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目標的職業(yè)生涯就像在流浪,是死是活都交給老天爺了
三月以來,全球股市哀鴻一片。
受疫情影響,美股在3月份創(chuàng)下了10天4次熔斷的歷史記錄,而A股也好不到哪去,基本也是漲少跌多,形勢十分不容樂觀。
對身處職場的我們,對這些宏觀動態(tài)和股市跌宕,固然沒有經(jīng)濟學家和二級市場投資人那般敏銳,但是這些變化肯定對我等當下的職場安全,及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都是有不小影響。
這不,有個跟我關系不錯的測試小姐姐打來電話,說是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司大量裁員,她也受到了波及,想問問我有沒有職位推薦,或者是能不能直接來我這里混口飯吃。
小姐姐:“王哥,我最近沒工作了,你有合適的工作推薦給我嗎?”
我:“沒有啊,我公司內部也在做結構調整,所以沒有空缺的職位。”
小姐姐:“好吧,那你朋友的公司招不招人?你認識的人多,幫我推薦下吧。”
我:“嗯,我?guī)湍銌枂枺绻泻线m的我再通知你。”
電話那頭,瞬間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謝謝王哥,謝謝王哥……”
我忙打斷她:“先別急著謝我,你能大致跟我說下這事的來龍去脈嗎?”
簡單說,她所在的公司因投資方資金問題,出現(xiàn)資金鏈斷裂,面臨解散。不過老板還是比較仁義的,不僅給了她三個月的補償金,而且還幫所有員工補全了拖欠的社保。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年紀已經(jīng)三十出頭了,在這家公司干了五年多,如果不是受整體環(huán)境和疫情的影響,公司不會倒,她也不想出來。
這下可好,原本以為找份工作不是什么難事,但找了一個多月,連一份像樣的Offer都沒收到。
聽到這里,我不太明白:“一個多月?你少說也有七八年的工作經(jīng)驗,現(xiàn)在工作那么難找嗎?”
她一聽來了精神:“是呀,去面試的幾家公司都要求測試人員要具備開發(fā)能力,或者是有過測試轉開發(fā)的經(jīng)驗,我一直是做黑盒測試的,不會呀。”
我聽完覺得奇怪:“三年前不是聽你說過,你們公司有測試開發(fā)團隊嗎?那么好的實際學習機會,你干嘛不去學呢?”
她似乎有點委屈,說:“哪有時間啊……除了工作,我不是每周三晚上還要去練跳舞嗎?何況我男朋友每周末都要去健身,我也要陪他呀。再說了,平時工作都是9點到21點的節(jié)奏,看本書的時間都沒,哪有空學開發(fā)。”
說完,她停頓了一下,接著來了一句:“這份工作我本來就不是很喜歡,就是看中他穩(wěn)定,老板仁義,我才做那么長時間的。”
要不然,姐早走了。
聽完這番墮落論調之后,我的某根神經(jīng)被撥到了,頓時提高了嗓門:“你這叫什么話?!在這五年里,你有給自己設立過目標嗎?天天混日子?要有居危思安的心態(tài),懂不懂?……(老毛病又犯了,一堆大道理猛拍)”
話音剛落,等待了幾秒鐘,電話那頭傳來了她低沉的聲音:“大道理不用你跟我講,我都懂。你只需要告訴我,這個忙你到底是幫,還是不幫?”
我還想試圖說些什么,但很可惜,她沒給我這個機會,電話那頭傳來了掛斷后的 “嘟...嘟...” 聲。
就在那一刻,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下面這種圖。
1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去年曾在網(wǎng)上鬧得沸沸揚揚的 ”高速路收費站36歲女員工被裁“ 事件。
簡單說,就是在某高速公路收費口的一個36歲女員工,在聽到被裁員消息之后大哭,然后說:“我的青春都獻給收費站了,要我現(xiàn)在學別的,我也學不會了。“
很明顯,這個是真話,實話,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當時,我有留意過互聯(lián)網(wǎng)上對這事件的評論。有的人批評她不上進,沒有危機意識,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優(yōu)勝劣汰,被淘汰活該。也有人覺得站著說話腰都不疼,對這種重復性工作而言,抱著自己的小飯碗,希望能到退休有什么錯?
