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Widget 2.0的巨大機會:小工具集體爆發(fā)

移動開發(fā)
Widget 2.0小工具不約而同地在過去18個月中快速成長,它們的爆發(fā)歸結為Widget 2.0的巨大機會。而將Widget世界升級的是Facebook、蘋果和谷歌三大公司的開放平臺,使得Widget社交化和移動化,進入了Widget的2.0版本時代。

Foursquare(位置分享)、Pinterest(圖片目錄分享)、Formspring(數據管理和問答)、Quora(社交問答)、Instagram(圖片微博)、Pose(服飾分享、社會化購物)、Path(私人瞬間分享)、Foodspotting(食物分享)這些小工具不約而同地在過去18個月中快速成長,在我們的技術檢測圖譜上,它們的爆發(fā)共同回歸為一個有意思的點上──Widget 2.0的巨大機會。

3月16日,在阿布扎比的一個投資退出戰(zhàn)略大會上,俄羅斯DST集團CEO尤里·米爾納說:“我認為下一個大主題(Big Theme)是‘Curation’(對信息的有效掌管),即你如何篩選來源眾多的信息,它們每18~24個月就翻一番。問題是如何選擇什么和你有關,我猜,也許會是一半靠網絡,一半靠算法來驅動。”

尤里·米爾納的話為什么重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前年他投資了Facebook。2009年5月,他所管理的DST集團宣布向Facebook投資2億美元,占股2%(后來又追加投資至5億美元),當時很多人覺得太貴了,但到今天那筆投資上漲了850%。米爾納的話帶有指向性,似乎是對過去18個月發(fā)生在硅谷的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事件的某種概括,順著這種指向,我們將雷達移向硅谷:

去年12月,有照片微博之稱的Instagram推出僅兩周,快速爆發(fā)至***用戶量;今年2月,Quora拒絕了1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投資人稱報價太低;今年1月,基于位置的食物分享點評應用Foodspotting獲得藍馳創(chuàng)投300萬美元投資;今年1月,服飾分享、社會化購物應用Pose獲得160萬美元風險投資;除此之外,獲得高估值并大行其道的是Yahoo Answers的社交版Formspring(數據管理和問答)、Flickr的社交版Pinterest(圖片目錄分享),前者準備進入中國,后者已經流行到中國的一些極客用戶之中。到3月,基于場所的拍照社交工具Color更是爆出已獲得紅杉4100萬美元投資的驚人消息。而且這份名單還在增加中。

instagram 

instagram

它們大多只是手機上的一款小應用,或者叫Widget,它們大多出現(xiàn)在過去1~2年內,并在去年至今年年初獲得風險投資和更高估值,并進入用戶爆發(fā)期。同樣,上述信息也會隨同尤里·米爾納的“Curation”概況一起,很快消失在18~24個月翻一番的信息洪流之中,我們的雷達必須不斷監(jiān)測這些最聰明的人在說什么、做什么,以便判斷趨勢的拐點。 這些移動、跨平臺、調用社交關系的拍照分享小工具們在過去大約18個月內集體爆發(fā),意味著什么?

Path哲學

在這些Widget中,一個私人間(上限為50人)分享照片的小工具“Path”引起了我們格外的注意。1個月前,Path也僅僅只是支持iPhone上iOS 4.0以上版本,但它可能是***個敢于和Facebook“擰著來”的早期公司──和Facebook的“只有一個身份”理念相反,不鼓勵“主動關注”,而只能“反向關注”,你可以掌管自己的信息,只將它們分享給你挑選出來的最多50個人。前不久,Techcrunch爆出,Path拒絕了谷歌1億美元的收購條件,拿到了850萬美元的VC投資。

path 

Path

Path受關注的原因還不只是它拒絕了收購(通常這表示創(chuàng)始人有做大的野心)和跟Facebook“擰著來”的瘋狂勁兒,它背后的團隊也很有來頭:Path.com(手機上是Path.io)早期由Napster創(chuàng)始人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創(chuàng)建,2010年1月,現(xiàn)年26歲的Facebook前高級平臺經理和社交網絡天才產品經理戴夫·莫林(Dave Morin)宣布加入,現(xiàn)在擔任公司CEO。此外,Path還得到Napster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Facebook早期創(chuàng)始股東Sean Parker的幫助(Napster是上一波互聯(lián)網泡沫中顛覆唱片產業(yè)的標志公司,它成功改變了大眾購買CD的習慣,其創(chuàng)始人肖恩·帕克后來參與了Facebook的初創(chuàng)過程)。

