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司養(yǎng)活了你,還是你養(yǎng)活了公司?
前幾天一個多年的朋友和我聊天,說他被公司裁員了,我聽了非常吃驚。
我這個朋友之前在一家著名的外企公司已經工作10年以上了,級別也還不錯,算是中高層了。
前幾年創(chuàng)業(yè)最火爆的時候,我和其他人想拉這位朋友出來一起干,怎么誘惑、怎么畫大餅他都不動心,他說估計會在這家公司干到退休了。
沒想到天不遂人愿,今年這場不可預料的疫情,對朋友公司業(yè)務影響很大,公司裁員,然后就裁到我朋友的頭上了,哎。
被裁員之后,朋友又氣憤又無奈,言語中透露出:
“我在公司干了這么多年,對公司這么忠誠,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公司,現(xiàn)在沒想到公司這么絕情。”
“以后再找到和現(xiàn)在職位、薪水差不多的工作,就沒那么容易了。”
和朋友聊完之后,說實話我心情挺沉重,想想他、再想想自己……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其實很多人都會面臨這個問題:
到底是公司養(yǎng)活了我,還是我養(yǎng)活了公司?
1. 很難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
在我父母那一代,一個上班的職工,往往可以在一家單位干到退休,名副其實的“鐵飯碗”。甚至更早之前的年代,職工的子女還可以接父母的班,在一個廠子里,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干下去。
現(xiàn)在時代變了,這種終身雇傭制的公司單位,已經越來越少了。
更別說在國內,很多中小公司的平均壽命只有 2、3 年,因此就算你再怎么忠心,也很難在一家公司干到退休。
2. 公司和員工并不是家和家人的關系
你入職一家新公司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聽到類似這樣的歡迎語“歡迎加入大家庭”。
請問,如果是家庭,你見過哪個家長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我對你不滿,我們家不想要你了,你去其他家庭看看吧”
這就像在職場中存在的兩大謊言:
老板說,你好好干,我將來一定不會虧待你。但是,大部分老板賺了錢以后,不會先想到給員工分錢。
員工說,我一定好好干,以公司為家。但是,遇到有收入更高的工作,大部分人會選擇跳槽。
“公司和員工是家和家人的關系”,以后再有人給你灌這種雞湯,你要當心了,分辨一下是不是毒雞湯。
市面上大部分公司和員工只是雇傭關系,公司通過發(fā)工資的方式購買了員工的時間、勞動力。
3. 到底誰養(yǎng)活了誰?
鋪墊完前面兩點之后,說下公司和員工到底誰養(yǎng)活了誰。
之前的文章說過,我在手游公司干過,當時公司里有多個游戲團隊,可以把這些團隊分為兩類:
A類團隊:游戲能產生收入,收入大于成本,簡單說就是賺錢的游戲團隊。
B類團隊:游戲收入小于成本,甚至收入是零,很明顯這是不賺錢的團隊。
當時A、B兩類團隊的日子過得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A類團隊獎金多、團建多、加薪多,是老板眼中的大紅人。誰讓人家是現(xiàn)金牛呢,一個月大幾百萬、上千萬的收入擺在那兒呢。
B類團隊就慘多了,如果收入長時間沒有起色,等老板失去了耐心,可能面臨的就是游戲項目叫停、團隊成員分配到其他團隊,甚至是團隊解散裁員。
對A類團隊來說,是團隊養(yǎng)活了公司;對B類團隊來說,是公司養(yǎng)活了團隊,甚至可以說A類團隊養(yǎng)活了B類團隊。
這里插一句,我以前和讀者們說過,不要盲目的去大廠,爭取去做核心業(yè)務、賺錢的團隊。同一個公司,不同的團隊,有時候真是差距很大。
團隊如此,個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創(chuàng)造的價值抵不上你的工資和其他成本,就是公司在養(yǎng)活你。
如果其他人能和你創(chuàng)造相同的價值,但是他的成本比你低,也是公司在養(yǎng)活你。
通俗的說,如果你離職后找不到比現(xiàn)在收入高的職位,或者低工資的年輕人快把你的飯碗搶了,那就說明公司在養(yǎng)活你,公司處于主動,你被動。
反過來,如果你很難被人取代,或者你創(chuàng)造的價值遠大于公司給你開的工資,就是你養(yǎng)活了公司。
4. 雙贏才是最好
很多老板腦子中都認為是自己養(yǎng)活了員工,員工們要珍惜這份工作,好好干活,多為公司奉獻,不要總想著漲工資,996 是福報。
前面說了,老板給員工發(fā)工資,工資購買了員工的時間、體力、智慧,雙方是雇傭關系,是一種交易。而且,也沒有絕對的誰養(yǎng)活誰。
公司本應該是一個平臺,一個讓大家聚集在一起,通過彼此協(xié)作產生更多價值的平臺。
拿互聯(lián)網 App 來說,假設你是一個技術很厲害的全棧程序員,你能自己開發(fā)出一款日活一萬的 App。如果這時候你能找到一個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一個優(yōu)秀的運營,你們三個齊心協(xié)力,這款 App 日活可能會達到十萬。
