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都快來了 iOS這些硬傷還要忍多久?
按照往年的慣例,蘋果會在這個月發(fā)布新一代的iPhone。關于iPhone 13的爆料大家也已經(jīng)看了很多了,iOS 15的測試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盡管和前代相比,iOS 15加入了更多的新特性,例如改進的天氣、通知系統(tǒng)、新增的OCR等等,但這是否意味著iOS已經(jīng)完美?當然并非如此。

iOS 15帶來了通知系統(tǒng)等改進
盡管iOS固然在性能、架構、開發(fā)和生態(tài)上有自己獨到的優(yōu)勢,但長久以來,iOS仍有一些未見修補的缺點。iPhone 13都快來了,iOS究竟還能怎樣變得更好?今天,就一起來聊聊iOS用起來都有什么不足吧。
依然缺席的全局后退
時至今日,iOS依然不像安卓那樣,有一個負責全局后退的按鈕,這可能是iOS體驗起來,最令人崩潰的點。在安卓上,你想要返回上一個界面、上一步操作,可以用后退按鈕或者手勢輕松做到。然而在iOS中,由于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后退”概念,實際體驗頗為令人崩潰。

iOS仍經(jīng)常需要點擊屏幕左上角的后退按鈕,這個后退按鈕屬于App的機制,而非系統(tǒng)全局機制
iOS上缺乏全局后退,主要帶來以下兩個問題?! ?/p>
- 交互邏輯不統(tǒng)一。例如你想要退回App的上一個界面,在iOS上要怎么做?有時候,你需要點擊左上角的后退按鈕,有時候你需要側滑屏幕,有時候你需要點擊窗口的關閉按鈕,有時候你需要點擊鍵盤的收起按鈕。而在不同的界面中,你是無法清晰預判到底哪個后退的方法才能生效,某個App支持側滑后退、某個App不支持、App側滑后退到某個界面彈窗卻又需要點擊關閉按鈕的情況,再常見不過。而在安卓上,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后退鍵統(tǒng)一解決,在屏幕側滑一下就可以回到上一界面,體驗好得多?! ?/li>
- 令人崩潰的大屏體驗。iOS已經(jīng)引入了側滑后退,支持的App可以用手勢退回上一個界面,但實際體驗依然難以令人滿意。仍有大量的App不支持側滑后退,需要點擊左上方的后退按鈕,在大屏的iPhone中,這意味著你的手指需要移動極長的距離,體驗令人崩潰。


安卓可以通過手勢或者按鈕實現(xiàn)系統(tǒng)級別的全局后退,方便得多
iOS缺乏全局后退按鈕/手勢,或許是因為iOS架構中就沒有設置這一指令——iOS脫胎于Mac OS X,而MacOS的確也沒有全局后退的機制,后退功能的實現(xiàn),依賴于軟件應用本身的設置。無論如何,希望蘋果未來能找到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吧。
低能的同屏多窗口
現(xiàn)在移動設備的性能,已經(jīng)足以同時運行多個App,加之設備屏幕越來越大,在移動設備上同時操作多個App的體驗已經(jīng)有了良好的基礎。為此,很多安卓廠商都開發(fā)出了各具特色的小窗模式,用戶可以同屏同時使用多個App,如果你用安卓機玩游戲時回復過微信、找過攻略,應該知道這體驗是多么的美妙。

安卓流行的小窗模式,非常實用,但iPhone是沒有的
然而,蘋果時至今日仍未對這方面有足夠的重視。iPhone上的iOS自不必說,絕大部分App連保持實時后臺都做不到,更別說同屏多窗口顯示這種更高一級的功能了,最多就玩玩雞肋的視頻畫中畫;而改名叫iPadOS、強調(diào)生產(chǎn)力的平板版本iOS,在多窗口體驗上也是一言難盡,你最多只能讓兩個App同屏顯示,而且永遠也不知道某個App是否支持這一特性。這和支持大部分App小窗顯示的安卓陣營來說,實屬低能。

iPadOS上的多窗口,并不是所有App都支持,而且只能從Dock選擇App,體驗實在一般

對于支持多窗口模式的App,在呼出鍵盤時,鍵盤也沒有任何優(yōu)化
以蘋果的開發(fā)能力,給iOS、iPadOS提供一個更好的同屏多窗口機制應該不算難,希望蘋果盡快考慮這個用戶呼聲極高的功能吧,總不能說蘋果用戶就沒有一心二用的需求、人人都喜歡全神貫注玩游戲看視頻的體驗吧?
形同雞肋的文件管理
盡管在iOS 11以后,蘋果已經(jīng)開放了部分文件系統(tǒng)的權限,跨App也可以通過資源管理器,進行數(shù)據(jù)的中轉(zhuǎn)讀取了。但和安卓陣營更為開放的文件系統(tǒng)相比,iOS在這方面的體驗的確堪稱雞肋。

iOS乃至iPadOS的文件管理,仍比較雞肋
iOS在連接PC等設備時候,依然必須通過iTunes或者其他一些第三方軟件才可以讀取數(shù)據(jù),并不能如同安卓一樣當U盤。安卓使用了MTP等傳輸協(xié)議,在大多數(shù)操作系統(tǒng)中都不需要安裝額外的客戶端(macOS除外),就可以讀寫數(shù)據(jù)。和iOS相比,這無疑方便的多。另外,安卓App們也可以訪問機內(nèi)數(shù)據(jù)(雖然權限正在收緊),并不像iOS那樣各個App的數(shù)據(jù)放到獨立的沙箱中儲存。