Path雖然是一個非常早期的產品,但它和Quora一樣典型,它從另一個角度很好地闡釋了尤里·米爾納所說的“Curation”(掌管信息)主題。它認為,Web2.0和社交網絡已大大降低了人們發(fā)布信息和傳播信息的成本,上一波社會化網絡大潮中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工具實現(xiàn)了上述目標?,F(xiàn)在任何一個有手機的人都能夠成為內容生產者,不過90%的內容沒有出現(xiàn)在它該出現(xiàn)的位置或沒有讓該被看到的人看到,而成為了垃圾信息。

因此,下一個大主題應該是,人們在獲取信息方面如何才能更有質量、更有效率,即便歲月流逝、技術變遷,信息也能很妥善地被掌管、維護和保全。用一句話概括,“妥善掌管的信息就不再是垃圾信息”。讓我們引入一些場景來理解Path哲學:

你的生日聚會上,幾個知心好友帶來了你最想要的禮物,因為你分享給了他們你的心愿,但你不希望公務上有求于你的人看到并以送禮方式拉攏關系;你面試成功的時候,最想***時間告訴的只有“他/她”;婚禮上,你希望同事、同窗即使趕不過來,也能Facetime(視頻電話)一下,而前任的“他/她”由于諸多的不愉快***先不要知道;家人的葬禮上,你希望這值得紀念的***告別可以***保存在家族的歷史記憶之中,在家族成員之間共享,但殯儀館的照片實在不好拿給外人看;身體不適的時候,一些表明癥狀的身體部位,***可以很快發(fā)給你的私人健康專家,以便確診醫(yī)治,但旁人必須回避(例如電影《愛情和靈藥》里的男女主角相視的場景)。

[[21442]] 

Facetime

這些訴求非常真實而具體,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我們的生存質量、安全感、尊嚴和社會認同,但是對于被Facebook、Twitter,甚至開心、人人、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所教化的一代來說,這些感人的、含蓄的、優(yōu)雅的、節(jié)制的和隱秘的分享權力,可能已經喪失了。在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免費發(fā)布和傳播任何信息的時代,只注重自我表達的個體反倒和真實的社會疏遠了,在一個網絡無所不在的世界中,“我不孤單,但卻很孤獨(I'm not alone. But I feel lonley)”。

機制和規(guī)則

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說,“誰都不能阻擋信息的自由流動”,進而他認為每個人只有一個身份。在2007年,他開放Facebook 平臺,讓眾多Widget小工具基于這個類似操作系統(tǒng)的平臺生長,隨后蘋果和谷歌在這方面借鑒了他的做法,PayPal的創(chuàng)始人麥克斯·拉夫琴創(chuàng)辦的 Slide借助Facebook等社交網絡平臺,成為上面幾個Top應用的提供者,這些小工具往往只是滿足用戶的一個簡單動作,比如“捅”一下,比如涂鴉,比如貼照片等。按照拉夫琴的觀點,那一波Widget 1.0興起的理念就是“降低人們表達的成本”。

但拉夫琴也說過,“不要與任何單一理念結婚”。比如5年前,以信息完全分享和公開的理念,做一個社交網絡,甚至忽視許多隱私保護提倡者的反對聲浪,都還是可以生存并壯大到五六億用戶量級。但今天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今天吸引眼球的是Quora、Path這種一上線就限制嚴格的產品,Quora至今也僅有幾十萬獨立訪問量,我們視Quora為“讓信息更有效掌管”這條路上的另一個典型產品。我們后面會具體分析這些產品的不同以往的機制和規(guī)則。

Quora 

Quora

Path的CEO,戴夫·莫林對社交網絡有著深刻的哲學高度的思考。他認為,大多數人拿起帶攝像頭的手機,就會源源不斷地產出視覺垃圾,但這些垃圾對于至親好友卻如同至寶,值得珍藏。就像Twitter一樣,一個新的符合人性的信息組織方式,能創(chuàng)造新的社會化信息網絡,因為它能“變廢為寶”。而令人驚訝的是,Twitter鼓勵普通人“絮絮叨叨”的需求在原來的網絡世界中很少被注意到,甚至也視為垃圾和無價值的信息,但在現(xiàn)實世界卻是很正常的行為。

Path的產品設計精髓也體現(xiàn)在對人類社交行為的細微洞察和研究,進而提出一種反向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比如“反向關注”機制,即你可以選擇50個人(據說50人是劍橋大學一項社會學實驗發(fā)現(xiàn)的人類“強關系層”的極限),分享給他們你的圖片日記或者按照Path的說法是和這最多50個人分享生活中的瞬間(Momment)。

