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蘋果別有用心 App Store應用內訂閱

移動開發(fā)
本周二,蘋果其App Store應用商店推出了訂閱服務——價格和訂閱期限由發(fā)行商來制定,支付處理由蘋果負責,在App Store應用商店內完成,蘋果將抽取營收的30%。由于其苛刻的條款,毫不意外地帶來了軒然大波。

本周二,蘋果其App Store應用商店推出了訂閱服務,允許用戶訂閱應用商店內的雜志、報紙、視頻及音樂等內容。該訂閱服務模式與本月初推出的iPad報紙《The Daily》模式相同,必須通過蘋果的“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ing)系統(tǒng)訂閱。價格和訂閱期限由發(fā)行商來制定,支付處理由蘋果負責,在App Store應用商店內完成,蘋果將抽取營收的30%。

由于其苛刻的條款,毫不意外地帶來了軒然大波。

細節(jié):

其主要內容為:

  1. 應用內支持訂閱各種內容,其流程以及付費系統(tǒng)與當前的應用內購買基本沒有區(qū)別。只不過對于應用內訂閱來說,用戶點擊鏈接后,還需要選擇訂閱的時長,然后系統(tǒng)會根據(jù)這個時長進行自動扣費(用戶可以從個人賬戶頁面管理自己的訂閱狀態(tài))。
  2. 與應用一樣,蘋果將截留 30% 的收入;
  3. 內容提供者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銷售內容,比如網站,但必須同時支持應用內訂閱,并且應用內訂閱的價格不能超過其他途徑,此外應用開發(fā)者不能在應用內提供跳轉到瀏覽器進行訂閱的鏈接;
  4. 嚴格的隱私控制,由用戶選擇是否給予內容提供者個人信息;

不同的影響:

蘋果別有用心 App Store應用內訂閱

乍看起來整個服務相當不錯,更好的訂閱方式,內容提供者可以直接面對數(shù)千萬張信用卡;而對于用戶而言,訂閱從未如此簡單,不需要填寫各種亂七八糟的表格,只需要輕輕一點,就搞定一切。

對于報紙、雜志來說,這是個很好的消息,這樣的服務必然會擴展它們的訂閱規(guī)模,這類內容實際上跟應用很相似,成本基本是一次性支出,此后賣得越多越掙錢,而且電子版避免了大量的印刷及人工成本,即便直接讓蘋果拿走 30%,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但對于電影、音樂來說,前景就非常糟糕了。原因很簡單,蘋果要拿走的,是營收的 30%!要知道由于版權的存在,電影、音樂每售出一個拷貝,都要給原作者、發(fā)行商等分成,它們的利潤率有沒有 30% 都很成問題。

一旦被迫提供應用內訂閱,如此方便的一鍵訂閱,你覺得還有多少用戶會去網站上填那麻煩的表格,順便還得附上大量私人信息?在這樣的狀況下,電影、音樂的服務商,在 iOS 上的銷售,基本上是在給蘋果打白工,甚至于是賣一份賠一份,因為不但要給蘋果 30%,人家還不讓你通過漲價來轉嫁這 30% 的成本!

除了這兩類,還有亞馬遜(Amazon),由于不能在應用中加入跳轉到其他購買方式的功能,Kindle App 現(xiàn)在的書籍購買功能十有八九要被去除,這個可能是 iOS 上營收最高的第三方平臺,今后會如何處理購買方式呢?

而對于所有類型的內容提供者來說,嚴格的隱私政策都不是什么好事,讓用戶選是否發(fā)送個人信息?十個里面能有兩個肯發(fā)送的都不錯了,失去了訂閱者的龐大用戶信息庫,無論是從經濟的角度看,還是從營銷的角度看,都是重大的損失。

業(yè)界的反應:

對于影音內容提供者來說,Rhapsody 的憤怒體現(xiàn)了這個政策對于他們的重大影響:

蘋果強制性截留營運收入的 30% 的要求。在我們還需要支付內容使用費給作者以及發(fā)行商的情況下,從經濟上看是無法接受的。

Rhapsody 還表示他們的網上訂閱系統(tǒng)將會繼續(xù)支持智能手機的訪問,包括 iOS 設備上的 Safari。他們也可能會提出其他適當?shù)姆梢约吧虡I(yè)回應。

Rhapsody 是第一個跳出來的內容提供者,可以預見的是,在以后的幾天里,會有更多的內容提供者對蘋果開火。

除此之外,蘋果的霸道政策也引起了運營商的不滿,沃達豐(Vodafone)CEO Vittorio Colao 在 MWC 上表示他很關注事態(tài)的發(fā)展,認為蘋果正在圍繞著 iOS 平臺上的內容提供服務修建一堵圍墻,這不利于該行業(yè)的發(fā)展,這個領域應該盡可能開放,Telefonica 以及 AT&T 的 CEO 也同意他的意見。

而對于競爭對手,比如 Google 來講,似乎是個不錯的機會,Google 緊跟著蘋果發(fā)布了自己類似的訂閱服務,叫做“One Pass”,而與蘋果這套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

  1. 允許內容提供商用各種手段銷售內容;
  2. 10% 的收入截留;
  3. 基于 Google checkout;

必須承認 Google 這個跟隨者的動作相當快,而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推出該服務,意圖也非常明顯,針對的正是對蘋果新政不滿的內容提供商。

別有用心的蘋果:

蘋果為App Store應用商店推出訂閱服務

對于這個政策,喬布斯有這樣的點評:

