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大白話說明白K8S的PV/PVC/StorageClass

云計算 云原生
本文主要通過大白話說明白PV、PVC的概念和原理,再說說StorageClass的作用,最后通過實踐加深理解。

先來個一句話總結(jié):PV、PVC是K8S用來做存儲管理的資源對象,它們讓存儲資源的使用變得可控,從而保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StorageClass則是為了減少人工的工作量而去自動化創(chuàng)建PV的組件。所有Pod使用存儲只有一個原則:先規(guī)劃 → 后申請 → 再使用。

一、理論

1、PV概念

PV是對K8S存儲資源的抽象,PV一般由運維人員創(chuàng)建和配置,供容器申請使用。

沒有PV之前,服務(wù)器的磁盤沒有分區(qū)的概念,有了PV之后,相當于通過PV對服務(wù)器的磁盤進行分區(qū)。

2、PVC概念

PVC 是Pod對存儲資源的一個申請,主要包括存儲空間申請、訪問模式等。創(chuàng)建PV后,Pod就可以通過PVC向PV申請磁盤空間了。類似于某個應(yīng)用程序向操作系統(tǒng)的D盤申請1G的使用空間。

PVC 創(chuàng)建成功之后,Pod 就可以以存儲卷(Volume)的方式使用 PVC 的存儲資源了。Pod 在使用 PVC 時必須與PVC在同一個Namespace下。

3、PV / PVC的關(guān)系

PV相當于對磁盤的分區(qū),PVC相當于APP(應(yīng)用程序)向某個分區(qū)申請多少空間。比如說安裝WPS程序時,一般會告知我們安裝它需要多少存儲空間,讓你選擇在某個磁盤下安裝。如果將來某個分區(qū)磁盤滿了,也不會影響別的分區(qū)磁盤的使用。

一旦 PV 與PVC綁定,Pod就可以使用這個 PVC 了。如果在系統(tǒng)中沒有滿足 PVC 要求的 PV,PVC則一直處于 Pending 狀態(tài),直到系統(tǒng)里產(chǎn)生了一個合適的 PV。

4、StorageClass概念

K8S有兩種存儲資源的供應(yīng)模式:靜態(tài)模式和動態(tài)模式,資源供應(yīng)的最終目的就是將適合的PV與PVC綁定:

  • 靜態(tài)模式:管理員預(yù)先創(chuàng)建許多各種各樣的PV,等待PVC申請使用。
  • 動態(tài)模式:管理員無須預(yù)先創(chuàng)建PV,而是通過StorageClass自動完成PV的創(chuàng)建以及與PVC的綁定。

StorageClass就是動態(tài)模式,根據(jù)PVC的需求動態(tài)創(chuàng)建合適的PV資源,從而實現(xiàn)存儲卷的按需創(chuàng)建。

一般某個商業(yè)性的應(yīng)用程序,會用到大量的Pod,如果每個Pod都需要使用存儲資源,那么就需要人工時不時的去創(chuàng)建PV,這也是個麻煩事兒。解決方法就是使用動態(tài)模式:當Pod通過PVC申請存儲資源時,直接通過StorageClass去動態(tài)的創(chuàng)建對應(yīng)大小的PV,然后與PVC綁定,所以基本上PV → PVC是一對一的關(guān)系。

5、Provisioner概念

在創(chuàng)建 PVC 時需要指定 StorageClass,PVC 選擇到對應(yīng)的StorageClass后,與其關(guān)聯(lián)的 Provisioner 組件來動態(tài)創(chuàng)建 PV 資源。

那Provisioner是個啥呢?其實就一個存儲驅(qū)動,類似操作系統(tǒng)里的磁盤驅(qū)動。

StorageClass 資源對象的定義主要包括:名稱、Provisioner、存儲的相關(guān)參數(shù)配置、回收策略。StorageClass一旦被創(chuàng)建,則無法修改,只能刪除重新創(chuàng)建。

PV和PVC的生命周期,包括4個階段:資源供應(yīng)(Provisioning)、資源綁定(Binding)、資源使用(Using)、資源回收(Reclaiming)。首先舊的有資源供應(yīng),說白了就是得有存儲驅(qū)動,然后才能創(chuàng)建、綁定和使用、回收。

6、使用PV / PVC前后對比

6.1、通過描述對比

在沒有使用PV、PVC之前,各個Pod都可以任意的向存儲資源里(比如NFS)寫數(shù)據(jù),隨便一個Pod都可以往磁盤上插一杠子,長期下去磁盤的管理會越來越混亂,然后導(dǎo)致數(shù)據(jù)使用超限,磁盤爆掉,最后導(dǎo)致磁盤上的所有應(yīng)用全部掛掉。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入了PV、PVC的概念,達到限制Pod寫入存儲數(shù)據(jù)大小的目的,從而更好地保障了系統(tǒng)的可用性、穩(wěn)定性。

