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被Cursor多次拒絕,OpenAI怒買Windsurf,很不劃算!多少有點慌不擇食

原創(chuàng) 精選
人工智能
最近一個爭議比較大的新聞,要屬“OpenAI收購Cursor不成,反過來要收購AI編程初創(chuàng)里的老二Windsurf”。30億美元,特別是對于一家僅僅成立2年,且目前品牌運營時間僅約5個月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體面和夢寐以求的退出額度。

編輯 | 云昭

出品 | 51CTO技術(shù)棧(微信號:blog51cto)

經(jīng)歷了OpenAI的o3和谷歌的Gemini 2.5 Flash發(fā)布之后,AI圈的注意力再一次給到了編程賽道。

最近一個爭議比較大的新聞,要屬“OpenAI收購Cursor不成,反過來要收購AI編程初創(chuàng)里的老二Windsurf”。30億美元,特別是對于一家僅僅成立2年,且目前品牌運營時間僅約5個月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體面和夢寐以求的退出額度。

很多人更多把此事當成個新聞看,但其實這事情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整體上看,其實并不太看好OpenAI這次的收購。

1.Windsurf前景未明

先來看下Windsurf這家公司。

這家公司的前身是Codeium,這款產(chǎn)品致力于“vibe code”,激發(fā)代碼活力,初始團隊由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組成,投資人包括Founders Fund、General Catalyst、Greenoaks 和 Kleiner Perkins。據(jù)TechCrunch 今年2月的報道,Windsurf 正在進行一輪融資,估值已經(jīng)達到了 28.5 億美元。

去年年底,這家公司的用戶體量已超過了百萬級。公司首頁上,YC總裁 Garry Tan的好評十分醒目:工程師使用Windsurf,就像他們綁上了火箭助推器一樣!

據(jù)說該公司擁有超過一百萬用戶。不過這對于Cursor而言,光月活就達到了百萬。下面是Windsurf的界面,可以看出跟大多數(shù)AI編程產(chǎn)品大同小異。功能上也無非這三種:

  • 自動補全。當你輸入代碼時,AI會提示整行或函數(shù)的其余部分,你通??梢酝ㄟ^單次按鍵接受。
  • 側(cè)邊欄問答。代碼窗口本身會有一個集成的側(cè)邊欄,你可以要求模型修改幾個文件。你會得到反饋,然后你可以選擇應用或修改。
  • 代理流程。即一個AI模型在整個代碼庫上不斷運行,通常以一個非常模糊或高級的提示為起點,并配備了編寫、運行以及分析代碼和計算機系統(tǒng)的工具。

不同的產(chǎn)品往往會在這三個方面做到差異化。比如Copilot在自動補全方面做得很好,而Claude Code咋額在代理流程方面表現(xiàn)出色。

此外,有的產(chǎn)品旨在為非技術(shù)人員提供最好的服務,比如Bolt或Replit,而有些則針對大型企業(yè),比如Copilot。

然而,所有這些“差異化”最終只會在產(chǎn)品上產(chǎn)生1-2%的差異。因為,這些工具的用戶體驗和核心功能本質(zhì)上是相同的:將AI模型集成進一個代碼編輯環(huán)境。

Windsurf 截圖Windsurf 截圖

Cursor截圖Cursor截圖

其實,這類工具在兩年前還在背業(yè)界詬病為“GPT套殼”,因為它們實際上并不在模型層競爭,而是允許用戶選擇和切換任何大型LLM提供商。而這一類的工具目前市面上已經(jīng)有不少完全免費和開源的平替品,如Avante等等。

所以,首先Windsurf這家公司的用戶實在太少,有網(wǎng)友甚至戲稱為“當你試圖通過谷歌搜索其相關(guān)信息時,得到的大多是關(guān)于這項‘風帆沖浪’運動的數(shù)據(jù)。”

其次,雖說在產(chǎn)品人群的定位和產(chǎn)品體驗上跟Cursor有一定的差異化,但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兩樣。

最后,對于套殼大模型的應用而言,本身的保鮮期就面臨著極嚴峻的挑戰(zhàn),它們的長期機會是有限的,即便是有顯著先發(fā)優(yōu)勢的Cursor,同樣也沒有任何護城河或粘性。這就意味著,市場的切換成本極低,一旦有免費版本或具有更好企業(yè)支持的版本時,用戶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切換。

多說一嘴,Cursor甚至連一個自己的平臺都沒有,只是VSCode的一個分支。有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像Cursor、Windsurf這樣的AI編程工具,唯一的長期退出機會是被微軟收購。

2.OpenAI收購Winsurf收益不大

這么一家套殼GPT的公司,用戶量比Cursor更少,成立時間也比Cursor更短,品牌知名度也更低,未來增長前景只會越來于暗淡的公司,花30億美元來收購它,對于OpenAI又有多少收益呢?

