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自由軟件之父:“蘋果微軟等公司罪大惡極”

開發(fā)
雖然已經(jīng)年逾六旬,但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顯然沒能做到“耳順”。他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就自由軟件與意見相左人士展開激辯。
[[113420]]

“自由軟件之父”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

雖然已經(jīng)年逾六旬,但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顯然沒能做到“耳順”。他會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就自由軟件與意見相左人士展開激辯。

“自由軟件不等于開源軟件,你們完全弄錯了。”在接受新浪科技專訪時,他以此作為開場白。而在稍后的一場演講中,他對一個慕名而來的粉絲表達了同樣的不滿,并要求對方用一張帶有“Free Software(自由軟件)”標示的貼紙,遮住身上T恤的“開源”字樣。

1953年出生的斯托曼早已功成名就。他早年在哈佛大學讀書,并進入麻省理工大學(MIT)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為一名程序員。他和同事們構建了一個軟件分享社區(qū),與圈子內外的程序員和科技人士分享代碼、交流心得,一起對軟件進行迭代開發(fā)。

但從1980年代起,商業(yè)大潮席卷整個IT行業(yè),IBM、微軟蘋果先后崛起。斯托曼的大多數(shù)同事們放棄了初心,轉而編寫“非自由軟件”。黑客精神也開始異化,從最初的自由、分享、合作,轉向強調攻擊、破壞和入侵。

而斯托曼選擇孤獨前行,啟動GNU自由操作系統(tǒng)項目,開發(fā)文本編輯器Emacs等核心軟件,逐漸成為自由軟件運動精神領袖。他也因此被稱為“自由軟件之父”,并獲得眾多聲譽,包括麥克阿瑟獎、前線基金會先鋒獎等,并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在全球諸多大學擔任榮譽教席。

然而,顯赫的名聲并未為斯托曼帶來豐厚的收入和崇高的地位。直到現(xiàn)在,他仍需要靠世界各地的飛行演講賺錢,受關注程度也遠不如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特斯拉汽車CEO伊隆·馬斯克等新一代硅谷偶像。

與來華時鮮衣怒馬、前呼后擁的庫克、馬斯克等人相比,斯托曼走在北京街頭,幾乎無人能夠認出這位大名鼎鼎的自由軟件布道者。他五短身材,大腹便便,走不了多遠就氣喘吁吁;灰白頭發(fā)約有一尺長,而絡腮胡子的長度與之相仿;挎著兩個黑色旅行包,一身不知名牌子的淺色休閑裝,和任何一個美國游客沒有太多區(qū)別。

作為一個與企業(yè)沒有瓜葛的自由人,斯托曼在接受采訪時直抒胸臆,沒有商人式的猶疑與油滑。他以尖銳的遣詞造句和慣用的大嗓門,抨擊大公司,抨擊美國政府,抨擊教育體系,甚至抨擊一切不認同他的觀點的人。

在斯托曼看來,“自由軟件”才是王道樂土,其余皆為異端邪說。“自由,而非免費”是他最喜歡的表述,也是他對“自由軟件”精神的極簡概括。

生活態(tài)度

對于斯托曼而言,“自由軟件”不僅是形而上的科技、道德和哲學命題,而是延展至形而下,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

一款軟件要符合什么樣的標準,才能算是“自由軟件”?斯托曼給出了四個標準:用戶能夠自由運行軟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寫軟件,并與他人合作,進行軟件的再次開發(fā);能夠自由傳播、分發(fā)軟件;能夠自由傳播、分發(fā)軟件的修改版本。

“自由軟件”不僅意味著開發(fā)者需要將源代碼公開,提供給需要的人,還意味著軟件不能被后續(xù)的迭代開發(fā)者或企業(yè)用于專有目的,即不能“非自由化”。這與主流的知識產(chǎn)權觀念相抵牾,而斯托曼甚至不承認知識產(chǎn)權的存在,認為它是一種欺騙。