有了PVC、PV之后,所有Pod使用存儲資源,保持一個原則:先規(guī)劃 → 后申請 → 再使用。

那你肯定有一個疑問,“StorageClass是自動化創(chuàng)建PV,跟原本的無序不可控是一樣的效果啊,都可以隨便占用存儲資源啊”。

其實不然,使用StorageClass只是自動化了創(chuàng)建PV的流程,但依舊執(zhí)行的是一個存儲可控的流程。每個Pod使用多少存儲空間是固定的,Pod沒有辦法超額使用存儲空間,更不會影響到別的應(yīng)用,要出故障也只是某個Pod自己出故障。

6.2、通過圖片對比

沒有使用PV、PVC之前的情況,如下面2張圖:

有了PV、PVC之后的情況,如下圖:

二、實踐

在實踐PV、PVC、StorageClass之前,需要讀者朋友自行安裝NFS服務(wù)器。文中演示的內(nèi)容是通過yaml編排自動到NFS服務(wù)器起上創(chuàng)建PV。

1、Pod使用PV、PVC掛載存儲卷

1.1、編排PV、PVC、Pod掛載PVC

文中演示的是:Pod的某個目錄掛載到NFS的某個目錄下。使用了nginx鏡像,將html文件寫在PV所在的NFS服務(wù)器上,最終可以看到利用PV / PVC 成功掛載上去了。

yaml文件如下:

# PV編排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
metadata:
  name: nfs-pv1
  namespace: dev1
  labels:
    pv: nfs-pv1
spec:
  capacity:
    storage: 1Gi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 Recycle 刪除PVC會同步刪除PV | Retain 刪除PVC不會同步刪除PV
  persistentVolumeReclaimPolicy: Recycle
  nfs:
    path: /data/nfstest/share/pv1
    server: 10.20.1.20
    readOnly: false
---
# PVC 編排,通過selector查找PV,K8S里的資源查找都是通過selector查找label標簽
apiVersion: v1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metadata:
  name: nfs-pvc1
  namespace: dev1
  labels:
    pv: nfs-pvc1
spec: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00Mi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selector:
    matchLabels:
      pv: nfs-pv1
---
# Pod掛載PVC,這里為了測試,直接通過node節(jié)點的hostPort暴露服務(wù)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webapp
  namespace: dev1
  labels:
    app: web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app
      image: ngin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hostPort: 8081
      volumeMounts:
        - name: workdir
          mountPath: /usr/share/nginx/html
  volumes:
    - name: workdir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nfs-pvc1

執(zhí)行kubectl命令,查看實踐效果如下:

然后查看pod的情況,發(fā)現(xiàn)pod一直處于創(chuàng)建中,如下:

于是查看pod的情況kubectl describe pod webapp -n dev1,發(fā)現(xiàn)如下異常信息:

是因為沒有在NFS上創(chuàng)建此文件夾。到NFS創(chuàng)建此文件夾之后,重啟Pod,一切正常了,然后找到Pod所在Node節(jié)點。通過http://nodeip:port訪問,可以看到成功的界面:

[root@k8s-master pv-pvc-storageclass]# kubectl get pods -n dev1 -owide  | grep webapp
webapp                                                 1/1     Running            0          4m17s   10.21.69.214   k8s-worker-3   <none>           <none>

圖片

此時因為nginx下還沒有html頁面,所以看不到內(nèi)容。此時到NFS服務(wù)器對應(yīng)的目錄/data/nfstest/share/pv1下增加index.html頁面,然后刷新頁面即可,界面如下:

也可以通過進入到Pod內(nèi)部,查看驗證是夠掛載成功。

執(zhí)行進入Pod的命令kubectl exec -it webapp -n dev1 -- /bin/sh,可以看到如下頁面:

2、Pod使用StorageClass自動掛載存儲卷

2.1、安裝 Provisioner

文中選擇通過helm的方式安裝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這種方式相對簡單。安裝文檔、安裝過程見下文:

  • 安裝文檔

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concepts/storage/storage-classes/#nfs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sigs/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 安裝過程

