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港互動總裁廖明香:拒絕換皮 腳踏實地地打造IP生態(tài)
2015年4月24日,由全球移動游戲聯(lián)盟主辦的第四屆全球移動游戲大會(GMGC2015)在國家會議中心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超過25000名移動游戲業(yè)界精英在這一年度產業(yè)盛會上在此聚首。GMGC2015大會主題為“2020,豈止未來!”,旨在探索下一個五年中移動游戲的多元化發(fā)展機遇,以及在移動終端、智能硬件等設備將會發(fā)生革命性進化的同時,世界游戲產業(yè)的發(fā)展新命題。
本屆大會上,來自藍港互動的總裁廖明香發(fā)表了題為《從大IP泛娛樂看藍港互動的研發(fā)與發(fā)行》的主題演講,演講中她談到藍港互動追求精品游戲的精神與理念,并以“十萬個冷笑話”手游為例,切實展示了藍港互動兩研兩發(fā)加上海外的新風貌。
視頻鏈接:http://v.qq.com/page/w/u/z/w01528wsjuz.html
以下是演講實錄:
我是來自藍港互動的廖明香。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行業(yè)朋友、媒體朋友,非常高興今天在這里代表藍港互動跟各位做一個分享。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從大IP泛娛樂看藍港互動的研發(fā)與發(fā)行”。剛才呂(鵬)總做了一個非常前瞻的分析,我看完之后覺得自己怎么加入到這樣好的一個行業(yè)。我發(fā)現游戲行業(yè)如此生機勃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想象。我在會場,每個認識我的人,都說“你們真的是太火了,你們是怎么干的”,還有人問我“你們?yōu)槭裁匆度胗罉菲眲?rdquo;等。所以希望在今天的分享報告里面,針對很多朋友所關心的藍港的一些問題在這里跟大家做一個解釋。
“十萬個冷笑話”AppStore三榜前十
大IP泛娛樂也是藍港在去年和今年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我們的關鍵點是落在藍港游戲的研發(fā)和發(fā)行。我借助冷笑話和IP的組合跟大家做一個闡釋。這是“十萬個冷笑話”的產品表現,我們在3月18號正式上線,上線一周獲得非常好的三榜成績。大家知道AppStore的三榜相對來說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非常難。但是,在我們上線一周的時間里面分別取得了三榜前十的成績,讓我們非常欣喜。同時我們在DAU一直保持在一百多萬,這也是藍港第二款破百萬的產品,這個成績讓我們非常欣喜。我們每年達到新高,公司會開香檳慶祝,各種Happy。但是,那次我們也是蠻沉靜的。我估計下一次可能希望奔著200萬的DAU去做了。
高度重視公司微信公眾號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微信公眾賬號。我們可能是行業(yè)內比較早做手游的微信公眾訂閱號賬號和服務號這一塊。從***款產品開始,我們非常在意微信的訂閱號和服務號的建設。我們現在的客服其實50%的服務量都是來自微信的服務號,其非常方便與用戶進行溝通,以及幫他們提供服務。同時,微信公眾號的建設在平常的活動中也好,宣傳推廣中也好,會很在意對公眾號的建設。所以,我們在十萬個冷笑話上線一周多的時候,公眾號的關注突破70萬人次。藍港的七款產品,整體達到150萬以上的微信公共號訂閱量,這其實也能側面說明游戲粉絲對產品的真正認同。假如他對你的產品沒有興趣,取消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為什么在長達幾年的時間里面,整個微信公眾號的數量一直在持續(xù)上升?說明了藍港用戶的黏著度與忠誠性。
拒絕換皮IP持有者
《十萬個冷笑話》的IP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么在今年獲得如此多的關注,成為一個國民級線上的產品?其實我們做游戲產品的時候,會碰到非常多的IP所有人跟我們談合作,大部分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我們今天談過一個非常有名的網劇,它的所有人跟我們提要求,你能三個月出版本嗎?六個月上線運營嗎?我們說這個肯定做不到,如果只是拿一個產品簡單的換皮,可能不需要半年,三個月就可以商業(yè)化了。但凡遇到這種IP合作所有人我們的態(tài)度是拒絕的。簡單換皮的標準并不是我們對IP的理解。我們做《十萬個冷笑話》的時候也有幾個幕后故事可以跟大家做分享。