斯托曼認為,一款軟件如果不能滿足上述標準,就是“非自由軟件”,其特點是軟件控制用戶,而軟件擁有者控制軟件。他宣稱,這是一種“非正義權力”,屬于“數(shù)字殖民”。

然而,在大公司主導軟件開發(fā)的當下,真正“自由”的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程序少之又少,基本局限于GNU/Linux平臺及相關應用程序。斯托曼當然不肯選擇“非自由軟件”,這就導致了他的選擇余地很小,陷入了一個有關自由的悖論。

他的辦公設備是一臺古老的上網(wǎng)本,屏幕僅有10英寸大小,CPU則是非主流的龍芯處理器。由于硬件配置遠遠落后于時代,這款設備的性能非常低下,就連打開網(wǎng)頁的速度也要比主流筆記本慢很多。

但是,當被問及為何不換用ThinkPad或MacBook時,斯托曼的不屑溢于言表:首先,這臺電腦的性能已經(jīng)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其次,它能夠在BIOS、硬件驅動、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程序層面上全面使用自由軟件,這是其他筆記本都做不到的。

他不使用智能手機。事實上,他甚至不喜歡看到別人在他面前使用搭載封閉系統(tǒng)的iPhone,而Android手機也只是勉強可以接受。當他需要打電話時,要么使用固定電話,要么借用別人的手機,因為“這樣‘老大哥’就不知道是誰在打電話,也不知道我在哪里了”。

斯托曼厭惡手機,根本原因在于他認為手機必然會收集用戶數(shù)據(jù),并提供給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等政府機構。他說:“手機的基帶芯片有一個通用后門。當我們談及Android等系統(tǒng)的自由軟件時,一般停留在用戶軟件層面;但基帶芯片搭配的軟件絕不是自由軟件,NSA能夠借此獲取數(shù)據(jù)。”

大公司的貪婪

斯托曼毫不掩飾對大公司的憎惡。“非自由軟件的惡,源于大公司的貪婪。”蘋果、微軟和Facebook等公司罪大惡極,只有谷歌尚可入得法眼,但也不過是“尚未變壞”罷了。

那么,這些公司是怎么作惡的呢?斯托曼認為,他們將軟件改造成“惡意軟件(malware)”。“他們的軟件會監(jiān)控或是限制用戶,即所謂‘數(shù)字手銬’;他們植入后門,甚至把數(shù)據(jù)上傳給審查機構——蘋果是始作俑者,而微軟亦步其后塵。”

在他看來,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是一個“聰明而貪婪的商人”,而蘋果已故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是一個“邪惡天才”。谷歌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因Android允許用戶安裝未授權應用而得以幸免。

這種偏激的人物評價方法已經(jīng)讓斯托曼遭受了不少非議。3年前,當喬布斯去世時,斯托曼在個人網(wǎng)站上稱,“我不會為他的死而高興,卻會為他的離開而高興”。此言一出,輿論一時嘩然。

而在上周末接受采訪時,斯托曼對此解釋道:“我不會慶祝任何人的死亡;但是,我很高興喬布斯不能夠再危害人間了。”他認為,喬布斯是一個“邪惡天才(evil genius)”,他弄懂了如何把電腦打造成數(shù)字監(jiān)獄,并讓它們光彩動人,使人們自愿“入獄”。

他的“結案陳詞”是:“喬布斯造成了永久的傷害;直到現(xiàn)在,我們依然在竭力消除這種傷害。”他還表示,蘋果設備的“越獄(jailbreak)”是完全合情、合理、合法的,甚至應該立法禁止生產(chǎn)封閉設備。

對于谷歌,斯托曼認為只有兩款服務尚可一用:搜索引擎和Gmail服務,它們可以在自由軟件的環(huán)境下運行。但即使是谷歌搜索,他也要在別人的電腦上使用,以防“谷歌知道我瀏覽和搜索了什么”。

