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第三方組件-圖片裁剪組件
51CTO和華為官方合作共建的鴻蒙技術(shù)社區(qū)
前言
基于鴻蒙開源系統(tǒng),完成圖像裁剪組件ohos-Image-Cropper的構(gòu)建,實現(xiàn)了和Android-Image-Cropper同樣的功能,代碼已經(jīng)開源到(https://gitee.com/isrc_ohos/android-image-cropper_ohos ),歡迎各位開發(fā)者下載使用并提出寶貴意見~
背景
ohos-Image-Cropper組件是個簡單、靈活、高效的圖片裁剪工具,支持圖片在裁剪前進行裁剪框移動、旋轉(zhuǎn)、翻轉(zhuǎn)(水平、垂直)的操作,并將最終裁剪結(jié)果反饋給用戶。
Sample解析
在Sample中,向用戶提供了三個界面,分別是:初始界面、功能選擇界面、效果展示界面。初始界面包含一個按鈕,點擊可進入功能選擇界面。功能選擇界面可對圖片進行裁剪、旋轉(zhuǎn)、水平翻轉(zhuǎn)、垂直翻轉(zhuǎn)等操作。當用戶選擇圖片裁剪功能時,會跳轉(zhuǎn)到效果展示界面,展示裁剪后的圖片。
1、如何跳轉(zhuǎn)至功能選擇界面?
CropImage是個工具類,可以實現(xiàn)頁面跳轉(zhuǎn)功能。此處可以將下面代碼放入Button按鈕的點擊事件中,執(zhí)行下面代碼可以實現(xiàn)從用戶的初始界面跳轉(zhuǎn)至功能選擇界面。
- CropImage.activity() //初始化CropImage類
- .setContext(this)//設(shè)置上下文
- .setSource(ResourceTable.Media_baochi)//傳入被裁減圖片的ID
- .setBundleName("com.huawei.mytestproject")//傳入包名
- .setAbilityName("com.huawei.mytestproject.MainAbility")//傳入類名
- .setRequset_code(1234)//請求參數(shù)設(shè)置
- .start(super.getAbility(),this);//啟動跳轉(zhuǎn)
關(guān)于上代碼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模擬器運行Sample,被裁減圖片使用在鴻蒙的資源管理器ResourceTable中注冊過的圖片。圖片需放在APP項目資源文件夾resource/base/media下面,ResourceTable會掃描資源文件夾,并為每個資源注冊一個int型的數(shù)值作為資源id。圖1展示了圖片所在位置,圖二展示了圖片在ResourceTable中的注冊。二是:代碼中傳入的包名和類名是用于指定圖片裁剪后返回的Ability(即效果展示界面)。三是:被裁減圖片必須為正方形。
圖1. 被裁減圖片存放位置
圖2. 被裁減圖片在ResourceTable中的注冊
2、如何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
當裁剪完畢時,會根據(jù)用戶提供的包名和類名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來展示裁剪后的圖片。具體使用代碼參照如下:
- //裁剪方法
- private void crop(Intent intentOriginal) {
- ...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 ...
- Operation operation = new Intent.OperationBuilder()
- .withDeviceId("")
- //指定圖片裁剪后返回的Ability包名和類名
- .withBundleName(intentOriginal.getStringParam("bundleName"))
- .withAbilityName(intentOriginal.getStringParam("abilityName"))
- .build();
- intent.setOperation(operation);// 把operation設(shè)置到intent中
- startAbility(intent);//跳轉(zhuǎn)方法
- }
3、如何獲得裁剪圖片?
