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屑導航”的故事
面包屑導航(BreadcrumbNavigation)這個概念來自童話故事“漢賽爾和格格萊特”,當漢賽爾和格萊特穿過森林時,不小心迷路了,但是他們發(fā)現(xiàn)在沿途走過的地方都撒下了面包屑,讓這些面包屑來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所以,面包屑導航的作用是告訴訪問者他們目前在網站中的位置以及如何返回。
相關童話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大森林的邊上住著一個貧窮的樵夫,他妻子和兩個孩子與他相依為命。他的兒子名叫漢賽爾,女兒名叫格萊特。后來樵夫的妻子去世了,他又給孩子們娶了一個后母。后母計劃把兩個孩子帶到森林的深處,然后趁他們睡著的時候跑掉。漢賽爾無意中知道了后母的計劃,于是偷偷地把一塊面包藏在了口袋里。在去森林的路上,漢賽爾悄悄地捏碎了他的面包,并不時地停下腳步,把碎面包屑撒在路上。
后母順利地趁孩子們睡著的時候溜掉了,漢賽爾和格萊特醒來已是一片漆黑。漢賽爾安慰他的妹妹說:“等太陽一出來,我們就看得見我撒在地上的面包屑了,它一定會指給我們回家的路。”但是當太陽升起來時,他們在地上卻怎么也找不到一點面包屑了,原來它們都被那些在樹林里、田野上飛來飛去的鳥兒一點點地啄食了。
應用原理
在童話里,面包屑是漢賽爾在進入森林的路中偷偷撒下的,這是一種“歷史記錄”的應用方式,目的是幫助你追溯來路,因而它應該是一種線性的導航方式。不過在網頁的應用中,“追溯來路”這件事瀏覽器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所以“面包屑”慢慢地就變成用來表達內容歸屬關系的界面元素,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主分類>一級分類>二級分類>三級分類>……>最終內容頁面”這樣的方式。
但是一般正常的來講目錄結構由3層結構組成。分別是首頁>欄目頁>內容頁。合理的構建目錄結構可以讓用戶隨時隨地的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又能保證欄目分類后的各個欄目的權重不至于太分散。同時在許多關于網站用戶使用體驗的調查報告中也得出超過3次點擊訪客還沒有找到需要的信息,訪客就很大的可能性會離開網站。所以,3層目錄結構也是瀏覽體驗的需要。
作用
1、讓用戶了解目前所處位置,以及當前頁面在整個網站中的位置。
2、體現(xiàn)了網站的架構層級,能夠幫助用戶快速學習和了解網站內容和組織方式,從而形成很好的位置感。
3、提供返回各個層級的快速入口,方便用戶操作。
4、Google已經將面包屑導航整合到搜索結果里面,因此優(yōu)化面包屑導航每個層級的名稱,多使用關鍵字,都可以優(yōu)化SE。
適用條件
雖然目前很多網站都流行使用面包屑導航,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網站都適用。符合下面兩個條件的網站才適合使用面包屑導航。
1、層級較深的網站,面包屑導航適合層級較深的網站,如果只有一級分類的話,通過主導航就可以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比如“豆瓣網”類型扁平構架的網站就沒有使用面包屑導航的作用。
2、獨立不交叉的網站機構,由于面包屑網站導航路徑是線性結構的,因此網站內容必須劃分的非常清晰,且不存在交叉;否則,面包屑導航的路徑就不是唯一的,同一分類可能出現(xiàn)在不同的路徑中,讓用戶感到困惑。
示范
基于位置(Location-based)的面包屑向用戶顯示他們在網站的哪一個級別頁面。它們一般典型的用于有多個級別(一般是多于兩級)的導航方案。在下面的例子中(來自于SitePoint),每一個頁面的文本鏈接表示它比它右邊的文本鏈接高一級。
A 表明當前在網站內的位置。
B 提供指向先前訪問過的頁面(或網站)和其他區(qū)域的捷徑。
本質上,它是網站結構的線性表示。Web上的定位面包屑路徑所展示的不是導航的歷史,而是在整個網站中某個固定的位置。就是說,不管用戶是如何到達location 頁面,面包屑路徑都是一樣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