遠離網(wǎng)絡

斯托曼對于自由軟件的極端推崇,甚至上升至了善惡層面。他說:“非自由軟件是惡,而自由軟件是善在IT領域的部分體現(xiàn)。”他還把那些不使用自由軟件的人稱作“蠢蛋(sucker)”。

這種觀念讓他對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乃至整個科技圈產(chǎn)生了濃厚的不信任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陰謀論的桎梏。在他看來,與自由、安全、隱私相比,便利性可以忽略不計。

他用一款古老的軟件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下載電子郵件,然后斷開網(wǎng)絡連接,寫好回復,然后再連上網(wǎng)絡,批量發(fā)送郵件。他會在無法上網(wǎng)的航班上寫好郵件,待落地后聯(lián)網(wǎng)發(fā)出。與喜歡“時刻保持在線”的普通網(wǎng)民不同,他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玩的都是“單機版”。

他不使用Facebook,因為這同樣會導致個人數(shù)據(jù)被收集;WhatsApp等基于手機端的社交應用更是被視為洪水猛獸,不足為道。只有Twitter得到了部分認可,但他要求用戶在“發(fā)推”之前禁用瀏覽器的Javascript,因為Twitter會利用它推送非自由軟件。

他不懂社交傳播和病毒營銷。他沒有博客,沒有社交網(wǎng)絡個人主頁,也沒有在YouTube上開通自己的頻道。他的個人網(wǎng)站也非常簡陋,只有一些文字和超鏈接,談不上有任何美學角度的考量,簡單粗暴。

斯托曼的頑固讓他顯得與時代格格不入,就像一塊棱角分明卻百無一用的化石。然而,原教旨式的繁雜行動綱領讓他感到滿足,并期冀推而廣之,惠及世人。“我已經(jīng)擺脫了非自由軟件。但我一個人逃離還不夠,每個人都應該享受自由。”他說。

他想教人們更加理解“自由”的價值:“你必需做出選擇:是自由更重要,還是便利更重要?在獲取你的數(shù)據(jù)時,他們會給你一些便利;但在其他場合,他們會讓你不知不覺地遭受損失,或是受到限制。”

在他看來,自由軟件和非自由軟件不是“好”與“更好”的問題,而是水火不容的非黑即白。兩者已經(jīng)共存數(shù)十年,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繼續(xù)共存下去,但斯托曼的態(tài)度卻是“不妥協(xié)”。“如果想要自由,就沒有與非自由軟件共存的空間。”他說。

尋求政府支持

但斯托曼也承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自由軟件的發(fā)展狀況都不夠理想,基本局限在工作站和微機等企業(yè)級市場,以及一小群極客中。

他呼吁個人用戶拋棄傳統(tǒng)桌面操作系統(tǒng),轉向GNU/Linux平臺,并換用完全不會收集用戶數(shù)據(jù)的應用程序。在他看來,“如果你允許一家公司收集你的數(shù)據(jù),那就是把自己的喉嚨暴露在NSA的屠刀之下。”

但是,用戶能夠很快接受一個陌生的操作系統(tǒng)嗎?斯托曼認為這不是問題。他舉了一個例子:自由軟件活動家馬克·希爾(Mako Hill)決定將一所學校從Windows遷移至GNU/Linux系統(tǒng)。他重裝了學校所有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并告訴大家這是一次“操作系統(tǒng)升級”。雖然軟件和圖形界面有所不同,但人們都很快接受了變化,使用起來并不困難。

斯托曼反復強調,用戶不是“不能”接受自由軟件,而是“尚未”了解和接受。許多人并不知道自由軟件;但在加以解釋后,他們是能夠理解這一理念的。“他們愚昧,不代表他們愚蠢。”他說。

但在國家層面,他不相信美國政府會在近期公開支持自由軟件,因為它不僅從微軟、蘋果等大型企業(yè)獲取政治獻金,還有知識產(chǎn)權和版權保護機構的游說。

不過,自由軟件已經(jīng)在南美取得成功。支持者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烏拉圭、玻利維亞、秘魯?shù)葒?;他們將非自由軟件視為來自美國的威脅,是從事間諜活動的工具。