與之不同,F(xiàn)acebook是主動“加好友”機制,早期默認同一學校的用戶可以看到朋友的全部動態(tài)被主動推送,還有可查找到朋友的朋友的二度找好友設定,以及Twitter的主動“Follow”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心、人人、新浪微博等在某些方面給這種鼓勵公開的機制更大的空間,例如人人網早期就可以看到其他院校的朋友。

在一個社交網絡中,機制鼓勵了用戶的某種行為傾向,并最終形成一種社區(qū)習俗(共同遵守的約則)。比如Facebook和Twitter的“主動加好友和關注”機制就鼓勵了互相“窺視”、查看朋友的朋友等更多區(qū)隔度以外的信息等,“轉發(fā)”鼓勵了“流言”的病毒式傳播,快速覆蓋整個網絡的范圍等。機制的影響在社交網絡的功能設計、早期用戶需求分析就考慮進去,并不斷調整,在網絡具備大量用戶后,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無所不在的。譬如Twitter限定在 140字,可通過Retweet,按時間軸建立信息流。

相反,Quora(問答服務)則長期控制用戶量,采取邀請制,并通過“邀請你回答”機制來鼓勵高端用戶完整獨立地闡述個人意見,只有評論而沒有“轉發(fā)”或“引用”的傳播機制; 信息不是以時間來排序,而是大家的投票來排序(Dig的機制),所以鼓勵了“長篇大論”的高度結構化信息不斷產生,用戶為了獲得贊同不斷爭取更高水平的討論,或者至少是因為“認真回答了”而獲得其他用戶的“感謝”,因為有感謝機制在。

同樣,Path以它的新機制設計建立了反“Party”和反“名利場”類型的社交網絡。順著這條思路,其實碎片化信息的“微媒體”進一步普及和改變世界的未來,按照新的信息區(qū)隔機制應該有各種創(chuàng)新的機會。從鼓勵“城市廣場”化的“公開”一端到鼓勵“私密花園”化的“隱私”一端;從鼓勵短小、碎片化的一端,到鼓勵長篇大論的專業(yè)、專題知識化的一端,有很多細分和重構的排列組合。Path認為現(xiàn)實社會存在位于完全公開和完全隱私之間的“中間形態(tài)”的關系,比如我們有“死黨,知己,閨密”,也有花錢辦事的朋友和點頭之交,或者很多人可能不會讓小學同學的圈子移入同事圈子中。#p#

小工具的大市場

按照Path哲學推演,互聯(lián)網世界將按照機制、規(guī)則的不同,應用場景的不同,形成眾多社區(qū)和子社會網絡,它們的背后將是一個個細分但巨大的市場。

什么是小工具?我們所說的Widget在字典的意思是 “小器具或機械設備,特指那些名字未知或未被特別提及過的物件”。但互聯(lián)網產業(yè)每隔5~10年就會有一波新的產品顛覆原有的產品的浪潮,隨之產生顛覆性的商業(yè)模式,從而滿足或創(chuàng)造一個更大的市場。眼下這波基于社交網絡的用戶關系層、帶有移動的拍照、定位等功能的“小工具革命”的本質也是如此。

今年初,社交媒體觀察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Semil Shah在Techcrunch上發(fā)表文章稱,在2010年,一系列移動照片共享應用促使很多手機用戶參與了相片拍攝和即時的跨平臺、跨網絡的共享活動。 Semil Shah提到了“相片的Twitter”的Instagram、有圖片版的Foursquare之稱的Picplz、Path、360度的全景拍攝工具 Occipital、食物相片分享工具Foodspotting和側重前置攝像頭的DailyBooth,當然還有Posterous和 Foursquare。也許他忽略了,但仍顯得重要的,還包括購物圖片分享工具Pose和圖片目錄分享網站Pinterest,前者也獲得了Path創(chuàng)始人戴夫·莫林和肖恩·范寧的投資,后者估值已經過億美元。

Pose 

Pose

Semil Shah將這一波拍照和分享照片的行為需求所帶動的創(chuàng)業(yè)投資潮流,稱為“關鍵性的小工具”運動,他說:“人們認為企業(yè)可以利用這種活動,圍繞著地理位置、食品以及朋友和家人小圈子等,創(chuàng)建新的社交網站、產品或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相片被當作了一個用來建立更大業(yè)務的入口點”。他舉例說,小工具背后其實有巨大的市場,比如Quora首先改變的一個領域是博客、論壇等,而這些被改變或者部分替代的互聯(lián)網產品和服務本來就價值可觀。他甚至覺得Quora未來可以改變搜索(類似觀點參見《商業(yè)價值》2010年11月文章《Quora改變了什么》)。

