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智能革命至今:人機協(xié)同的三種模式與未來軟件架構范式演進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機協(xié)同工作模式不斷演進。本文將深入探討嵌入(Embedding)、副駕駛(Copilot)和智能體(Agent)三種模式、未來軟件架構范式演進,分析它們如何為不同領域的應用塑造AI的未來。
一、嵌入(embedding)模式
用戶通過與AI進行語言交流,使用提示詞來設定目標,然后AI協(xié)助用戶完成這些目標。
例如:普通用戶向生成式AI輸入提示詞創(chuàng)作小說、音樂作品、3D內容等。在這種模式下,AI的作用相當于執(zhí)行命令的工具,而人類擔任決策者和指揮者的角色。
二、副駕駛(Copilot)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人類和AI更像是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到工作流程中,各自發(fā)揮作用。AI介入到工作流程中,從提供建議到協(xié)助完成流程的各個階段。
例如:在軟件開發(fā)中,AI可以為程序員編寫代碼、檢測錯誤或優(yōu)化性能提供幫助。人類和AI在這個過程中共同工作,互補彼此的能力。AI更像是一個知識豐富的合作伙伴,而非單純的工具。
三、智能體(Agent)模式
人類設定目標和提供必要的資源(例如計算能力),然后AI獨立地承擔大部分工作,最后人類監(jiān)督進程以及評估最終結果。這種模式下,AI充分體現(xiàn)了智能體的互動性、自主性和適應性特征,接近于獨立的行動者,而人類則更多地扮演監(jiān)督者和評估者的角色。
四、未來軟件架構范式將從面向過程遷移到面向目標
AI Agent范式將原本由人類主導的功能開發(fā),逐漸遷移為以AI為主要驅動力。
以大模型為技術基礎設施,Agent為核心產品形態(tài),把傳統(tǒng)軟件預定義的指令、邏輯、規(guī)則和啟發(fā)式算法的任務層級演變成目標導向的智能體自主生成。
總結:
智能體模式相較于嵌入模式、副駕駛模式無疑更為高效,或將成為未來人機協(xié)同的主要模式。基于Agent的人機協(xié)同模式,每個普通個體都有可能成為超級個體。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頂層架構領域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AIhRfMS8MNEbizPNgV0zh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