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去做,大家聚在一起應該產生 1+1>2 的效果。
在互聯(lián)網公司,要做出一個好產品,往往需要開發(fā)、測試、UI、DBA、運維、產品經理、運營、市場等等各種專業(yè)人員一起分工配合。
所以,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公司和員工雙贏:
大家在公司這個平臺上,通過多人配合,每個人都能掙到比自己單打獨斗多的收入;自然而然的,公司也獲得了更高的利潤。
5. 不要成為被公司養(yǎng)活的員工
- 馬蜂窩2月降薪50%;
- 哈羅出行裁員不賠償;
- 隨手記全員降薪30%,裁員20%;
- 蛋殼裁員,自如裁員;
- 宜信裁員降薪;
- 愛奇藝裁員;
- 阿里飛豬裁員;
- 順豐裁員;
- 獵豹移動裁員;
- 美菜裁員;
- 同盾裁員;
以上是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的裁員降薪的互聯(lián)網公司名單,你是不是感嘆怎么這么多公司?真相是,為了省篇幅,我只粘貼了四分之一。
說實話,四猿外我工作十幾年以來,還沒遇到過這么大范圍、這么持久的裁員潮。最讓人心里沒底的是,完全說不好這股裁員風,會吹到什么時候。
我們公司最近一年也裁員(有補償?shù)牟脝T),據(jù)我觀察,被裁員工有兩種表現(xiàn):
- 無所謂——突然拿到一筆補償,正好去旅個游,回來再找份工作,順便漲個薪。有人更夸張,知道自己被裁了,就好像是喜從天降,恨不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 世界末日——知道自己被裁之后,真是男默女淚。被裁幾個月之后,也沒找到新工作。
不用說,顯然第二類是公司養(yǎng)活的員工。
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以前總以為裁員離自己很遙遠,以前我們還年輕,以前是互聯(lián)網紅利期,機會多、公司多、崗位多。
現(xiàn)在不一樣了,無論是否年輕,希望大家都不要成為被公司養(yǎng)活的員工,這里隨便給大家說幾點:
- 給自己留點時間。假如我現(xiàn)在是 965,一周工作 40 小時,月薪 20k。如果有一份新工作是 996,一周工作 60 小時,能漲薪到 25k。我肯定不會接受這個 offer,貌似工資高了,但是仔細一算,工作時間增加了 50%,工資漲了 25%,時薪降低了,虧了!而且大部分個人時間都給了工作。
- 用業(yè)余時間搞點副業(yè)。這條和上一條相關,時間這么寶貴,我利用工作之外時間完全可以干點副業(yè),萬一哪天副業(yè)變主業(yè)呢。你看我寫公眾號就是來自于我的業(yè)余時間。當然,很多人的業(yè)余時間都浪費了,浪費給了抖音、王者,這屬于決心、自律和時間管理的話題。
- 別讓工資成為你的全部收入。理財能力很重要,不多說,我是小白,還在學習中。
- 不要在功勞簿上躺尸。不要讓以前的成績,成為你繼續(xù)前進的障礙,要有經常歸零的心態(tài)。有很多人自稱是“前xxx公司總監(jiān)、前xxx公司 CTO”,現(xiàn)在是啥 title?別問,問就是尷尬。好漢不提當年勇,想當年二師兄還是個天蓬元帥呢。
- 不要當職場老油條。工資高,干活慢,又不服管,讓別人干活兒、自己搶功,這類員工是裁員的重點照顧對象。
- 不要拿自己的劣勢和年輕人正面剛。如果你只能和年輕人比體力、比精力、比時間,是不是有點悲哀?
6. 前員工也是公司的資源
這波裁員,很多公司非常沒有人情味,尤其是在補償方面,表現(xiàn)的更是霸道,對不聽話的員工使用各種手段逼人家妥協(xié)。
公司想省錢,能理解,但是好聚好散不是更重要嗎?前員工也是公司的資源。
雇傭關系結束,不代表公司和前員工沒有關系了。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這么發(fā)達,社交媒體影響這么大,前員工能在網上夸公司,也能在網上黑公司。為啥不能維護好這個關系,讓前員工幫公司多傳播點正能量。
再理想一點,既然能給在職員工設立推薦新人入職獎勵,為啥不能給前員工也設立類似的獎勵呢?
以上說的絕對不是 yy,我之前有家公司就有一個離職員工群,群里有原公司老板,平時群里氣氛挺活躍,逢年過節(jié)老板也經常發(fā)紅包。別說幫老板推薦人才了,甚至還有好幾個人又“二進宮”回去上班的。
就寫到這里吧,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能想想是公司養(yǎng)活了你,還是你養(yǎng)活了公司。
最后開個玩笑:
以上說的都不對,公司賺的錢是顧客給的。
是顧客養(yǎng)活了公司和員工
你看海底撈就沒看清這一點,居然敢向顧客漲價!你不知道大家現(xiàn)在都很窮嗎?
沒幾天海底撈又乖乖恢復了原價,估計該打員工的主意了。
工作15年以上的老程序猿,百人技術團隊管理者。
分享工作,生活的干貨,每篇文章都有趣。
歡迎關注作者公眾號,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