實際上,被Semil Shah提及的關鍵性小工具,或者說Widget對熟悉互聯(lián)網產業(yè)變化的人并不陌生,甚至普通用戶都應該使用過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tǒng)的用戶都會發(fā)現(xiàn)桌面?zhèn)葯谟忻麨?“Sidebar”的Widget系統(tǒng)。不過在那之前,2005年7月,雅虎就收購了Konfabulator及其平臺上的6000余個Widget。蘋果也很早在Mac OS X操作系統(tǒng)中建立了這個Dashboard系統(tǒng),通過功能鍵就能迅速啟動。

但那些都還只是Widget的早期階段,將Widget世界升級的是Facebook、蘋果和谷歌三大公司的開放平臺,使得Widget社交化和移動化,進入了Widget的2.0版本時代。這使Widget與大量人際傳播機制和線下商業(yè)相聯(lián)系,打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foodspotting 

Foodspotting

Widget 2.0運動的發(fā)展邏輯就是通過早期大量分發(fā)免費的小工具,滿足人們的日程生活、工作需求,積累用戶的行為和關系數據,然后通過大量數據基礎上的挖掘,找到可以盈利的點。它將改變的產業(yè)有很大,比如:

1.企業(yè)級的品牌推廣和CRM;

2.替代電子郵件的新型統(tǒng)一通信的專業(yè)或日常通信平臺(包括IM、SMS、E-mail等);

3.龐大的商品評價、建議的社會化購物平臺;

4.替代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力平臺和高效信息的推送工具、新形態(tài)搜索;

5.基于專業(yè)性認證的專家系統(tǒng)和專業(yè)知識出版與交易平臺、調研、醫(yī)療、金融、教育等平臺。

但這一切的基礎是用戶對這些小工具有黏性,高度依賴,最終才有需求把更廣泛的業(yè)務移植到小工具生長起來的新平臺上。就像新大陸的崛起一定需要“淘金熱”、“西進運動”等巨大誘惑力的人類活動牽引,并在初期就設立好社會規(guī)則,這將是一個需要5~10年才能逐漸完善的過程。

人類走向文明的過程就是不斷發(fā)明工具的過程,可以說人類是踏著工具的由少變多,簡單到豐富、精密和復雜的過程進行自身進化的。未來的人類文明極有可能因為工具的更加細分、豐富和專業(yè)化,進入一個新的智者大量產生的軸心時代──就像孔子-蘇格拉底時代一樣,智者和智者可以對話,他們的學生跟隨老師經歷各種場景,并在特定場景下,獲得老師的解答(Quora)。我們也同樣有希望重新回歸一個“甘其食(Foodspotting),美其服(Pose),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Path)”的小國寡民世界,我們可以自由控制那些信息的流動或區(qū)隔,Path等Widget 2.0工具將實現(xiàn)提高人類獲取信息的質量的目標。
 

【編輯推薦】

  1. 用Scala實現(xiàn)Qt QWidget對象的Eventable接口
  2. Android Widget設計指南
  3. 詳解Android Widget組件RelativeLayout實例
  4. QTreeWidget設計解決沒有拖動項問題
  5. Android版Google Voice升級 增加桌面Widget

 

責任編輯:佚名 來源: 《商業(yè)價值》雜志
相關推薦

2009-11-19 08:48:10

Windows 7桌面工具

2009-12-08 14:02:25

Windows 7小工

2010-07-01 10:24:30

UML小工具

2013-03-29 14:46:33

App開發(fā)小工具輔助工具

2010-05-19 19:10:42

2011-03-10 09:03:35

Python

2020-11-26 12:05:44

Python小工具代碼

2021-05-20 11:30:17

Python工具代碼

2021-11-05 06:57:50

架構工具代碼

2021-05-10 11:06:31

Python工具代碼

2022-12-28 12:29:45

duf命令

2022-05-31 09:42:49

工具編輯器

2009-07-07 08:49:33

微軟Windows 7新功能

2013-12-16 17:25:08

KDEGNOME桌面應用

2017-07-25 14:20:13

戴爾配置功耗

2015-03-26 10:34:02

Android開發(fā)工具

2009-04-26 22:21:20

修復系統(tǒng)故障掃描

2019-01-27 22:09:33

智能海灘物聯(lián)網工具物聯(lián)網

2024-04-03 15:27:31

Python接口自動化開發(fā)

2019-11-01 11:12:50

PythonExcelWindows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