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12歲開始開發(fā)3款小程序,00后的編程是這么開始的…

新聞 前端
深夜,一位少年在電腦前狂敲代碼,作為“監(jiān)督員”的貓咪不時過來查崗,少年不理它。說時遲那時快,貓咪突然躥上電腦桌,踩在了回車鍵上,這時正在編寫的程序開始了運行,最后居然通過了測試!

 講了很多程序員的故事,今天來講點小程序員的故事。

深夜,一位少年在電腦前狂敲代碼,作為“監(jiān)督員”的貓咪不時過來查崗,少年不理它。說時遲那時快,貓咪突然躥上電腦桌,踩在了回車鍵上,這時正在編寫的程序開始了運行,最后居然通過了測試!

這個看似荒誕的童趣故事,是一個12歲編程少年的真實故事。

這位小男孩叫做郭惟一,十幾天前才小學畢業(yè)的他,目前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個人網站、公眾號和三款小程序。

像郭惟一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他們卻通過手機發(fā)現(xiàn)了另一片天地,那就是小程序。

開發(fā)小程序,是他們的興趣,通過小程序,他們幫助自己的同學、老師、學校解決了諸多問題,還可以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將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出最大價值。

 

1

“不禿頭”程序員的靈感來源

 

在同齡人大多還陷于被家長管束“不能玩手機”的時候,這些小小程序員已經成功“駕馭”了科技。

最近,同學們都在寫畢業(yè)同學錄,可是厚厚的一本同學錄,傳來傳去極不方便,像是“舊時代”的產物。承載著六年情感的畢業(yè)同學錄,遇到這些問題,12歲的郭惟一都看在眼里。

在身邊人的印象中,遇事冷靜、邏輯能力強、思維夠縝密的郭惟一,“成熟”得有點不像這個年紀的孩子,宛如一個“小大人”。

在郭惟一看來,如果能把同學錄放進手機,不僅填寫查看方便,還可以插入照片、視頻,尤其能夠永久保存,這肯定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

[[271230]]

基于他對編程“多年”的投入,郭惟一決定做一款小程序來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他找來幾位同學,讓同學們幫著提需求,自己負責設計與開發(fā)。測試過程中,同學們也來幫忙找bug、提修改建議等等。一個月后,這款“同學錄”小程序順利上線,并且獲得了老師與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事實上,這并不是郭惟一的第一款小程序。

2017年一天,他在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后臺發(fā)文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多了個“小程序”的入口,這激起了他的興趣。“我也會一些C++,就想我能不能也試試,搞出個小程序來?”這個孩子若有所思地說。

就這樣,他的小程序編程實踐之路開始了。借著這股大膽嘗試的勁兒,他開始逐漸理解小程序的語法,開始從簡單的小程序做起。首先是“郭唯一計算器”小程序,“當時我們做數(shù)學題有大量的分數(shù)計算題,可是普通的計算器不能用來計算和檢查分數(shù)題目,所以我就想嘗試做個帶分數(shù)計算功能的計算器小程序。”郭惟一說。

計算器小程序有一些同學在使用,這讓郭惟一增加了對自己的信心。隨著對小程序認知加深,他開始探索可以服務更多身邊人的工具。于是,就有了“郭惟一天氣預報”小程序和“郭惟一”同學錄小程序。

現(xiàn)在,郭惟一的小學生活結束了,但他開發(fā)的小程序卻留在了每個同學的微信里,這成了他們最好的“紀念品”。

和郭惟一同樣是通過小程序來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的,還有比他大5歲的高中學生張鏡濠。

別看鏡濠今年只有17歲,目前可都是“工齡”7年有余的“資深”程序員了,獨立開發(fā)的3款小程序都已經上線。

除了敲代碼,張鏡濠還有一項愛好是游泳,他還是學校“東風東游泳隊”的成員。2017年5月,當他了解到游泳隊在比賽報名、成績計算時很不方便的狀況,他決定為母校做點貢獻。

[[271231]]

