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了!基于ARM處理器的MacBook不可能有
蘋果芯片帝國強大,CPU、GPU都自己設計了,那ARM的MAC是不是水到渠成了呢?
9月30日,日本經(jīng)濟新聞網(wǎng)Nikkei發(fā)布了一篇講述“蘋果半導體超級大國”的文章,文章一出立馬引起關注。
因為文中談到了很多蘋果在半導體行業(yè)的野心,尤其在移動行業(yè),蘋果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能夠設計自主移動處理器,而不需要從高通這樣的供應商進行芯片采購。
由于蘋果有規(guī)?;囊苿有酒瑯I(yè)務,因此也可以稱之為半導體公司,并且不斷進行擴張。
關于蘋果半導體業(yè)務規(guī)?;臄U張,Nikkei還提到了大量多年來通過相關收購而進行的布局。例如,提到提到蘋果于2013年收購了以色列3D傳感器公司PrimeSense(與微軟合作開發(fā)過Kinect),以及2015年收購的專精于面部捕捉的FaceShift公司,這些收購而來的技術最終演變稱了iPhoneX上具有出色3D感知技術的“原深感攝像頭系統(tǒng)”。
此外,蘋果還設計了GPU圖形處理單元,默默開發(fā)手機調制解調器,以及控制觸控傳感器等等一系列芯片。不可否認,智能手機行業(yè)的革命為蘋果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蘋果如今有軟件也有硬件實力,相當于計算機系統(tǒng)集成商。
對此Nikkei自稱通過業(yè)內人士了解到,在未來的世界里蘋果已經(jīng)不再需要英特爾了,因為蘋果將會在Mac電腦中通過自主設計的ARM芯片取代英特爾處理器。
關于蘋果基于ARM芯片的Mac討論已經(jīng)不止一次了,既然Nikkei再次讓人點燃期望,我們不妨再來探討一些其中的問題。
ARM處理器對于Mac意味著什么?
關于這個問題,不如從ARM的Mac所能帶來的好處進行討論。首先談錢,與英特爾相比,ARM處理器具有更高的成本優(yōu)勢,ARM芯的Mac將易于幫助蘋果在不犧牲毛利潤率的情況下,賺取更高的利潤。
再者,基于ARM處理器蘋果可以更輕易打造出更輕、更薄、更具便攜性、具備觸控屏、集成生物識別特征的筆記本電腦。
如今在性能上,蘋果ARM處理器變得更強了,最新發(fā)布的A11仿生芯片,通過Geekbench分數(shù)了解,在CPU性能上目前超過了所有Android旗艦級智能手機的ARM芯片。
不僅如此,與2017款13英寸MacBookPro對比,A11的分數(shù)A11確實可比肩KabyLake架構的Corei5-7360U,單核接近,多核甚至更高??紤]到A11比Corei5-7360U成本更便宜、功耗更低,基于此未來蘋果可以打造比英特爾版本更薄、更輕、更便宜的MacBook,這就是ARM筆記本電腦的**優(yōu)勢。
除此之外,ARM芯MacBook的另一好處在于安全性,近兩天有關于英特爾芯Mac電腦的UEFI的漏洞問題,但問題關鍵是來自英特爾,其他英特爾芯的電腦亦是如此,畢竟UEFI已經(jīng)取代了舊的BIOS系統(tǒng),但卻暴露了初始啟動代碼。
惡意軟件侵入UEFI相當容易的,而且通過操作系統(tǒng)、病毒掃描,甚至是硬盤或SSD擦除,均無法修正。蘋果通常會修補這些漏洞,但很多Mac電腦都未收到過補丁。
蘋果的A系列ARM處理器天生就更安全,其設計初衷是為了不那么容易受到入侵,為此這枚一體式設計的SoC系統(tǒng)級芯片內部,特別嵌入了SecureEnclave安全隔區(qū),iOS設備和使用TouchID和面容ID的安全保障均受益于此,未來基于A系列ARM處理器的Mac電腦同樣不例外。
除了增強安全的優(yōu)勢外,基于ARM的Mac電腦還將能提供類似于iOS的高級的卓越的商業(yè)模式。iOSAppStore目前已經(jīng)是蘋果服務業(yè)務的重要的收入來源。MacOS雖然也有一個應用程序商店,但它不是唯一的。
開發(fā)者和用戶均不需要像iOS平臺那樣離不開它,很多macOS的軟件目前都可以繞開安裝使用。若基于ARM的Mac開發(fā),蘋果將得以要求兼容的軟件僅在AppStore中獨家發(fā)布,同時也能夠限制第三方api的使用,并進一步貫徹基于沙箱的機制。
其實基于ARM的Mac不現(xiàn)實成分更多
話說回來,上面提到的很多基于ARM芯Mac的優(yōu)勢,更多還是基于商業(yè)上考慮,但如果從技術方面去考慮,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還是從先硬件的性能說起,蘋果的ARM處理器實際上還沒有像英特爾那么強大,而依賴于獨立顯卡GPU加速或圖形性能的應用很難在ARM平臺上有所作為。
例如,依賴于那些依賴英特爾高級矢量擴展指令集的的應用,ARM的替代品可能就是低性能的表現(xiàn)。至于利用獨立GPU加速的應用,蘋果至今也沒有獨立GPU方案,針對復雜或密集型的任務,包括游戲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需要大量重寫才能充分利用蘋果開發(fā)的基于ARM的圖形處理api,如Metal。
與此同時,蘋果無法輕易復制英特爾芯片的廣度。目前英特爾為MacBook筆記本電腦產品線提供的處理器有多個系列,為MacBookAir和13英寸MacBookPro設計的是Y系列處理器,U系列服務于MacBook,15英寸的MacBookPro用上更強勁的S系列處理器。
而蘋果每一年只發(fā)布兩款處理器,分別是用于iPhone的標準版和iPad的加強版,例如今年年我們看到餓A10X和A11芯片。
如果蘋果要像英特爾那樣打造芯片的話,就需要每一款MacBook筆記本電腦產品線定制多個版本,準確地說MacBookPro、MacBookAir和MacBook都要有不同配置的處理器。蘋果不能做到嗎?
