發(fā)現(xiàn),尋找自己喜歡的社交氛圍很重要,如果找不到,還可以親手創(chuàng)建。

另一個擔憂就是不上大學對戀愛關(guān)系的影響。許多人都是在大學里第一次建立正式的戀愛關(guān)系,我也看到很多男生女生都擔心錯過這一點。就我來說,大部分同齡人都在本科階段找到了自己的伴侶,而年輕時候的我卻擔心自己孤獨終老。其實,大學里的戀愛關(guān)系能夠走到最后的不多,大多數(shù)人還是在學校外找到他們的長期伴侶的。

在給出關(guān)于「上不上大學」的所有建議之后,Chris 也在博客中提供了一些學習和就業(yè)資源。不過對于一般人來說,上大學這件事真的需要糾結(jié)嗎?

這篇文章在技術(shù)社區(qū)也引起了熱議。有一位網(wǎng)友指出,其實大學最重要的一點,是給了你一個「探索自己內(nèi)心」的機會,并且這個機會成本很低。

18歲輟學22歲進谷歌和Jeff Dean談笑風生,究竟需不需要本科文憑?

「大學給了你一個機會,讓你在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中探索自己的身份和所關(guān)心的內(nèi)容。理想的情況是,高中的最后一年可以用來對職業(yè)規(guī)劃進行探索(方便更好地選專業(yè)),我建議大部分青少年都要去讀大學,即使知道自己想做什么?!?/p>

還有一位討論者的建議也很現(xiàn)實:

18歲輟學22歲進谷歌和Jeff Dean談笑風生,究竟需不需要本科文憑?

「那些嚷著別上大學的,與在康奈爾、斯坦福讀書的是同一批人。對于 95% 的人來說,上大學都是必要的。如果你家里沒有礦,父母沒有強大的社會關(guān)系,那么大學是改善生活的唯一途徑。就算什么都沒學到,但為了那張紙也是值得的?!?/p>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機器之心Pro
相關(guān)推薦

2021-11-01 22:32:02

區(qū)塊鏈游戲技術(shù)

2023-09-06 12:58:10

AI訓練

2009-09-15 09:32:32

CCNA考試Cisco

2016-10-28 16:12:55

51CTO學院

2009-07-10 08:18:34

蓋茨施密特相遇Chrome操作系統(tǒng)

2021-04-07 14:36:36

谷歌Android開發(fā)者

2018-04-03 11:44:47

人工智能業(yè)務

2014-07-04 10:15:53

2010-07-29 11:08:03

施密特谷歌

2010-04-13 00:02:22

Visual StudIDE

2024-09-23 09:00:00

模型訓練

2023-10-12 16:34:20

Firefox計時器應用

2017-03-13 13:54:40

戴爾

2023-09-26 11:58:57

云計算谷歌

2014-02-01 21:12:10

創(chuàng)業(yè)新型計算機

2009-11-23 12:45:22

2021-04-27 08:52:55

Linux MacOS碎片

2012-08-23 09:50:07

測試測試人員軟件測試

2021-07-06 11:10:22

LinuxmacOSWindows

2013-11-21 13:35:19

程序員牛人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shù)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