好了,我們不去對這件事情評頭論足,我只想拿她跟上面這位小姐姐做個對比,你有發(fā)現(xiàn)她們之間的區(qū)別嗎?
在我看來,高速女員工的遭遇讓我感到同情,但那位測試小姐姐的處境我卻一點都不覺得惋惜,甚至還有些幸災樂禍。
為什么這么說?先來說說高速女員工。
走過高速的小伙伴應該知道,一位高速公路的收費員,面對車流不斷,只需要不停的收錢、找錢,微笑,即使遇到刁難、調戲、罵臟話的司機,也要禮貌應對。
說白了,這種工作性質等同于一臺機器。不僅沒有技術含量,只要會喘氣,就能做,而且從效率與失誤率上來看,人還不如機器。再加上,隨著國家在ETC推行上的加快,以及省與省之間的 “無障礙” 打通,全面替代人工收費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在我看來,這種操作員一類的工作,從上班到下班通常都是十幾個小時,三班倒,時時有監(jiān)控監(jiān)察,你要是看手機超過一定時間都會被扣錢,而且一天的時間在轟隆隆的噪聲里面度過,等到中午飯的時候,能聽清人的聲音就不錯了。
還學習?還進步?除非辭職換工作,否則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再說句不好聽的,那些愿意去做這種工作的都是什么人?你有見過清華、北大,或者是211、985畢業(yè)的小鮮肉去干這個的嗎?是不是多數(shù)都是高速口周邊農村里的大嬸大娘們?
我說這幾句話,并不是為了貶低這份工作,而是想說:“對一名高速公路收費員來說,無論是主觀認知,還是客觀環(huán)境,基本都不可能給自己設立什么目標,或是未雨綢繆,更不要談什么學習意愿和氛圍了。”
如果非要給她按上一個目標,那就是十年、二十年的保住這份穩(wěn)定的收入,養(yǎng)家全小,僅此而已。
如果哪天被裁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因為她從踏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是死是活都交給老天爺了。
說完高速女員工,再來說說測試小姐姐。
20年前,在我剛踏入社會的那個年代,別說什么互聯(lián)網(wǎng)了,如果別人發(fā)現(xiàn)你家有臺Win95的電腦,那肯定被人貼上 “大款” 的標簽。
20年后,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已經(jīng)進入下半場,領域也好,崗位也罷,都在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再加上大部分的基礎服務逐漸被云服務取代,整個技術領域正在淘汰那些能力不足,且學習意愿不強的人。
用我一個朋友的話來說,現(xiàn)在企業(yè)的組織架構層級越來越扁平,團隊的組織也更偏向跨職能混搭和協(xié)作。除了重視技術型人才之外,對 “學習意愿強“、”可塑性高”、“抗壓性高” 及 “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佳” 的高潛型人才也同樣重視。
在我身邊有不少小伙伴,雖然經(jīng)常加班,而且工作內容也跟擰螺絲差不多少,但還是會在工作之余擠出時間來關注行業(yè)動態(tài),學習新技術。即使壓力再大,也會強迫自己不斷學習,無時無刻都在提防被淘汰的風險。
但每家公司都會有一些老油條,不僅喜歡倚老賣老,而且多數(shù)長期遠離一線業(yè)務,習慣于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的單調節(jié)奏。
一般來說,只要當老大的腦子沒被驢踢,只要時機成熟,這些老油條都會被優(yōu)先干掉。
好了,說了那么多,侃了那么久,我想表達什么意思?
