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為什么招聘高級前端開發(fā)這么難?

新聞
騰訊、阿里、網易 這種級別的我不敢說,以我個人的經歷來分享一下吧。先交代背景:上海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立快十年,團隊規(guī)模近百;主力是自己的產品,有時也作為技術合作方幫合作伙伴做一點外包;前端團隊10人以內,目前主要技術棧是 React。

為什么招聘高級前端開發(fā)這么難?

騰訊、阿里、網易 這種級別的我不敢說,以我個人的經歷來分享一下吧。

先交代背景:上海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立快十年,團隊規(guī)模近百;主力是自己的產品,有時也作為技術合作方幫合作伙伴做一點外包;前端團隊10人以內,目前主要技術棧是 React。

負責招聘工作也有 2 年了,題主給出的要求,別說這些大廠,我們這些普通小廠基本也都這么要求。但從以往的情況看,大部分應聘者都是:

  • 1-5 年工作經驗,???> 本科,跨專業(yè) > 計算機專業(yè)。
  • 大部分是一畢業(yè)就從事前端的;排第二的是 UI 轉前端;然后是其他更遠的行業(yè)轉過來的。
  • 項目做過不少,但技術含量普遍不高,體現(xiàn)不出什么。
  • 會 Vue 的比會 React 的多,全家桶做 SPA 都會,服務端渲染基本沒接觸過。
  • 基本功勉強及格,但提到規(guī)范、標準了解非常有限。
  • Node.js 最多跑過 Demo。
  • Webpack 用過但不會配置,Git 會基本操作但不懂 Git Workflow。
  • ESLint 之類的基本都聽過,堅持做的沒幾個。
  • 鮮有自己博客或者 Github 有可展示的內容的。
  • 英語水平普遍很糟糕。

 

[[353103]]

總的來說就是能干活,但知識結構不夠系統(tǒng),規(guī)范性太差,需要團隊里有人帶。

有人說是不是你要求太高了,有本事的都去大平臺了,能來你這兒的質量不會太高。這話有一定道理,但說真的,我的要求已經很低了。給大家看一些我面試經常聊到的話題,個人認為都還是很基礎的,如果這個水平都達不到的,我是真的不放心把項目交出去:

Q:簡單介紹下 React / Vue 的生命周期

A:幾個鉤子函數(shù)基本能報出來(如果不講究按順序、按掛載/更新區(qū)分、能把單詞用英文念出來并且念對的話),稍微深入一點問下各個階段都做了什么,一半以上就“不太清楚”了。更有甚者我問 React,對方回答 created、mounted,提醒之后還覺得自己沒錯的。

Q:【React】定義一個組件時候,如何決定要用 Functional 還是 Class?

A:簡單的用 Functional,復雜的用 Class。(不能算錯吧……但也不能算答到點子上)追問怎么界定“復雜”,答不上來。

Q:【React】HOC、(非)受控組件、shouldComponentUpdate、React 16 的變化

A:不清楚、沒接觸過。

Q:【Vue】介紹一下計算屬性,和 data、methods、watch 的異同

A:基本都能巴拉一些,說的大部分都對,但就是說不到最關鍵的“當且僅當計算屬性依賴的 data 改變時才會自動計算”。

Q:【Vue】為什么 SFC 里的 data 必須是一個函數(shù)返回的對象,而不能就只是一個對象?

A:我承認這個問題有點小難,有一定的區(qū)分度,不是每個人都有關注過,但是官方文檔有說明這一點,但凡看過的肯定有印象。即便沒完整看過文檔,在初次學習的過程中難道就不覺得奇怪嗎?“學而不思”的人和“學而思”的人,區(qū)別還是挺大的。

Q:CSS 選擇器的權重

A:經典問題了吧?背都能背出來吧?偽類、偽元素分不清楚,只知道內聯(lián)、!important、ID、Class 之間的順序,加上其它的就懵了,而且只說誰大于誰,講不出具體的計算方法。單層選擇器比較還行,幾個疊加起來就迷糊了。

Q:JS 有哪幾種原始類型

A:基礎題,能說上來幾個,答不全,主要問題集中在 null 和 undefined 沒考慮進去、對象和數(shù)組算不算原始類型、以及 Symbol 很多人不知道。

Q:ES 2015+ 有哪些新特性

A:這題可以說的很多,根據應聘者的回答去展開,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應聘者有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這方面的東西,以及有沒有持續(xù)地去跟進語言標準的發(fā)展。但這一題能回答的比較好的,寥寥無幾,大部分是遇到問題然后零零散散現(xiàn)學的,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入,簡單用過,但稍微問點細節(jié)就只有“尷尬而不失禮儀的微笑”了。

Q:工程化工具的使用(Webpack、ESLint、Yarn、Git、……)

A:基本都有所接觸,但只是“用過”,算不上“會用”,一切順利還好,真遇到問題了,立馬就懵。

Q:Node.js

A:寫過 Demo 的水平。

Q:未來 1~2 年的職業(yè)規(guī)劃、下一步最想學的技術、最希望往什么方向發(fā)展、怎么看待XXX技術

A:大部分人對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態(tài)度和規(guī)劃。說白了就是還沒從學校里出來,什么都等著別人來安排。

難嗎?