目前來說很難,雖然未來不是不可能,但Mac一年的銷量根本不值得蘋果投入那么多,很難平衡投資回報。
再說軟件方面的東西,如今所有在MacAppStore上發(fā)布的Mac應用程序,根本無法完全被轉換到ARM平臺上,原因上面也已經(jīng)提到不少,x86與ARM架構的鴻溝實在太大。
并且,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許多專業(yè)應用程序永遠不會被轉換。如果蘋果強制進行大規(guī)模的轉換,則可能會面臨失去大量開發(fā)者支持的風險。
有的人可能想到了,蘋果可以同時讓英特爾和ARM版Mac共存。其實考慮到ARM版Mac是與當前Mac完全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蘋果不僅必須要做兩個版本系統(tǒng)和設備的維護工作,而且消費者也可能被完全不同的平臺給搞糊涂了。
說實話,無論從那個方面去論證,蘋果都不太可能會去碰ARM版Mac,情況只會變得非?;靵y。
iOS電腦更像是蘋果的愿景
不過,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蘋果無時無刻不在表達,“iPadPro是下一臺你的電腦”。也就是說,“iOS電腦”這樣的舉措不僅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講真,這應該是到目前最好的決策,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清晰的選擇,而不是混淆平臺之間的界限。蘋果已經(jīng)多次宣傳基于ARM電腦的優(yōu)勢所在,并默認iOS實際上就自己真正基于ARM芯的的Mac電腦,庫克甚至不止一次說過,“用了iPadPro之后就不會有人想再買PC了”。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iOS平臺就相當于一個基于ARM芯片并更加現(xiàn)代的個人計算平臺,更加安全,更高能效,并有屬于自己的iOS應用生態(tài)。
關鍵是,蘋果過去多年不斷幫助iOS平臺融入更多macOS的優(yōu)秀特性,并持續(xù)往專業(yè)上擴張,努力讓iOS變成更具吸引力的專業(yè)解決方案。
可以看到,iOS增強了多任務功能,專注于64位應用,并在系統(tǒng)中提供了類似macOS的Dock界面。所有的這一切,遠比將macOS轉換到ARM平臺上更有意義。
很多人會問,最終ARM的iOS平臺最終狀態(tài)會是什么,是否能夠取代macOS計算平臺?至少今天蘋果為止,蘋果也從為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但一直發(fā)展下去,首先在軟件上,隨著每一次版本更新,iOS也許會與macOS有更多更相似的功能和特征,或者融合到一起,蘋果也一直在做跨平臺的體驗一致這件事情。
至于硬件,蘋果自家的A系列處理器肯定會越來越強大,性能上會強過更多的英特爾的筆記本電腦處理器,甚至某一天可以匹敵桌面芯片。
當然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ARM架構的芯片已經(jīng)在數(shù)據(jù)中心取得良好進展,但其性能還無法體現(xiàn)到一枚移動芯片上,這條路還很遙遠。
作為ARM芯片設計的領先創(chuàng)新者,蘋果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并且多年來一直持續(xù)對ARM芯片設計進行投資。
因此,蘋果肯定會繼續(xù)引領ARM芯片的轉變,畢竟當前在蘋果的商業(yè)帝國中,基于ARM的iOS平臺比基于英特爾芯的macOS平臺更有利可圖。蘋果會繼續(xù)充分利用ARM平臺的低成本、高能效等特征,實現(xiàn)更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利益。
總之,ARMMac目前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就目前而言,iOS依然是蘋果最大的平臺,占據(jù)著主導地位,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至今我們才不會看到基于ARM芯的Mac設備。盡管現(xiàn)在關于ARMMac的猜測和消息再度襲來,但現(xiàn)階段或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類產品都不太可能出現(xiàn)到大家的視野當中。
從短期來看,蘋果仍將會繼續(xù)增強iOS設備的功能,并完美配合其A系列ARM處理器的性能,而不是去嘗試將macOS平臺硬搬到ARM平臺上,畢竟這樣做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無法保證最好的用戶體驗。
總之,理想的情況下,等到未來的某一天,蘋果的電腦將無所謂稱之為macOS或iOS,或許糾結名稱已經(jīng)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