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買房還是跟鋼鐵俠去火星?SpaceX火星移民計劃詳解
SpaceX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27日在墨西哥國際宇航大會上公開發(fā)布了雄心勃勃的移民火星計劃,他宣布在未來10年會先讓幾千人登陸火星,然后再過40到100年送100萬人上去,在火星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
老馬在演講一開始就大玩危言聳聽,給現場聽眾拋出了一道選擇題
“人類的未來最終將走到分岔路口,要么等著地球毀滅,要么走向太空文明”
換句話說,要么等著核大戰(zhàn)
▾
要么像韓國歐巴們一樣變成活粽子
▾
要么花最多20萬美元去火星
▾
變成老馬口中的“多星球物種”
(multi-planet species,話說這species怎么老是讓斑長想到《異種》呢 ♥)
你怎么選吧?
反正在場的人全都瘋狂了
先看SpaceX放出的宣傳視頻吧,絕對值上手機流量了,如果你覺得沒有被震撼到,提醒一下,千萬不要把它當科幻片看,這就是十幾年后一定會實現的東西,這么一來,多少科幻小說要重寫。北京也不用折疊了,火星和月球地價飛漲,想不到這個經常在科幻電影里欺負地球人的紅色星球,很快就要被人類殖民了。
以下斑長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一下老馬的火星計劃吧
▼
一開始,像任何科幻小說一樣,需要一個飛船
100名買了船票的乘客陸續(xù)上船,還會裝上450噸火星生活的必需品
▾
飛船將被一個巨大的火箭發(fā)射進入地球軌道
這個名叫BFR的火箭不是一般的巨大
(很多粉絲已經稱它為big fxxxing rocket,
確實很好理解)
可以對比一下目前***的NASA土星五號火箭
▾
BFR裝載42臺猛禽發(fā)動機,動力由甲烷提供
至于為什么用甲烷而不用煤油,等一會兒到了火星就知道了
▾
火箭點火,將飛船送入軌道
▾
進入軌道后,火箭與飛船分離
▾
分離后的火箭返回發(fā)射地點
超聲波著陸是SpaceX的看家本領,這個應該沒有問題
▾
著陸后迅速裝上燃料補給艙并發(fā)射升空
▾
燃料補給艙在軌道和飛船對接
為飛船提供燃料后返回地球
▾
而飛船則一路開往火星
▾
在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的太空旅行后抵達火星大氣層
▾
順利著陸后,火星殖民計劃就開始了
▾
那么飛船回程的燃料怎么辦?
在火星上直接生產
這就是SpaceX用甲烷作為飛船燃料的原因
因為甲烷可以從水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中獲取
好了,大體就是這樣,無論是技術上還是邏輯上都沒有什么問題。按計劃,SpaceX將在2018年發(fā)射Dragon無人飛船到火星(就是本文***張照片中的背景航空艙),然后從2024年就開始將人類一批批送向火星。
$$然而大家關心的星際旅行成本呢$$
理論上,BFR火箭可以重復使用1000次、客運飛船可以重復使用12次、貨運飛船可以重復使用100次,因此,馬斯克說,只需要2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移民到火星生活了,將來還會進一步降低到10萬美元,這樣,幾乎全世界的普通家庭都可以負擔得起了。這確實是老馬一貫的理念:讓普通人享受到高科技。
躁動與興奮過后,自然有一些專家開始思考與質疑,最主要是關于在火星上如何生活,除了無法呼吸,火星只有三分之一的地球引力,這可能導致嚴重的骨密度和肌肉損失。事實上,馬斯克也說,***批移民需要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在飛船上還比較好玩,但是到了火星后生活會比較艱難。斑長腦補了一下,無非就是種土豆吃土豆,喝尿液過濾的水等等,做好心理準備的話,似乎也可以接受。
然而另有專家質疑,馬斯克的80天到達火星不可能實現?因為現在的飛船基本都要6個月以上。此外,火星到達近地點也就是說發(fā)射窗口要每26個月才打開一次,而按照老馬的計劃,每次會同時發(fā)射很多艘飛船,最終達到一次發(fā)射1000艘飛船(大概就是下圖這個樣子,體會一下)。
所以SpaceX需要每26個月造出1000艘飛船和助推飛船的燃料,這超出世界目前火箭發(fā)射水平的15倍,無論是時間和成本估算似乎都過于樂觀了。同時又有內幕爆出,SpaceX并沒有投入大量的資源在火星計劃中,大概只有5%的人力物力用于星際運輸系統(tǒng)開發(fā),這也和老馬在發(fā)布會***所說的相吻合。他說SpaceX無法獨立完成這項工作,需要NASA與其他企業(yè)的合作贊助。聽了專家們的話,斑長又感到畫風突變,這次突然公布火星移民計劃是不是真的有些倉促啊!斑長甚至聯想到了早年忽悠了我朝眾多土豪和民間科學家的月球賣地計劃,尤其是發(fā)生在獵鷹剛剛爆炸之后,SpaceX確實急需快速扭轉局面,所以是否有商業(yè)炒作之嫌也不得而知,畢竟要快速吸引眼球才能穩(wěn)住局勢,吸引更多的投資人啊,但是我們還是期待吧,誰叫他是鋼鐵俠呢。
從特斯拉到SpaceX,一路擊碎了無數質疑,這個改變了世界,而且即將改變人類的人,就讓他帶著我們去征服火星吧。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斑”(ID: yiban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