安卓開放的文件管理器,在很多場景下都更方便使用
蘋果此舉是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慮,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鞏固iOS的生態(tài),畢竟iTunes是蘋果生態(tài)的重要部分,iOS購買內(nèi)容、備份數(shù)據(jù)、升級系統(tǒng)都可以通過iTunes來完成。然而很多用戶都覺得這安全的代價有點太大了,就如當年Windows Vista上彈窗無數(shù)的UAC,后來不得不妥協(xié),安全和便捷的邊界到底在哪?更何況蘋果開放文件系統(tǒng)的macOS,難道就不夠安全嗎?文件管理和安全之間的關系,恐怕很值得蘋果繼續(xù)深入探討。
遺憾的藍牙無損音頻
在音樂領域,蘋果無疑是懂行的,無論是音樂生態(tài)的運營,還是音樂的制作和品質(zhì),皆是如此。為了保障蘋果音樂中歌曲的質(zhì)量,蘋果直接接洽各大唱片公司,從母帶直接獲取音源,而其他在線音樂服務的音源多來自于CD轉(zhuǎn)錄,這是蘋果音樂相較于其他在線音樂服務的一大品質(zhì)優(yōu)勢。蘋果音樂通常使用AAC格式壓縮,相較于同樣定位有損壓縮的MP3,AAC的品質(zhì)也更勝一籌。

蘋果對數(shù)字母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規(guī)定需要提交原始解析度的、24bit的PCM音頻
今年,蘋果音樂更是宣布,將會提供無損品質(zhì)的音樂,而且最高達到了192kHz/24bit的HD規(guī)格??梢哉f,如果你在桌面平臺,使用有線耳機,那么蘋果音樂可以給你呈現(xiàn)母帶級別的品質(zhì)。

蘋果音樂Apple Music推出了無損音頻
然而,遺憾的是,這一切在iOS中難以通過藍牙耳機享用得到。我們知道蘋果力推藍牙耳機,AirPods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藍牙耳機產(chǎn)品,但偏偏任何一款的AirPods、乃至所有連接iOS的藍牙耳機,都不支持無損藍牙音頻,不得不說這實在非常遺憾。
目前所有的AirPods耳機都不支持Apple Music無損歌曲,不得不說實在非常遺憾
與之對比,iOS的競爭對手安卓早在安卓8.0版本,就對無損藍牙音頻協(xié)議LDAC作了默認支持,近年安卓陣營還添加了LHDC無損藍牙音頻協(xié)議支持,在iOS對無損藍牙音頻絕緣的現(xiàn)狀下,安卓已經(jīng)做到了有挑有選?! ?/p>
而近日,高通更是官宣了aptX Lossless無損藍牙音頻協(xié)議,這意味著以后使用高通平臺的機型,無損藍牙的支持將會成為標配?! ?/p>
蘋果本身擁有極其高品質(zhì)的無損音頻資源,又有著使用體驗極好的AirPods,但在iOS平臺上卻無法通過藍牙享用無損音樂,希望蘋果日后能有所改進吧。
有爭議卻實用的通話錄音
最近一些男女關系的時事,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通話錄音的重要性。如果事件中的人物用的不是iPhone、能夠支持通話錄音,可能事件的真相就能更早浮出水面、甚至事件本身就不會被熱炒起來了。


安卓陣營普遍支持通話錄音
長年以來,iOS都不支持通話錄音,而這在安卓陣營中,卻幾乎屬于標配。對此,蘋果或許是考慮到了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在某些國家和地區(qū),通話錄音是違法的?! ?/p>
但是,這是否屬于無法解決的問題?起碼蘋果一刀切的對策,并不那么合理。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某些國外品牌的安卓機,它們的海外版本沒有通話錄音功能,但在國行版本是支持的。iOS既然能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在國行機中閹割了FaceTime Audio,那么為什么不能給國行機加一個國內(nèi)合法的通話錄音?
總結
iOS引領了觸屏革命,優(yōu)點極多且驚艷,但它也存在很多影響體驗的硬傷。上面所提及的iOS的缺點,遠不是全部。iPhone 13要來了,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蘋果近年已經(jīng)越來越缺乏創(chuàng)新點。希望iOS能夠加強功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帶來更好的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