在我看來,高速收費女員工被裁,找不到工作,那是因為自我認知、工作性質和環(huán)境、出身階層所導致的,我作為一個外行人,表示同情。
而測試小姐姐被裁,找不到工作,那是因為沒有目標、抗拒學習、不愿意擁抱變化與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所導致的。
說白了,就是因為懶。
既然置身于強調變化與終生學習的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機會送上門(之前轉開發(fā)的機會),都不愿意改變,非把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搞得跟流浪似的,混到哪里,算哪里。
不淘汰你,淘汰誰?
只有等到刀架脖子的時候,才想到后悔,才想到臨時抱佛腳,不讓你抱,還怪佛不好?
2
諾貝爾獎獲得者哈伯特·西蒙曾說:“對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
是的,沒有目標的職業(yè)生涯就像在流浪,是死是活都交給老天爺了。
或許有人看到這里內心極度不爽,想說:“你這人的人品真不咋地。人家都沒工作了,你還在那里吹邊鼓,而且你那個測試小姐姐的段子也有些極端了。”
“在現(xiàn)實世界里,會有哪個傻逼愿意流浪嗎?都是生活所迫,都是奸人所害。這叫被逼無奈,明白不?”
的確,你說的有道理。
在《貧困的理由:三種經(jīng)濟學的解釋》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是窮人,還是富人,主要決定于 ‘出身、運氣和努力’ ”。
如果按照這種理論,在這些因素中,顯然最不重要的因素就是努力了。
從沉淀資本的角度來說,無疑出身是最重要的,因為好的出身,意味著你一開始就擁有很多沉淀資本。然后是運氣,如果你天生就自帶每天能踩到狗屎的超能力,那即便你是個白癡,也能在股票市場上賺錢,隨便出手買支彩票,也能中他個500W。
就像我在 #程序員的金融、房產與第二戰(zhàn)場# 中寫的那樣,大多數(shù)程序員的家庭出生都比較窮苦,有不少來自于農村或者貧困山區(qū),他們信奉通過自己的努力,快速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比其他行業(yè)更多的回報。
在技術領域有不少小伙伴,不僅是窮逼出身,而且運氣還不怎么好,但內心還有那么點不服,還對走上人生巔峰抱有幻想,怎么辦?
難道天天在家里嚷嚷:“我的出身不好啊!我的運氣真爛啊!身邊都是一群賤人,誰來救救我啊!!”
有智商的人都能明白,這叫自暴自棄。與其相比,還不如抹一把眼淚,咽一口唾沫,甩開膀子努力干呢。
當然,你也好,我也好,那個測試小姐姐也罷,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但區(qū)別就在于,有的人早早給自己設立了目標,而有的人一直在享受流浪的過程。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沒有目標的努力,沒有計劃的奮斗,都只是作秀。
你不信?下面我來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咱們來看一看差別。
前幾天,我的讀者群里有幾位小伙伴在討論學歷的問題,這讓我想起了十幾年前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件事。
當時,我所在的公司正處于業(yè)務發(fā)展階段,急需用人,為了避免與一些頭部企業(yè)在人才招聘上產生正面沖突,所以我們臨時性的把最低學歷門檻從 “???rdquo; 降到了 “高中”。
通過幾周的招聘,我們一共招到了8名Java工程師,其中有兩位小伙伴是高中學歷。
一個叫小張,一個叫小李,小張是安徽農村的,小李是甘肅山區(qū)的,一個學的是辦公自動化,一個學的是機械設計,都是通過培訓機構才走上研發(fā)這條路的。在來我們公司之前,倆人都有過兩年左右的Java開發(fā)經(jīng)驗。
坦率說,單從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他倆都不分伯仲,什么加班,什么通宵,什么分配任務,不僅態(tài)度積極,而且抗壓能力很強。
在工作之余,我常調侃他們:“你們倆怎么會去學之前的專業(yè)呢?這種狀態(tài),天生就是來干碼農的料啊。”
就這樣,在歡笑聲中,在相互的鼓勵和調侃之中,我們一起度過了將近三年的美好時光。
2007年初,我離開現(xiàn)有公司,去了杭州。
2007年底,小張離開現(xiàn)有公司,去了某大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2007年底,小李被現(xiàn)有公司裁員,又正巧遇到金融危機,一時之間找不到工作。
看到這,或許有人產生疑問:“這結局沒猜到啊,出了什么狀況?”