裁剪后的圖片是位圖格式PixelMap(原因見Library解析),本節(jié)介紹了裁剪后位圖的兩種獲取方法。
方法一
- CropImage.handleImage(int result_code , Component image);
此方法需要傳入一個新創(chuàng)建的Component,用以接收被裁剪后的位圖,用戶后續(xù)可以把Component加入到自己的布局中進行顯示。
其中result_code為結(jié)果參數(shù),通過這個參數(shù)判斷裁剪是否成功。參數(shù)result_code可以從intent中獲得,如下面一行代碼所示:
- int result_code = result.getIntParam("result_code" , 0);
方法二
- PixelMap croppedPixelMap = CropImage.getCroppedPixelMap();
此方法可以返回裁剪后的位圖,用戶可以根據(jù)需要自行處理。
4、 Sample效果
(1)初始界面跳轉(zhuǎn)至功能選擇界面
通過點擊startCrop按鈕進入功能選擇界面,如圖3所示。
圖3 初始界面跳轉(zhuǎn)至功能選擇界面
(2)功能選擇界面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
裁剪成功后,將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如圖4所示。此時startCrop按鈕依然存在,可以繼續(xù)對圖片進行裁剪。
圖4 功能選擇界面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
裁剪取消后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如圖5所示。
圖5 裁剪取消后跳轉(zhuǎn)至效果展示界面
Library解析
Library解析部分重點介紹本組件核心功能的實現(xiàn)原理,包括圖片裁剪、裁剪框移動、圖片旋轉(zhuǎn)、圖片翻轉(zhuǎn)(水平、垂直)四個功能。
1 功能實現(xiàn)
1、圖片裁剪
圖6 圖片裁剪的原理
圖片裁剪的主要原理是解碼和坐標對應,以下通過三個步驟對裁剪的過程進行詳細講解:
(1)如圖6所示,被裁減的圖片①為JPG格式(目前支持JPEG、PNG、GIF、HEIF、WebP和BMP格式),不可以直接用于圖像裁剪、翻轉(zhuǎn)、旋轉(zhuǎn)等操作,因此,采用工具類ImageSource將JPG圖片解碼為對應的位圖②,用戶可以直接對位圖進行上述操作。
- //實例化一個資源選項類
- ImageSource.SourceOptions options = new ImageSource.SourceOptions();
- //選擇解碼jpg圖片
- options.formatHint = "image/jpg";
- //實例化一個解碼選項
- ImageSource.DecodingOptions decodingOptions = new ImageSource.DecodingOptions();
- //設(shè)置解碼后的位圖為可以編輯
- decodingOptions.editable = true;
- //解碼選項可以傳入一個矩形,如果不傳,默認解碼完整的圖片
- //decodingOptions.desiredRegion = new Rect(0 , 0 , 100 , 100);
- try {
- Resource asset = assetManager.openRawFile();
- //圖片資源
- ImageSource source = ImageSource.create(asset, options);
- //返回解碼后的位圖
- return Optional.ofNullable(source.createPixelmap(decodingOptions)).get();
- }...
(2)在位圖②中,用戶拖動裁剪框選擇需要裁剪的位置,此位置確定后按照坐標原理映射到JPG圖片①中,如①中的虛線裁剪框所示。
圖片在裁剪之前,若沒有發(fā)生旋轉(zhuǎn)、翻轉(zhuǎn)等操作,實線裁剪框在位圖中的位置和虛線裁剪框在JPG圖中的位置是一樣的,此時JPG圖片中的裁剪區(qū)域獲取較為簡單。
圖片在裁剪前發(fā)生旋轉(zhuǎn)、翻轉(zhuǎn)等操作時,采用圖7所示的方法獲取JPG圖片中的裁剪區(qū)域。以裁剪前圖片順時針旋轉(zhuǎn)90度為例,將圖片所在坐標系的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的點分別設(shè)置為:0、1、2、3,定義圖片的左上角為A點,左下角為B點,此時A=0、B=3。當圖片順時針旋轉(zhuǎn)90度以后,圖片的A點轉(zhuǎn)到了右上角,B點轉(zhuǎn)到了左上角,此時A=1、B=0。
由此方法可以推算出AB邊的位置,計算出裁剪框在位圖中相對于AB邊的位置,便可確定JPG圖中需要裁剪的區(qū)域,實現(xiàn)坐標映射。
圖7 位圖的AB邊確定
(3)在①中,對虛線裁剪框?qū)膮^(qū)域進行解碼,得到用戶想要的裁剪圖片的位圖③,裁剪功能完成。
- //解碼
- try {
- Resource asset = assetManager.openRawFile();
- ImageSource source = ImageSource.create(asset, options);
- //返回解碼后的位圖
- return Optional.ofNullable(source.createPixelmap(decodingOptions)).ge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return Optional.empty();
- }
2、裁剪框移動
裁剪框移動的原理是:為裁剪框綁定一個單指點擊事件,如果監(jiān)聽到了單指點擊,就獲取當前裁剪框的大小和位置,單擊點移動后,刷新裁剪框的繪制方法,以新的單擊點為中心重新繪制一個裁剪框,記錄新的裁剪框的大小和位置信息,從而實現(xiàn)裁剪框的移動,具體代碼如下,效果如圖8所示。
- //滑動監(jiān)聽
- public void setSlideListener() {
- //初始化滑動監(jiān)聽
- mCropBound.setTouchEventListener(new Component.TouchEventListener() {
- //創(chuàng)建一個RectFloat用來記錄滑動之后的位置