考慮到家長們的需求更多是在微信里,他心想:我何不搞個小程序出來呢?這個時候,小程序才剛剛誕生4個月,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催促著他悶頭自學了小程序開發(fā)語言。一個月后,“東風東游泳隊”小程序被他倒騰出來了。

雖然歷時一個月,但是由于還要兼顧讀書,只有晚上和周末才能工作。因此1.0版本一上線就出現(xiàn)許多bug,學生家長紛紛前來投訴。這時候的張鏡濠僅僅15歲,面對一股腦壓過來的抱怨,他也有過情緒,但是冷靜下來后,他知道自己必須得像一個大人一樣地承擔責任,解決問題。他把學生家長反饋來的問題一條一條整理出來,再從技術上進行優(yōu)化和迭代。

正是憑借著一股熱忱,在編程這條孤獨的路上,鏡濠一走就是7年。

不過,這7年并沒耗盡鏡濠熱情。當被問到后續(xù)計劃的時候,鏡濠表示,等高考完之后依然會繼續(xù)深入研究小程序,并考慮小程序的WXS和云開發(fā)的等新的探索,爭取做出一個集成型的服務小程序,方便大家的生活。像喜茶GO那樣讓線上下單,不用再排隊等,或者乘車碼行訊通可以啥都不用想不用帶,直接出門。

 

2

同學眼里的“大神”

 

當17歲的張鏡濠正在高中“探險”時,在大學校園里,莫文俊和徐子煌成為了同學眼里的“大神”。

諸多問卷調查顯示,在大學校園里,迷路是最常發(fā)生的事情之一。正就讀于中山大學南方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的莫文俊也被迷路“折磨”過,為什么不通過技術手段解決呢?

“微信每一年的公開課Pro我都會看。”他說到,早已是張小龍粉絲的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自己研發(fā)小程序。

說干就干,莫文俊與師兄師姐們一起,以校園巴士實時查詢和座位預定為基礎,前后花了近4個月時間,定制出一款專門的校園導覽小程序——“南苑導覽”。

[[271232]]

小程序剛上線不久,一個不認識學校路線的司機正躊躇莫展時,老師將小程序推薦給他,司機真的通過小程序找到正確的路,這讓莫文俊很受鼓舞,“因為小程序真的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真實存在的痛點。”

開發(fā)小程序的過程中,莫文俊遇到過不少問題,但他給了自己很多壓力,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還不夠。他不斷學習,慢慢加強自己的技術與能力,小程序的每一個細節(jié)他都不放過,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享受校園生活,是他愿意去做的事。

跟莫文俊一樣為母校付出的,還有同樣20歲徐子煌,他是一名就讀于東莞理工學院軟件工程專業(yè)的大學生。

[[271233]]

在大學生活里,錯過上課時間、進錯教室簡直是同學們的家常便飯。這種情況雖然給自己造成影響,但他卻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一次搭地鐵用小程序無感進閘的體驗,打開了徐子煌的新世界。事實上,從小就對計算機產生濃厚興趣的他,已經在自學編程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兩年了。于是他馬上上網搜索研究小程序如何開發(fā),躍躍欲試的他產生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創(chuàng)造念頭。

經過2個多月的摸索和測試,一款名叫“莞工校園助手”正式上線了,這是一款可以快捷提醒學生上課時間、地點和內容等功能的小程序。未經推廣下,迅速成為占領學生微信里“常用的小程序”,并累計用戶將近1萬人。也因此,他也成為了同學們眼中“大神”級別的人物。

制作小程序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當時徐子煌并沒有充足的編程知識儲備,學校也尚未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同時也沒有開放課程接口,他得自己用爬蟲軟件扒下課程信息,經過解析后寫入自己的數(shù)據庫。一邊學一邊做,的確很辛苦,當時也想過放棄,但懷著“小程序能給同學們帶來便利”的初心,他咬著牙堅持下來。“同學們的好評是我信心的源泉。”他笑著說。