起初我和你一樣,后來通過和他們倆的溝通才明白,小李之所以在被裁之后找不到工作,主要是學歷上出了問題。
奇怪了,小張和小李都是高中學歷,為什么只有小李出了問題?
在當初決定給他倆發(fā)Offer之前,我的技術老大多留了個心眼,讓我給他們倆分別打過一次電話,算是做最后一次入職確認。
在電話聊天的過程中,我能夠明顯感覺到小張和小李在對自己職業(yè)發(fā)展的目標設立上,有著完全不同的認識和想法,只不過當時我們急著用人,我既沒有留意,也沒有跟老大匯報。
小張,不僅對自己的高中學歷非常在意,而且目標也非常明確。他告訴我,他計劃在入職之后,先利用三年的時間讀完??疲缓笤儆脙赡甑饺甑臅r間讀完本科。雖然這么做會很辛苦,但他堅信,想要將來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進入大公司,接觸大平臺是很重要的。
想要進入大公司,學歷雖然不是核心競爭力,但卻是重要屬性,再苦,再累,也要攻克,誰讓自己小的時候沒好好讀書呢。
入職前,他是這么說的,入職后,他也是這么做的。
根據(jù)他的敘述,他去的這家公司,學歷要求是本科,但他當時應該是本科在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要了他了,我猜應該是破例,也算一種運氣吧。
你們瞧,第一目標拿到本科學歷,第二目標是去大公司發(fā)展,清晰,明確,有效。
小李,雖然對自己的高中學歷也比較在意,但他相信 “只要技術好,學歷無所謂”。入職之后,除了工作之外,不是打游戲,就是追熱劇。每次談到與目標相關的話題,總是那一句:“我沒想好呀,再看看吧。”
簡單說,小李在本職工作上的確非常努力,但他似乎并不關心未來,也不太關心領域內的變化和趨勢,更沒有居安思危的心態(tài)。在面對一些超出自己認知范圍的東西,總顯得有些抗拒,甚至還有些排斥。
入職前,他沒想明白的目標,入職后,他也就更想不明白了。
好了,故事講完了,你看到區(qū)別了嗎?
小張和小李,雖然出身相同,經(jīng)歷相似,起點也雷同,甚至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也差不多,但三年后的結局卻不太相同。
不可否認,與小李相比,小張之所以能夠進入大公司,這里面有很強的運氣色彩,但這也與目標設立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是分不開的。
就像我常和小伙伴們說的:“即使目標不明確,也要有一個目標。在前進的過程中,根據(jù)客觀環(huán)境邊走邊調整就是了。”
什么?你對學歷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看下 #既然技術拼的是能力和經(jīng)驗,那是不是初中畢業(yè)即可?# 吧,這里就不進一步敘述了。
3
看到這,可能有人會說:“大道理說了一堆,你自己做到了嗎?”
不,我不僅做得不好,而且大腦還經(jīng)常斷路,導致我做出一些傻事。但還好我活得夠久,也善于觀察,從中午悟出一些自己的心得。
下面我就基于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沉淀,來談一談設定職業(yè)發(fā)展目標時,需要注意哪幾點?
▌第一,自己哪里強哪里弱,心里是不是有點逼數(shù)
我曾在 #三年了,我才徹底想明白寫公眾號的真實原因# 中說過,對大部分人來說,當你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時,你就會比別人干得出色,也就會更容易成功。但反過來,你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時,其他的事情自然就會逐漸被荒廢。
在這里,我想補充一個前提。
當你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一件事情上的時候,你從中所獲得增長的那一項能力,應該是你的強項。
這句話怎么理解?