中國政府亦已意識到了過度依賴Windows XP等非自由軟件的危險。今年4月8日,微軟宣布停止XP的安全更新。工信部隨后宣稱,希望用戶關注XP的潛在安全風險,并將加強支持Linux操作系統(tǒng)的研發(fā);國家工程院院士方濱興表示,升級至Win7或Win8比續(xù)用XP更危險,政府應扶植國產(chǎn)操作系統(tǒng),逐步替換海外產(chǎn)品。斯托曼對此大加贊揚,稱“使用Windows XP簡直是瘋了”。

國內民眾對于自由軟件的理解也日益深入。1994年,斯托曼第一次來華演講,彼時無人知道該如何從自由軟件賺錢,也無法想象為了公益而合作開發(fā);如今,自由軟件已經(jīng)在中國開花結果,擁有不少忠實擁躉。

但是,斯托曼空有一腔熱血,至今尚未得到國內官方的認可。如果沒有官方的支持,自由軟件在中國的推廣之路將非常艱難。

他希望與官員面談、傳遞理念,卻始終不得接見,只能在各個高校巡回演講,或是接受企業(yè)邀請收費講課。與庫克、馬斯克等人首次來到中國就馬不停蹄地拜會官員相比,斯托曼十多次來華,卻始終在各種圈子的邊緣徘徊。

 國內自由軟件倡導者、哲思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徐繼哲是斯托曼的好友,曾多次策劃后者來華。他并不認為自由軟件將徹底壓倒非自由軟件。對于自由軟件在中國的發(fā)展,他要冷靜得多。

“它更大的作用是打開人們的思路,比如說手機應用要求獲得大量權限是否必要等。”他說。

斯托曼正越來越不像一個IT領袖,反而日漸向憤世嫉俗的犬儒評論家靠攏。他的個人網(wǎng)站上充斥著各種政論,議題包括“支持綠黨”、“抵制《哈利波特》”等,以及“不要和蘋果做生意”、“不要和亞馬遜做生意”之類的內容。

這位不修邊幅的61歲美國老人能讓人聯(lián)想起很多東西,比如哈雷摩托,手槍決斗,西部牛仔,哈瓦那雪茄。他已經(jīng)不再年輕,也沒有了年少時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但自由軟件已成為他的精神樂土。在采訪最后,這位老兵自信言道:“我不會妥協(xié),也沒有尋找退縮的借口。”

原文鏈接:http://tech.sina.com.cn/it/2014-05-27/00279401127.shtml

責任編輯:林師授 來源: 新浪科技
相關推薦

2014-06-25 15:11:13

Stallman自由軟件

2010-05-11 14:33:58

自由軟件

2010-03-03 11:02:40

RedHat Linu

2011-10-14 14:16:51

2009-08-31 16:19:08

自由軟件基金會

2009-09-09 08:37:53

Windows 7Linux開源操作系統(tǒng)

2022-03-24 09:05:15

自由軟件基金會自由軟件獎FSF

2009-12-09 11:52:06

2010-04-06 09:00:21

GNULinux

2009-08-31 12:48:29

雪豹蘋果操作系統(tǒng)

2009-12-11 09:27:08

自由軟件社區(qū)團隊

2020-06-10 07:37:01

自由軟件開源軟件免費軟件

2009-03-26 17:06:31

LinuxWietseVenema

2012-12-10 11:12:25

Ubuntu

2011-09-14 14:24:43

自由軟件日

2011-01-20 22:49:46

2010-02-25 17:49:36

Linux Makef

2011-09-07 09:38:52

自由軟件基金會Linux

2023-08-08 13:25:10

軟件開發(fā)開源

2012-03-15 09:50:44

Linux發(fā)行版非自由軟件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