以 3 年為例,差不多也算是職場上一道分界線吧。優(yōu)秀的人不會擔心沒處去,不那么優(yōu)秀的人各有各的理由。個人感覺這個階段的人大部分都還缺少一些“職業(yè)性”,對自己在職場上的“人設”沒有很好的關注過,只知道風往哪兒吹自己就往哪兒去,對自己的未來完全沒有規(guī)劃。很多人的技術成長都依賴于公司的業(yè)務,學不到東西全怪公司太小接觸不到技術難點,然后就想著跳槽,寄希望于新的環(huán)境能有牛人帶。殊不知技術的積累和公司做什么項目一點關系沒有,完全是靠自己對行業(yè)的理解,以及空閑時間的安排。

我自己工作年頭也不算太長,到今年年底算整 3 年。多的咱不說,畢竟沒經歷過的沒有發(fā)言權,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1 ~ 3 年,3 ~ 5 年應該有的樣子吧。

第 1 年:

以自己經歷來說吧。16 年入行,Bootstrap + jQuery 實現(xiàn)功能沒問題,但代碼設計功力還很淺。我入行的時候 React 和 Vue 剛火起來,Bootstrap + jQuery 還是主流,ES2015 已經出來,我也學了一半了,但 Gulp、Webpack 還一樣都不會。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 Angular.js 的,之前沒學過,第一天就讓改東西,只能現(xiàn)學現(xiàn)賣,接下來一周自己花時間把 Angular.js 基本用法搞懂。同年自學了 LESS、SCSS、Stylus、PostCSS,工具方面把 Gulp、Grunt、Bower、npm、Yarn、Webpack 都學了一遍。剛入行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整個行業(yè)都在往組件化走,同期有一大堆的工程化工具需要掌握,整天活在一堆聽不懂的名詞里,所以當時的目標就是盡快把這些不懂的東西弄懂,能跟同行說上話。

第2年:

頭一年的目標還是順利達成了,到年底,我已經全面采用 ES2015+ 開發(fā)了,相關的工程化工具也都基本掌握了,但到框架層面還是只會 Angular.js,而主流市場好像已經有了新的選擇??淳W上評論說 Vue 上手簡單,于是從 Vue 入手,開始學習新的技術棧,做了幾個項目覺得比較穩(wěn)了,就開始挑戰(zhàn) React。這一年 Angular 也開始了大改版,到下半年的時候,我找了一個相對不重要的項目,試水了一把 NG4,并實踐了 TypeScript。至此,主流的技術?;径颊莆樟?,滿足常規(guī)業(yè)務需求不成問題。

第3年:

18 年開始公司迎來了一個高速發(fā)展期,單個項目的規(guī)模光靠一個人已經顧不過來了,需要團隊協(xié)作。既然是團隊協(xié)作的項目,那么就要考慮大家的能力差異,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了,需要給團隊制訂一套技術選型方案,以及必要的開發(fā)規(guī)范。好在之前對主流的幾大技術棧都有過了實踐,因此這時候也才有了選擇的權利,一番權衡之后,為團隊定下了現(xiàn)在的技術方案,并整理了一套開發(fā)規(guī)范,包括開發(fā)環(huán)境、代碼風格、開發(fā)流程、最佳實踐等等。

這一年也是我第一年真正以一個 Team Leader 的身份去帶團隊,身份的轉變也打亂了我原本的學習計劃,我很難再有比較連續(xù)的時間可以用來系統(tǒng)地學習一些技術,經常會被一些雜事打斷,可能是各式各樣的會議,可能是團隊成員遇到的技術難題,我從一個主攻手的位置,變成了一個輔助型的角色,游走在幾個項目之間,哪里需要就去補位。

當然,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在晚上、周末,給自己留出時間去做技術積累,前兩年主要是在彌補廣度上的不足,現(xiàn)在開始就需要往深度去走,例如設計模式、語言標準、代碼規(guī)范、內核原理、算法優(yōu)化,當然一些常規(guī)的技術也還是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的,像 RN、Electron 都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東西,包括一些服務端的內容,想做 CTO 的話這些都跑不了。

 

為什么招聘高級前端開發(fā)這么難?