在這個摩拳擦掌的年紀里,少年們初次體驗到用科技為身邊人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也許他們的小程序沒有動輒千萬的數(shù)據,也并未進入商業(yè)化階段帶來收入,但用創(chuàng)造帶來的便利其實已經是一件足夠有意義的事情了。

 

3

小程序世界里的“巾幗”

 

程序員身上有許多固有標簽,其中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優(yōu)秀的程序員必須是男性。21歲的“程序媛”翁雅琳則實力證明,女孩子的感性創(chuàng)造力加上代碼,可能有更神奇的效果。

翁雅琳是一個目標明確而且行動力極強的女孩,還在讀高中的她,就暗自做好了職業(yè)規(guī)劃——要么學管理,要么學計算機。最終,由于家里人反對她學習管理專業(yè),她獨自一人,走上了“碼農”的道路。

[[271234]]

漸漸愛上編程的她,試圖通過小程序來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翁雅琳注意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很多傳統(tǒng)手藝、文化都已漸漸被時間抹去。宗族,便是她最關注的事情。

現(xiàn)代人早已陷入“不知來處”的境地。姓與名,逐漸成為單純的代號,而非具有傳統(tǒng)意義的文化符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特別洞察力的她,萌生了開發(fā)小程序的想法。

“微族跡”小程序便是這樣一款記錄家族文化和奮斗歷史的云筆記工具,翁雅琳說,通過小程序,她希望能尋找到更多姓翁的人,并且用這種方式,幫助人們找回屬于自己的“根”。拄著“小程序”這樣的拐杖,她開始了自己的宗源朝圣之旅。

雖然每一次改版都像是一次“渡劫”。但是,“越努力就會越幸運”,這是雅琳所堅信的。尤其是能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更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

實際上,不僅僅是以上這幾位同學,隨著騰訊官方主辦的首屆全國青少年微信小程序編程創(chuàng)意營的正式開營,小程序這片“戰(zhàn)場”又迎來100多張年輕的面孔。

“讓創(chuàng)造產生價值”,是這次微信小程序編程創(chuàng)意營的主題,微信旨在提升新時代青少年的編程能力,激發(fā)青少年創(chuàng)意,培養(yǎng)更多有創(chuàng)意的年輕力量。

在為期兩個月的活動中,微信將會為100余位初中生“小程序員”提供為期6天的官方培訓,幫助參營學生學習完成一個小程序所具備的基礎能力,還會組織學生動手實踐以提升小程序策劃和開發(fā)能力。除了提供學習平臺外,微信還將以資鼓勵青少年創(chuàng)造。微信將為最終取得優(yōu)勝的隊伍提供價值18萬元的現(xiàn)金獎勵,以及一趟48小時編程創(chuàng)意之旅。

當然,這些年輕的力量也必將會為小程序帶來更多新鮮血液,一場屬于00后的小程序編程“爭奪戰(zhàn)”已經開始...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程序員的那些事
相關推薦

2020-04-07 11:12:23

編程IBM印度裔

2022-02-22 07:53:30

Windows 11Windows 12微軟

2018-09-05 10:14:32

小程序

2012-06-21 13:46:22

javascriptworklight嵌入式系統(tǒng)

2016-09-27 17:29:23

騰訊云小程序微信

2013-04-07 09:36:22

編程學習編程編程語言

2023-10-28 15:37:39

Go編程語言

2011-04-06 15:55:50

開發(fā)webOS程序webOS

2015-04-03 10:49:07

2012-10-09 09:22:36

2023-10-23 11:06:23

微軟Arm咨詢服務

2009-05-11 20:22:41

2013-10-31 16:31:19

2012-08-31 09:54:35

程序員游戲開發(fā)

2015-03-19 14:50:27

編程拖拽編程合格程序員

2018-03-24 20:32:08

編程工具瀏覽器

2009-02-24 09:58:45

程序員成長開竅

2012-03-01 17:22:06

2018-12-13 08:46:28

物聯(lián)網物流IOT

2015-10-16 09:59:52

SwiftCocoa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