團隊深入理解“十冷”的精神內涵
我們在2012年底的時候把《十萬個冷笑話》的IP簽下來了。2013年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跟我們的研發(fā)方,包括藍港的產業(yè)運營方一直在討論這個IP可以做一個什么樣的產品,應該怎么做?我們推翻了一版又一版的設想和方案,研發(fā)方對此也非常感謝,如果你急于上線,我們恨不得你趕緊收錢,我們有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產品壓力,所以《十萬個冷笑話》真的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源于我們整個團隊對它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十萬個冷笑話》為什么可以獲得很多玩家的認同。***、它是一個國民級的動漫的代表。它是中國式的搞笑的動漫風格,這個非常接地氣。另外,在整個跨年齡段這一塊,是面向80后作者的橋段,但是覆蓋很多80和90后的玩家,它覆蓋的群體正好是游戲的主流群體。另外在動漫的載體上,最早是漫畫,點擊量大概15億,整個動漫其實經過了一個非常完善的載體的階段的沉積。然后能夠***落到游戲上,對整體的粉絲玩家、口碑玩家,以及未來從粉絲到玩家的一個大群體的擴散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它有很獨特的文化特性。比如它的搞怪,還有它的幽默等一系列關鍵性的因素。可以看到在這樣一個特別的與眾不同的IP文化背景里面,能夠獲得很多玩家的追隨感和情感的認同。假如他不認同你的這些文化點,以及你所要表達的拉近玩家情感的東西,可能也很難獲得玩家的共鳴。所以,這個可能是IP帶給玩家的很重要的因素。
我們自己對于《十萬個冷笑話》IP的理解,有幾個關鍵點在游戲里面加以體現:
***,是把握“十冷”的精髓。很多朋友玩過我們的《十萬個冷笑話》,都知道你一進去,就可以看到各種有趣的畫面,比如電飯煲。還有李靜的空手接白龍、小廣告、黃飛鴻和霍元甲的比拼等等,很多對白,很多這種東西,它在里面有一種特別熟悉的感覺。所以應該說我們高度還原了十冷的幽默。很多人進去,都沒有看一個游戲的劇情全部看完,通常是直接關掉。但是,只有到《十萬個冷笑話》的時候,玩家會發(fā)現自己完整的看完整個前30多集的劇情。因為他覺得里面非常有意思,游戲還能做成這樣,所以其實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你對一個IP的理解,把它運用到你游戲內容的改造上,究竟能做到多么大程度的還原,或你所想象的。假如換一個簡單的美術,玩家很容易覺得上當受騙的感覺。所以,你對IP文化精髓的理解,會體現在你的游戲里面,每一點一滴玩家都是能夠感受到的。
第二、我們的確在整個游戲制作中,制作人全程的參與和溝通,他們在研發(fā)方進駐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把自己的很多想法以及想要表現的東西,以及他們對于玩家的理解很好的融合到整個游戲的設計里面去。另外,很多游戲的細節(jié)制作也非常的用心。所以,我覺得這些點最終體現在游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十冷體推廣策略,打準90后目標定位
也有很多人關心《十萬個冷笑話》的推廣策略。大家都知道十冷體,包括公交車上的廣告,每個人都說,你做的廣告真的有效果嗎?其實這次《十萬個冷笑話》的營銷大概花了六千萬,代價不菲,基本一半線上,一半線下。線下主要是地鐵廣告、公交廣告、路牌廣告,以及我們整個覆蓋了大概全國幾十所高校的廣告。線上線下的結合,我覺得是整個《十萬個冷笑話》在營銷上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當然,我們沒有投電視廣告,也在于我們自己的想法,還是切準最主流的群體,這個群體由于直接面向90后。游戲玩家,不管在哪個階段做調查,主流玩家永遠都是18-25歲,我們的游戲永遠都是心態(tài)很年輕的。所以,我們當時做十萬個冷笑話的時候,從《十萬個冷笑話》的背景文化到十萬個冷笑話的IP表現,我們當時想的***個點,一定要打準90后,90后是玩家的主流群體,是真正的意見***。