我們的哲學很簡單 – 當蘋果把新的訂閱者帶到應用中來,那么分給我 30%;如果內容提供者把訂閱者帶到應用中來,那么蘋果分文不取。

很簡單的邏輯,然而對于網絡影音提供者來說,這 30% 就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了。

這個問題,蘋果的高層不可能沒有考慮到,雖然生硬一刀切的邏輯相當切合蘋果的工作方式,但這種可以說對生態(tài)圈有重大影響的舉動,對蘋果而言,應該是深思熟慮后的產物。

這幾天各大媒體做了長篇累牘的評論,大多在痛斥蘋果的貪婪,惋惜其正在自毀長城,已經損害到了支撐 iOS 平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寧可被千夫所指,冒著趕跑大量內容提供者的風險,就為了那 30%?你要知道,蘋果一不缺錢,二來應用商店的收入也并不是它的財務支柱,這點收入應該并不是這個服務的主要訴求,蘋果應該還有點其他想法。

大家都看到了最近 iPhone nano 的大量消息,以及云端 Mobileme 的內容,對其中的要點想必也有基本認識,我總結了幾個重點詞匯,來概括蘋果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戰(zhàn)略性舉動:

云存儲,云同步,流媒體,Lala.com。

前面所述的應用內訂閱的條款,加上這些關鍵詞,對比來看,如果我說蘋果將在今年內提供在線影音內容訂閱服務,你會覺得驚訝嗎?實際上,從各個角度看,蘋果都已經為自己的網絡內容服務做好了準備:

  1. 從設施方面來看,蘋果的新數(shù)據(jù)中心即將啟用;
  2. 從產業(yè)方面來看,iTunes store 已經賣了多年的影音,內容來源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3. 從技術上看,Apple TV 已經開發(fā)了兩代,流媒體對于蘋果來說應該已經玩得溜熟。而且,還記得蘋果去年 Back To Mac 發(fā)布會使用的 HTTP live streaming 技術嗎? 加上蘋果收購 Lala.com 已經一年多了,再怎么進度緩慢,也應該已經消化了對方的技術;

然后呢,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 從經濟上看,蘋果是唯一,可以使用應用內訂閱,而不用交 30% 保護費的公司!

說到這里,我想蘋果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了,

  1. 先通過強硬的政策,側面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將有可能的競爭者統(tǒng)統(tǒng)趕出這個市場,為自己的服務騰出足夠空間;
  2. 如果仍然有營運水平高超的競爭對手,這 30% 的收入差,足夠蘋果用無數(shù)種正當手段壓倒對方,最簡單有效的手段莫過于價格戰(zhàn),拿出 20% 讓利,誰能跟它競爭?

這就是典型的陽謀,光明正大地進行性質惡劣的競爭,規(guī)則制定者的威能,在蘋果對 iOS 的整個運營過程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隱憂:

如果我猜得沒錯,蘋果以后真是這么做的,并獲得了 iOS 影音市場的絕對優(yōu)勢,那么對蘋果來說,也存在著嚴重的隱患:

  1. 可能引發(fā)反壟斷調查。這點華爾街日報上已經有法律人士指出過,但那篇報道的出發(fā)點僅僅是當前的狀況,假如蘋果真的利用規(guī)則驅逐競爭者,讓自己的服務處于壟斷地位,那引發(fā)調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而這種調查,向來是一個曠日持久,傷筋動骨的痛苦過程;
  2. 裁判與運動員雙重身份,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性。以前在 iOS 上,蘋果基本上還只是一個裁判的身份,盡管通過規(guī)則不斷謀利,但總得來說,并沒有直接下場比賽,還基本保持了整個游戲的公平性。而一旦蘋果下手影音市場,它的身份就有了質的變化,對于競爭對手來說,不可能跟身兼裁判運動員兩職的蘋果競爭,除了提前退場表示抗議,我看不出還有什么其他選擇。

當然,這些只是基于當前信息的一種猜測。蘋果究竟是為了賺取這 30% 不惜殺雞取卵趕走 iOS 平臺的影音內容提供者呢?還是要自己赤膊上陣直接占領 iOS 的影音市場?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編輯推薦】

  1. 蘋果為App Store應用商店推出訂閱服務
  2. 發(fā)行商不滿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訂閱分成
  3. 谷歌推出訂閱服務One Pass 分成10%低于蘋果
  4. 蘋果拒索尼電子書應用 應用商店準入門檻提高
  5. Windows Phone 7 免費線下培訓火熱報名中
責任編輯:佚名 來源: ifanr
相關推薦

2011-02-16 13:21:52

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

2011-02-16 16:23:41

蘋果App Store

2011-07-21 16:21:04

App Store蘋果

2011-04-19 09:28:25

App Store蘋果應用商店

2023-05-19 19:35:11

ChatGPT數(shù)據(jù)泄露

2012-01-05 08:50:52

App Store定價策略

2021-09-14 09:21:50

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

2012-01-09 09:40:20

App Store破解應用蘋果

2018-08-17 16:55:22

蘋果App Store訂閱

2022-02-14 19:02:52

人工智能網絡模型

2013-05-28 17:14:01

iOS開發(fā)移動應用移動開發(fā)

2012-03-03 20:27:33

App Store

2013-01-21 10:27:47

蘋果App Store下架

2015-03-20 09:09:18

LauncherApp Store

2009-08-26 09:26:45

軟件審核蘋果App Store

2015-07-29 15:24:46

2015-02-03 14:16:57

App StoreApp審核

2011-02-25 09:40:36

2011-05-25 09:47:40

App Store蘋果

2013-07-01 09:48:25

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