- RectFloat mScrolledClipBoundRect;
- @Override
- public boolean onTouchEvent(Component component, TouchEvent touchEvent) {
- //獲得當前手指點擊位置,此位置為相對于整個屏幕的坐標,屏幕左上角x=0,y=0
- MmiPoint position = touchEvent.getPointerPosition(0);
- float x = position.getX();
- float y = position.getY();
- //獲得當前裁剪框的寬和高
- float width = getCropBoundWidth();
- float height = getCropBoundHeight();
- //獲得當前圖片的位置,圖片所在的上下左右邊的位置
- int left = mBitmapUtils.getPositionLeft();
- int top = mBitmapUtils.getPositionTop();
- int right = mBitmapUtils.getPositionRight();
- int bottom = mBitmapUtils.getPositionBottom();
- //獲得裁剪框位置,裁剪框所在的上下左右邊的位置
- float cropBoundLeft = mCropRect.left;
- float cropBoundTop = mCropRect.top;
- float cropBoundRight = mCropRect.right;
- float cropBoundBottom = mCropRect.bottom;
- //判斷裁剪框的位置,裁剪框不能超過圖片的邊界
- if ((right > (x + width / 2)) &&
- ((x - width / 2) > left) &&
- (bottom > (y + height / 2)) &&
- ((y - height / 2) > top)
- ) {
- //判斷裁剪框的位置,點擊事件必須在裁剪框內(nèi)才可以移動裁剪框
- if((cropBoundRight - width/10 > x) &&
- (x > cropBoundLeft + width/10) &&
- (cropBoundBottom - height/10> y) &&
- (y > cropBoundTop + height/10)){
- //記錄新的裁剪框的位置信息
- mScrolledClipBoundRect = new RectFloat(x - width / 2.0f, y - height / 2.0f, x + width / 2.0f, y + height / 2.0f);
- //更新裁剪框
- updateClipBound(mCropBound, mScrolledClipBoundRect);
- //更新記錄裁剪框位置信息的矩形
- mCropRect = mScrolledClipBoundRect;
- return false;
- }
- }
- return false;
- }
- });
- }
圖8 裁剪框移動
3、圖片旋轉(zhuǎn)
JPG格式的圖片不可以執(zhí)行旋轉(zhuǎn)的操作,此處需要將JPG圖片轉(zhuǎn)換為位圖。左上角水平向右為位圖的X軸正方向,左上角垂直向下為位圖的Y軸正方位圖。位圖繪制完成后進行旋轉(zhuǎn)操作,以圖片本身中心為中心點旋轉(zhuǎn)90度。具體代碼如下,效果如圖9所示。
- private void rotate(Canvas canvas){
- //以圖片中心為旋轉(zhuǎn)中心,旋轉(zhuǎn)90度
- canvas.rotate(90 , mCropWindowHandler.getWindowWidth()/2 ,
- mCropWindowHandler.getWindowWidth()/2);
- }
圖9 圖片旋轉(zhuǎn)
4、圖片翻轉(zhuǎn)
JPG格式的圖片不可以執(zhí)行翻轉(zhuǎn)的操作,此處需要將JPG圖片轉(zhuǎn)換為位圖,后續(xù)對位圖進行操作。
(1)水平翻轉(zhuǎn)
左上角水平向右為位圖的X軸正方向,左上角垂直向下為位圖的Y軸正方向。將位圖先向X軸負方向縮放一倍,其大小沒有變化,但是坐標發(fā)生變化,位圖實現(xiàn)了以Y軸為對稱軸向左翻轉(zhuǎn),最后向X軸正方向(即向右)移動圖片寬度的距離,實現(xiàn)位圖的水平翻轉(zhuǎn)。具體代碼如下,效果如圖10所示。
- //水平翻轉(zhuǎn)方法(Canvas倒序執(zhí)行)
- private void horizontalFilp(Canvas canvas){
- canvas.save();
- //向x軸正方向移動
- canvas.translate(mCropWindowHandler.getWindowWidth() , 0);
- //向x軸負方向縮放一倍
- canvas.scale(-1f , 1f);
- }
圖10 圖片水平翻轉(zhuǎn)
(2)垂直翻轉(zhuǎn)
坐標系的設(shè)置與水平翻轉(zhuǎn)相同。將位圖先向Y軸負方向縮放一倍,其大小沒有變化,但是坐標點發(fā)生變化,位圖實現(xiàn)了以X軸為對稱軸向上翻轉(zhuǎn),然后向Y軸正方向(即向下)移動圖片高度的距離,實現(xiàn)圖片的垂直翻轉(zhuǎn)。具體代碼如下,效果圖如圖11所示。
- //豎直翻轉(zhuǎn)方法(Canvas倒序執(zhí)行)
- private void verticalFilp(Canvas canvas){
- canvas.save();
- //向y軸正方向移動
- canvas.translate(0 , mCropWindowHandler.getWindowWidth());
- //向y軸負方向縮放一倍
- canvas.scale(1f , -1f);
- }
圖11 圖片垂直翻轉(zhuǎn)
2、方法重寫
由于鴻蒙與安卓存在大量的UI構(gòu)建方式差異,因此ohos-Image-Cropper組件只參考了Android-Image-Cropper所實現(xiàn)的功能點,完全重寫了所有的實現(xiàn)方法。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自行比較源碼。
項目貢獻人
趙柏屹 鄭森文 朱偉 陳美汝 張馨心 王佳思
51CTO和華為官方合作共建的鴻蒙技術(shù)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