通過以下3個步驟完成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的安裝。

  1. 安裝helm,本文以mac為例
brew install heml
  1. 安裝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執(zhí)行以下2個命令:
$ helm repo add 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https://kubernetes-sigs.github.io/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 helm install 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n kube-system \
    --set image.repository=dyrnq/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
    --set nfs.server=10.20.1.20 \
    --set nfs.path=/data/nfstest/nfs-storage

這里注意幾個參數(shù):

image.repository:修改了鏡像的地址,默認用的國外鏡像很有可能拉不下來

nfs.server:你的NFS服務(wù)器地址

nfs.path:存儲目錄

  1. 查看helm安裝的結(jié)果:

執(zhí)行命令:helm list -A,查看helm安裝結(jié)果:

查看是否創(chuàng)建了對應(yīng)的pod,如果沒有修改鏡像地址會一直拉取失敗,如下圖:

修改鏡像地址后成功啟動Pod,如下圖:

2.2、使用StorageClass

文中演示的是:Pod利用StorageClass自動創(chuàng)建PV,同時在對應(yīng)的存儲目錄上創(chuàng)建了文件,寫入了數(shù)據(jù)。

yaml文件如下:

apiVersion: storage.k8s.io/v1
kind: StorageClass
metadata:
  name: nfs-storage-1
provisioner: cluster.local/nfs-subdir-external-provisioner
parameters:
  # 設(shè)置為"false"時刪除PVC不會保留數(shù)據(jù),"true"則保留數(shù)據(jù)
  archiveOnDelete: "false"
mountOptions:
  # 指定NFS版本,這個需要根據(jù)NFS Server版本號設(shè)置
  - nfsvers=4
---
# 創(chuàng)建PVC
kind: PersistentVolumeClaim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nfs-storage-pvc-1
  namespace: dev1
spec:
  storageClassName: nfs-storage-1    #需要與上面創(chuàng)建的storageclass的名稱一致
  accessModes:
    - ReadWriteOnce
  resources:
    requests:
      storage: 10Mi
---
kind: Pod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nfs-storage-pod-1
  namespace: dev1
spec:
  containers:
    - name: nfs-storage-pod-1
      image: busybox
      command:
        - "/bin/sh"
      args:
        - "-c"
        - "touch /mnt/teststorage && echo 111 > /mnt/teststorage && exit 0 || exit 1"  ## 創(chuàng)建一個名稱為"SUCCESS"的文件
      volumeMounts:
        - name: nfs-pvc
          mountPath: "/mnt"
  restartPolicy: "Never"
  volumes:
    - name: nfs-pvc
      persistentVolumeClaim:
        claimName: nfs-storage-pvc-1

執(zhí)行kubectl命令后,可以看到如下效果:

可以看到如我們預(yù)料的那樣,通過storageClass自動創(chuàng)建了PV,同時在NFS對應(yīng)的存儲目錄上創(chuàng)建了文件,寫入了數(shù)據(jù)。

至此,我們實踐過程全部結(jié)束。

三、總結(jié)

本文主要講解了PV、PVC、StorageClass的理論和實戰(zhàn)。

一句話總結(jié):PV、PVC是K8S用來做存儲管理的資源對象,它們讓存儲資源的使用變得可控,從而保障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StorageClass則是為了減少人工的工作量而去自動化創(chuàng)建PV的組件。所有Pod使用存儲只有一個原則:先規(guī)劃 → 后申請 → 再使用。

責任編輯:華軒 來源: 不焦躁的程序員
相關(guān)推薦

2023-09-13 09:02:22

PVPVC存儲

2020-02-04 15:00:25

大白話認識JVM

2023-09-18 15:49:40

Ingress云原生Kubernetes

2023-12-26 18:22:05

RocketMQ延遲消息

2020-12-04 06:40:46

Zookeeper選舉機制

2020-02-20 11:32:09

Kafka概念問題

2021-05-07 14:03:36

大數(shù)據(jù)存儲接口CSI

2024-12-09 08:18:33

2019-05-17 08:27:23

SQL注入漏洞攻擊

2021-03-01 18:38:32

Mock測試軟件

2021-07-28 10:10:57

K8SMount PVCPod

2024-04-24 12:41:10

Rust安全性內(nèi)存

2019-08-14 09:13:38

中臺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wù)

2021-02-18 09:06:39

數(shù)據(jù)訪問者模式

2021-01-27 13:50:17

AI 數(shù)據(jù)機器學習

2018-11-19 08:34:22

Hadoop架構(gòu)HDFS

2022-04-22 13:32:01

K8s容器引擎架構(gòu)

2023-11-06 07:16:22

WasmK8s模塊

2025-01-03 09:07:51

2020-09-08 06:30:59

微服務(wù)代碼模塊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shù)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