因為90后的定位,我們在上海找了10位高校的大學生,在北京找了10位高校的大學生。我們廣告一出來,有的人說,你們大學生不是那么漂亮,確實不那么漂亮,但他們很真實,他們全都是在校的90后大學生,不管清華的、北大的、還是北航的,全部都是法律專業(yè),市場營銷專業(yè)等等,當然也有學播音專業(yè)的,正是由于有這種玩家,才非常貼近。我們都是在學校附近的路牌,還有食堂投了非常好的廣告,在高校形成非常好的交流群,整個群體里面有傳播性,并且有話題性,而不是單純的一個廣告。所以,我們在這些方面的設計上,可能看似是比較簡單,但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應該說我們還是做了非常多的考量。
另外,我們在社交網絡提到的大V助陣,一共800張十冷體的海報。坦白講,那個創(chuàng)意真的是一夜之間想出來的,這個創(chuàng)意并沒有說之前用了多少的精力。我們是有一天晚上,就是想《十萬個冷笑話》上線我們怎么辦?我們殺手锏是什么?一堆市場營銷的人,憋在一個會議室腦力風暴,前大半夜都沒有結果,一直到凌晨四點半,從冰桶挑戰(zhàn),突然想到用什么方式能夠引起整個互聯(lián)網上的互動。整個互聯(lián)網的互動,你只有真正的產生互動,才有可能真正帶動大家對這個事情的積極性。
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們現在只找了30位,但是后面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自發(fā)過來,希望加入到十冷體的營銷中。當然,其它還有很多很細的活,以上亮點可能是我們在整個營銷上面做的相對比較與眾不同的一些地方。
腳踏實地打造IP生態(tài)
我們對IP生態(tài)的理解,不是簡單的換皮,換皮沒有任何價值,哪怕再好的IP,如果只是換一個皮,迅速上產品我們都會拒絕掉。對于我們來講,IP整個生態(tài)的理解是什么?它是從兩個方面去講,一方面是從營銷到運營,另外從粉絲到玩家,再到大眾。從內容上面,從對文化的理解,以及到運營,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真正從動漫的群體,再到游戲的群體,擴散到整個游戲玩家,能做到那么大的玩家群體,恰恰說明IP放大的力量。
《十萬個冷笑話》驗證了我們對游戲基因的理解,我們常常說游戲上半身是技術,下半身是藝術,左手撼動用戶體驗,右手撼動文化。我們自己驗證了自己對游戲很多深刻的理解。藝術一定要美,技術一定要穩(wěn)定。技術一定要炫,因為用戶體驗太關鍵了,右手是文化,假如沒有文化做支撐,很難做到大用戶量。
藍港互動的精品化策略
雖然大家都知道我們藍港的三劍,再到今年的《十萬個冷笑話》,藍港始終如一堅持談精品策略。但是我們真的沒有做到非常好,我們一直在努力,但是我們的方向和宗旨會一直不斷變化,不管怎么樣我們始終秉持精品去做。我們有很多產品值得大家期待:《十萬個冷笑話》之后我們會上線一款大官人,大官人之后是甄嬛傳,到時候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吸引玩家眼光的手段,這可以吸引非常多的關注。另外,《永恒戰(zhàn)紀》,這是二次元的產品,這個方向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一個題材的方向。我們前段時間和吳奇隆成立合資公司,重點打造他在今年將要上市的一部電視劇,是《蜀山戰(zhàn)紀》,它剛立項的時候我們都已經切入進去了。
內容娛樂化、業(yè)務平臺化、市場國際化是藍港互動2015年的關鍵詞。2015年藍港發(fā)展的關鍵點就是這一點,因為游戲是***的娛樂產品,我們也生在這樣一個娛樂產業(yè),所以內容娛樂化一定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向。業(yè)務平臺化,我們會逐漸從研發(fā)+發(fā)行到越來越多平臺化的延展。市場國際化,國際化是每個人的夢想。當然,游戲行業(yè)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兩研兩發(fā)加上海外,我們做的一個組織結構的調整。兩研是我們集中了藍港更多的優(yōu)勢的一個研發(fā)資源,我們還是希望精品,藍港一定要做精品,做大片。每個項目組都有自己獨立的風格和方向。因為你只有吃透一個品類,才有可能在這個品類上積累非常豐富的經驗。所以我們在內部成立兩大研發(fā)群,希望未來藍港在RPG方面,在格斗類的方面得到很多積淀。成立兩大發(fā)行中心,就是北京和上海,我們發(fā)行的宗旨是“幫忙不添亂”,所以在座各位如果有好產品,歡迎跟我來聯(lián)系,我們還是非常愿意和國內很多合作伙伴進行產品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