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APNIC首席科學家:IPv6已不再重要

安全 應用安全
IPv6曾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但至今未能取代IPv4并逐漸淡出了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亞太網絡信息中心(APNIC)首席科學家Geoff Huston指出,IPv6推廣進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絡”本身的重要性在未來的互聯網架構中正逐漸減弱。

IPv6曾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技術,但至今未能取代IPv4并逐漸淡出了媒體和公眾的視野。亞太網絡信息中心(APNIC)首席科學家Geoff Huston指出,IPv6推廣進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網絡”本身的重要性在未來的互聯網架構中正逐漸減弱。

Huston認為,從技術角度來看,IPv6發(fā)展停滯并不是技術本身的失敗,而是因為互聯網架構和服務交付模式的演變已經超越了其原本設計的范疇。

IPv6的推廣為何未達預期?

在IPv6誕生的早期,專家們認為,隨著IPv4地址需求的激增,IPv6將自然而然地得到廣泛應用。業(yè)內專家甚至假設,各種應用、主機和網絡會同時支持IPv6與IPv4,然后逐漸淘汰后者。

如今,雖然全球IPv6的支持率已達到40%,但這主要是來自中國和印度等IPv4地址數量短缺國家的推動,這種局部成功并不能掩蓋IPv6全球范圍內的普遍挑戰(zhàn)。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并沒有完全轉向IPv6,而是采取了雙棧(dual-stack)技術,即同時支持IPv4和IPv6的策略。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緩解IP地址不足的短期問題,但也導致了IPv4的持續(xù)依賴,從而減緩了IPv6的全面推廣。

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尤其是智能手機如iPhone的普及,網絡運營商的優(yōu)先任務轉變?yōu)閼獙ぴ龅挠脩粜枨??!拔覀円磳W⒂跀U大網絡容量,要么去推動IPv6的部署,”Huston回顧道。運營商選擇了前者,導致早期的移動網絡依賴于IPv4,并通過網絡地址轉換(NAT)來連接更多設備,而無需為每個設備分配唯一的IP地址。

NAT的出現及應用層加密技術如TLS的發(fā)展,使得IPv4網絡仍然具有足夠的生命力。由于許多內容提供商未廣泛采用IPv6,網絡運營商也就沒有動力去大規(guī)模推行。

IPv6的最大對手:CDN

Huston指出,IPv6的開發(fā)初衷是為了應對IP地址枯竭的擔憂,但是,IPv6的推出并沒有帶來所謂的“革命性”變化。Huston直言:“IPv6并沒有提供IPv4所沒有的新功能,它并沒有在IP的操作層面帶來顯著的變化,它只是在IP地址上做了擴展?!?換句話說,IPv6更像是對IPv4的演進,而非全新設計的顛覆性技術。

Huston進一步指出,內容分發(fā)網絡(CDN)的興起可能是IPv6推廣遲緩的原因之一。CDN的運行依賴于域名系統(DNS),而不是IP地址。他強調:“從這個角度看,IPv4或IPv6并不是服務和用戶的關鍵資源,‘名稱’(即域名)才是CDN網絡的貨幣?!?因此,IPv6并非大量用戶服務交付環(huán)境中的關鍵技術。

網絡本身正被邊緣化?

Huston提出,網絡在未來的角色也正從互聯網核心功能轉向“簡單的傳輸介質”,應用程序和服務逐漸接管了傳統由網絡層完成的許多任務,降低了對特定IP版本的依賴。隨著內容分發(fā)框架的發(fā)展和計算資源的豐富,未來,網絡的角色可能會進一步邊緣化?!拔覀円呀浿鸩綄⒑诵墓δ軓木W絡中剝離出來,用一種廉價且快速的通用數據傳輸媒介來取代網絡,最終讓網絡變成了‘啞管道’?!?/p>

他甚至質疑,我們是否需要重新定義互聯網,是否應視其為一組共享命名空間的服務集合,而不再是使用共同協議傳輸的網絡。

責任編輯:華軒 來源: GoUpSec
相關推薦

2021-05-31 08:13:39

亞馬遜職場面試

2017-08-04 15:53:10

大數據真?zhèn)螖祿茖W家

2012-12-06 15:36:55

CIO

2017-06-29 15:53:43

5Gsdnnfv

2010-04-07 14:12:04

IPv6遷移Blue Coat

2009-03-27 09:09:03

GoogleAndroid移動OS

2011-03-18 09:31:40

IPv4IPv6亞太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開

2019-02-22 08:32:21

IPv6互聯網IPv4

2017-03-22 20:18:04

百度人工智能吳恩達

2020-04-03 18:27:21

戴爾

2013-03-08 09:57:59

2015-10-15 14:13:56

博弈論數據科學家

2012-12-26 10:51:20

數據科學家

2022-11-03 14:13:24

騰訊科學家

2018-12-24 08:37:44

數據科學家數據模型

2022-07-15 09:00:00

SQL數據庫據科學家

2019-10-18 15:07:14

數據科學職業(yè)生涯萬努克

2022-08-24 10:57:38

深度學習人工智能

2020-05-14 15:46:38

數字認證

2018-02-28 15:03:03

數據科學家數據分析職業(yè)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