在職業(yè)生涯的初期,我渾身寫滿了 “不服”,誰要是說我哪里不行,我非跟你較真到底。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的下降,我開始慢慢明白,沒有人是全能的,總有擅長的和不擅長的。
對那些擅長的事,你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因為這樣做會給你帶來正向激勵,讓你情不自禁地在這些事情上花時間,不知不覺地在其中投入很多時間,不厭其煩的去做,而它也能給你持續(xù)帶來滿足感,時間久了,你自然做的比其他人都要好,而對那些不擅長的事,就不要抬杠,可以依靠向別人學習、請教,從而彌補自己的劣勢能力,至少達到基本的合格水平。
以我為例,我的演講能力不錯,那我就多參加技術大會,多練,多看,多學習。這樣做,在編程和新技術的理解上,我肯定會逐漸落后于一線的年輕程序員,但我可以通過參加CodeReview、方案評審及自我學習(比如極客時間)來讓自己充電,至少做到不落伍。
另外,通過寫讀書筆記的方式,也能夠幫我沉淀學習成果。
因此,在明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的時候,必須敢于正視自己的弱點,與其花時間去彌補短板,還不如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放大你的強項。
這種投資,更劃算。
▌第二,不要把自己的欲望設為目標,而應該把賺錢的能力設定為目標
相信你的身邊一定有那些看到朋友買了車,不考慮自己家庭實際情況,貸款也要買上一輛的人。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把 “能買上一輛車(即使是貸款)” 設定為自己的目標。
現(xiàn)在想想,這種把超過自己能力的欲望制定成目標的做法是很危險的,如果控制不好,輕則影響心態(tài),重則走向極端。
現(xiàn)在,我會把 “提升自己賺錢的能力” 設定為目標。因為能力提升了,收入提高了,我們的一些欲望自然會得到滿足。比如我們月收入到達多少,然后我們就可以去做什么事情?;蛘哒f,我們想要出去旅游,我們可以先存夠旅游的錢等等。
▌第三,“光環(huán)” 不是你的目標,過程中的收獲才是
就像上面提到的小張那樣,的確會有不少小伙伴把去大廠工作設定為自己的目標。
畢竟大廠的薪酬普遍較高,同時還能附有大廠光環(huán),即使以后跳槽薪酬也是水漲船高,有人去大廠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同時亦有人去大廠工作一段時間萌生跳槽想法,大廠薪酬雖高,同時也要付出相應的經(jīng)歷,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但能否順利進入一家公司,除了需要經(jīng)歷、學時、背景與發(fā)展階段有關,多多少少都會跟運氣有一些關系。
比如,你去面試的時候,正巧那個面試官剛剛失戀,而你的長相卻又跟搶走他女朋友的那個渣男有幾分相似……結果,被斃了。
比如,你去面試的前一夜,這個崗位正巧被一個內推沖掉了,所以你的這場面試表面上風風火火,其實只是走個過場……你在家等死,都不可能等來那張Offer。
……
所以,我不建議把進入某家大廠設定為自己的職業(yè)目標,而應該把 ”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并達到大廠的錄取條件“ 設為目標。
說白了,即使運氣不好進不去,也不怕沒人要。
什么?你不知道大廠的用人標準?網(wǎng)上很多,可以去搜搜。
搜不到?那就找一些大廠的朋友問問,別說找不到。
-------------
好了,文章寫到這里也該結束了,實在話說的太多,最后在寫幾句雞湯。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對客觀的認識與評價。對很多人來說,也不一定非要選擇拼搏,非要給自己設立什么目標,天天逼著自己向前沖。
因為不同的選擇,會給予你不同的生活路徑。
比如你選擇了安逸,那就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精彩充實。比如你選擇了驚濤駭浪,就無須向往歲月靜好。
在我看來,只要你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并為之持續(xù)努力,每個人都會是自己的人生贏家。
想清楚,才能做得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