小結一下

前 2 年主要在于觀察和積累,從剛入行的新人快速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立負責項目的開發(fā)者,對行業(yè)內主流的技術方案足夠的熟悉,常見的問題要能馬上給出方案,不熟悉的問題也要有思路該怎么去解決,做到“但凡是我領域內的,不允許自己做不到”。扎實的基礎在任何時候都是你說話的底氣。到第 3 年,這些儲備應該已經就緒,至少不能讓它成為你的短板,這時候需要開始思考一些基礎技能以外的東西,比如管理能力,無論往后準備走什么路線,即便是純技術路線,也早晚會要帶團隊。

帶團隊也是需要方法的,這種能力誰也不是與生俱來,面對不同的團隊也需要因地制宜給出不同的方法,所以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當然技術方面也不要因此而放下,技術的更迭是永恒的,這方面的學習也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只要你還在技術圈混,技術實力永遠是你服眾的最佳利器。什么時候跟不上了,也就差不多要被淘汰了。

3~5 年

這一階段我還沒經歷到,但是很快就會進入,所以自己也有一些打算。進入到這個階段的人都是跳槽市場上最受歡迎的,往年一直都很安靜的求職 App 開始大量地向我拋橄欖枝,各種獵頭也是隔三差五的聯(lián)系我,畢竟從概率上講,3 年以下都還算新人,能淘到的寶很少,從 3 年以上的人里挑就會容易許多,畢竟到這個時候了,該經歷的也都經歷過了。當然跳槽并不是我們這里要討論的問題。

到了這個階段,市場默認你已經是個比較成熟的開發(fā)者了,沒人會再把你當做應屆生看待,你需要表現(xiàn)出足夠的職業(yè)性,對技術、對行業(yè)的看法也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了。從這里開始,應該開始接觸一些通用工具的開發(fā)、系統(tǒng)設計、性能優(yōu)化、新技術探索、團隊管理等初級開發(fā)者做不來的事,如果你還是只做一些一線的業(yè)務開發(fā),出個頁面調個接口之類的,那么就該考慮到底是自己能力不行,還是被環(huán)境束縛了。

所以為什么招不到人,因為真就是沒有那么多“野生的”符合條件的候選人。大把大把的人其實完全有潛力成為市場想要的那一種,但是需要人去點化,讓他們明白自己要怎么去做才能更好的成為市場需要的樣子。多年來的教育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懂事聽話”的孩子,現(xiàn)在放任他們自由了,反倒不知道怎么做決定了。都想伯樂能看到自己,卻不明白自己要怎么樣準備,怎么樣展示。

所謂的“高級”,很多時候其實指的并不是你在某一方面的技術有多 NB,而是你做事情的方式讓人覺得“專業(yè)”、“靠譜”,事情交給你之后就能放心的回去等結果了。人家要的是結果,而不是你某一點的能力有多厲害,資本方是不在意技術細節(jié)的,只有你自己在意。

能干活的有一堆,但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真就那么稀有。也正因為稀有,才體現(xiàn)出價值。如果滿天飛的都是“高級”了,那么我們是不是又要重新定義什么是“高級”了呢?

責任編輯:未麗燕 來源: 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2011-05-12 14:57:58

2019-08-30 14:58:47

JavaScript程序員編程語言

2017-01-23 13:08:46

大數(shù)據客戶畫像技術

2020-11-10 22:53:54

oracle數(shù)據庫

2020-12-08 05:41:46

人工智能人機融合機器學習

2020-02-28 16:10:13

攜號轉網運營商中國電信

2020-12-10 13:37:08

人工智能人機融合

2022-06-12 23:36:26

微服務架構單體應用

2018-06-22 07:51:13

2012-11-27 10:36:19

公有云Azure數(shù)據中心

2022-09-16 10:14:41

消息順序性分布式架構

2019-08-08 16:39:37

ERP信息化中小企業(yè)

2022-09-19 16:38:59

數(shù)據產品SaaSSnowflake

2022-06-10 14:13:43

數(shù)字化轉型企業(yè)IT中小企業(yè)

2018-08-16 08:03:21

Python語言解釋器

2020-02-27 15:44:41

Nginx服務器反向代理

2013-03-04 10:10:36

WebKit瀏覽器

2024-02-26 21:15:20

Kafka緩存參數(shù)

2022-06-02 08:03:19

PyCharmPython代碼

2020-02-27 21:03:30

調度器架構效率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