這簡直令人咋舌:OpenAI到底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

OpenAI現(xiàn)在無非就缺這兩種資源,一是計算資源,二是數(shù)據(jù)。問題就在于Windsurf好像哪塊都使不上勁兒。

很明顯,Windsurf明顯沒有更多的計算資源可以給OpenIAI。更多的數(shù)據(jù)訪問權(quán)限倒是有可能。但相較于微軟的Github,Windsurf的用戶體量值30億美元嗎?其次OpenAI與微軟的關(guān)系到底有多糟,以至于他們無法再訪問GitHub?

守著Github這座代碼礦山,而去淘一座小沙灘,這多少有點離譜。

3.OpenAI財務狀況并不寬裕

OpenAI一直是虧損運營,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而且微軟也不再進行進一步的額外投資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不過好在,軟銀有錢。3月底,OpenAI剛剛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高達400億美元,這也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私營科技公司融資,公司的估值也達到了3000億美元。

不過更糟糕的是,目前還不清楚OpenAI是否真的有400億美元可以花。到目前為止,他們只實際籌集到了100億美元,其余的由軟銀持有,前提是OpenAI在年底前真正成為一家盈利公司。

更不用說,如果說OpenAI真的把谷歌視為競爭對手,這些資金儲備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種情況下,決定花費400億美元中的30億美元去收購這樣一家收益不大的初創(chuàng),就更難合理化了。

4.OpenAI死磕AI編程產(chǎn)品或是一場慌不擇食

當然,OpenAI收購Windsurf的意圖明顯,旨在通過整合Windsurf的技術(shù)和產(chǎn)品,增強自身在AI編程工具市場的競爭力。在大模型進入推理階段之后,用打磨產(chǎn)品的方式來發(fā)展大模型成為了業(yè)內(nèi)頗為認同的聲音。

從上周OpenAI發(fā)布的編程產(chǎn)品Codex CLI就能看出此方面的端倪。而此前奧特曼就曾跟Cursor談過收購的披露也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所以OpenAI收購Windsurf,是出于一種市場戰(zhàn)略的考慮。OpenAI可能認為Windsurf將成為人們訪問自家GPT模型的皇冠上的明珠,才會如此不遺余力地推進此事。

這有一定道理——OpenAI還宣布了一個社交媒體項目,這可能也是試圖維持與獨特數(shù)據(jù)源的聯(lián)系,同時提供更本土化的方式以改善其分銷體系并“商品化其互補品”。

這就有點類似于當年Facebook收購Instagram或WhatsApp。當時人們也批評這些交易價格過高。

不過,于編程賽道而言,GPT模型似乎并不是最好的。

即便是Windsurf,相信每個人基本上肯定都在使用的是Claude或者Gemini。畢竟,當Claude在編程方面突然變得非常出色時,Cursor才真正開始流行起來。

所以這場收購似乎就變成了一項OpenAI倒逼自己的負擔

大模型方面,編程能力不如Claude或者Gemini,產(chǎn)品方面收購了一個看似門檻不高、且知名度、用戶數(shù)都遠不如Cursor、對不同LLM廠商進行套殼的AI工具。

矛盾點在于,如果Windsurf最終被獨家綁定到OpenAI,許多用戶可能會離開這個平臺,而如果依舊讓Windsurf套殼多家模型,那么OpenAI這起收購究竟又是圖什么呢?

最后,唯一的解釋就是,AI編程賽道過熱了,以至于OpenAI收購Cursor不成,慌不擇食。

參考鏈接:https://theahura.substack.com/p/tech-things-openai-buys-windsurf

想了解更多AIGC的內(nèi)容,請訪問:

51CTO AI.x社區(qū)

http://www.scjtxx.cn/aigc/

責任編輯:武曉燕 來源: 51CTO技術(shù)棧
相關(guān)推薦

2025-01-03 08:50:23

2011-05-11 15:45:37

李開復Skype微軟

2025-04-24 18:40:17

2025-04-23 11:40:25

2019-11-21 16:01:15

跳槽那些事兒人生第一份工作網(wǎng)易

2019-08-23 11:04:29

人生第一份工作百度程序員

2017-09-01 08:48:20

XPS 15筆記本戴爾

2025-02-20 08:26:28

2013-11-25 09:44:19

2012-08-23 09:35:46

2020-10-09 10:09:13

程序員加班大齡

2024-04-12 15:14:38

軌跡預測

2023-03-19 17:52:30

OpenAI人工智能ChatGPT

2020-12-10 10:21:25

5G4G手機

2023-11-18 09:09:44

OpenAI微軟

2025-02-27 09:06:34

2025-01-26 14:07:34

2023-03-31 15:12:33

ChatGPTOpenAI谷歌

2017-10-16 21:00:38

Windows 10Windows正版激活

2025-02-06 08:12:41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shù)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