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成本核算:外包和自助開發(fā)
本系列文章主要關注CIO在云計算價值和應用等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本文是第二部分。
外包:通向云計算之路
企業(yè)文化通常對于CIO的云計算決策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對于Lincoln Property Co.(全美***的住宅物業(yè)管理公司之一)的CIO Jay Kenney來說,把1000名用戶從Novell GroupWise遷入Google Apps的主要原因是資金,他不再想追加硬件方面的投入。
面對大量的電子郵件和快過時的存儲局域網,Kenney對購買更多的服務器不感興趣,同時也不打算用虛擬化技術來挖掘硬件的潛力。
“我們需要更多的服務器,但是如果繼續(xù)購買服務器的話,就必須采用虛擬化技術。而虛擬化需要前期的投入,相對于買硬件來說虛擬化架構成本更高。”Kenney解釋說。
Kenney最終還計劃將剩下的2500名員工遷到Gmail和Google Apps上。
對于將電子郵件系統(tǒng)遷入云的舉措,Kenney還有企業(yè)戰(zhàn)略方面的考慮:“我們的策略是將關鍵任務系統(tǒng)外包。目前在數據中心里唯一還稱得上關鍵應用的就是電子郵件。”
企業(yè)云計算發(fā)展的臨界點
對于Kelly Services的Drouin來說,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是說服業(yè)務端:在云中開發(fā)軟件的模式可以替代以往采購現成軟件的方式。
“我們內心都知道這種模式是有意義的。”Drouin說。但是由于入門成本太高,實際推廣起來非常困難。任何剛開始的云開發(fā)項目都不得不承受全額的許可證費用。“即便知道資源是可重用和可訪問的,在基于Force.com推進***批開發(fā)項目時,我們還是費盡周折。”他回憶到。
轉折點出現在該公司決定購買一款新型的供應商管理系統(tǒng)時。在采購申請?zhí)岢稣教岢鲋埃珼rouin組建的一個小團隊基于云開發(fā)了一個類似的原型系統(tǒng),滿足了大概70%的功能需求。
“兩個禮拜后我們向人們演示了所取得的成果,一個基于Force.com、支持25種語言、可供任何人通過互聯網訪問的應用 – 那是一個值得歡欣鼓舞的時刻。”Drouin說。
這個原型只投入了少量的咨詢費用,僅僅得到了Force.com和幾位IT和業(yè)務員工的支持。
“我們此時不再給人任何回旋余地:‘你不能無視這其中的價值,我們僅僅用兩個禮拜就構建了這個系統(tǒng)。’”Drouin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