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在D11:電動車是未來 誰也無法阻擋
有人說伊隆·穆斯克(Elon Musk)是現(xiàn)實版“鋼鐵俠”——一個多才多藝,推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人。而他所創(chuàng)立的公司,不論是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Motors、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還是私人火箭公司 SpaceX 都讓人感到極酷無比。
只不過,這些超酷的公司以及事業(yè),都令穆斯克看上去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最近,他也參加了最近由 All Things D 所舉辦的 D11 大會,并在大會上接受莫博士的采訪。莫博士問,“為什么沒有其它汽車公司與你一起并肩賽跑?”
穆斯克說,“我覺得,我們的第一財季財報將改變他們的想法。他們將 Tesla Roadster(Tesla Motors 推出的第一款電動車型)當成只面向高科技玩家的利基產品,但我們早已超越了這一點。而 Roadster 之后,有那么多人把 Model S 稱為‘狗屎’,覺得它是荒謬可笑的,但之后我們將它帶到了市場。然后,他們說你永遠都不可能盈利,然后我們也會做到的。我希望,他們能感受到,這是趨勢。”
今年 4 月,穆斯克參加了 TED 大會,講述了自己為何堅持開發(fā)電動汽車的原因。他說,“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我思考著,哪些問題最有可能影響著世界、人類的未來呢?我覺得,可持續(xù)下去的交通形態(tài)以及源源不斷的能源生產,是極其重要的。”
當時,他也解釋了為什么即便發(fā)電廠用石油發(fā)電,然后將電力輸送到電力汽車里,也要環(huán)保的原因。“就算采用相同的燃料,但用發(fā)電廠發(fā)的電為電動汽車充電, 仍然是更好的。如果你采用,比如天然氣,最普遍的碳氫化合物類燃料,你放在現(xiàn)代通用電氣的天然氣渦輪機里燃燒它,其燃燒率為 60%。但如果將同樣的燃料放入內燃機汽車里,燃燒率就只有 20%。”即便考慮了電力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駕駛電力汽車仍然有利于環(huán)境,以及節(jié)約能源。
價格是目前阻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的重要因素。30000 美元,即使是美國人都覺得昂貴。穆斯克說,“也許三到五年時間(電力汽車就會變?yōu)橹髁鳎?。每一個新技術的發(fā)展都需要經過三幾次迭代,才能被主流市場所接受。還記得以前來自華爾街的手機嗎?它又笨重又貴。但現(xiàn)在,只要 100 美元,就可以在口袋里裝著一部超級電腦。”
“未來,汽車將比 Model S 小 20%,那時候也許訂單量將比產量大。”
而除了價格以外,如何為電動汽車補充能源,也是問題。畢竟電動汽車自本身剛剛起步,買家不多,相關的配套的基礎設施充電站數(shù)量也十分稀少。這不是等待就能解決得了的。
緊接著穆斯克在 D11 大會上宣布了 Telsa Motors 的下一步計劃,公司將建設“超級充電網絡”(Supercharging network),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方便。所謂“超級”是指,Telsa Motors 所設計的充電站,充電效率是普通的三倍。“有了超級充電網絡,你可以從洛杉磯開車到紐約。我們在增加充電站的范圍,以及密度。”
穆斯克說,未來 Tesla 的軟件自動升級后,所有的充電站都將在“地圖”上標記出來,并自動指明前往充電站的路線。
莫博士還問穆斯克,如何回應《紐約時報》對 Tesla 電動汽車的評價。先解釋一下莫博士為何問這個問題——2 月 8 日,《紐約時報》發(fā)表了一篇文章,稱 Model S 車型在冰冷的天氣下無法達到行駛 300 公里的承諾,之后引發(fā)了口水大戰(zhàn)。穆斯克在 Twitter 稱該文章“作假”,后來又發(fā)表了數(shù)據(jù)記錄。
由于《紐約時報》是一家極具公信力的媒體,不可避免,對 Model S 的負面評價會影響到人們對 Telsa Motors 這家年輕公司的信任。而人們對新技術的信任與否,都將深刻影響該技術未來的走向。
對于莫博士的問題,穆斯克的回答是,“自這篇文章發(fā)表后,我們看到,汽車的訂單量在減少。這篇文章愚弄了大眾,令他們陷入對電動汽車的恐慌之中。”“但這些都不是真的。挪威是我們最大的市場。我們最大的買家,是一名來自北極圈里的眼科醫(yī)生。”
“如果我們不反對它,那么這篇文章將流傳千古,人們將永遠都對電動汽車留有錯誤的印象。最終,《紐約時報》的記者同意這篇文章有錯誤,但他不認為它包含故意的成分。我可不覺得這樣的方式,是非故意的。”
去年,穆斯克提出了新概念交通工具“Hyperloop”。在設想當中,Hypeloop 以太陽能為燃料,造價低廉,而且速度極快,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城區(qū)只要不到半小時的時間;而形態(tài)上,則有點像《杰森一家》中像隧道一樣的東西,坐進去之后,就能直接送到目的地。
設想很美好,但有無實現(xiàn)的可能呢?穆斯克說,他們將于 6 月 20 日發(fā)布相關的消息,在此之前不便透露更多的細節(jié)。盡管如此,現(xiàn)場觀眾仍然感到好奇。
我相信,對于未來穆斯克一定有自己的看法,他所推動的電動汽車事業(yè),不僅僅在于電動汽車這種產品,而在于它對汽車行業(yè)的影響——從制造,到產品,到支持。下面,看看 Tesla 電動汽車中控臺的設計,十分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