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杭州小伙用Griefbot「復活」祖父,目前已刪除:不想過度依賴AI

人工智能 新聞
借助AI技術,我們可以復活我們已逝的親人,寄托我們的哀思。

在我們的相冊中,有親人的照片、視頻。

在我們的社交媒體中,有親人的語音條。

我們還有蓬勃發(fā)展的AI技術——我們和我們的親人以另一種方式相遇了。

斯人已逝

2020 年,杭州一位年輕的中國軟件工程師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篇關于口型同步技術的文章。

它的機理非常簡單——使用計算機程序將嘴部的運動與語音記錄相匹配。

他一下就想起了自己已經去世十年的祖父。

「我能通過這項技術再和我爺爺說上幾句話嗎?」Yu Jialin這樣問自己。

其實,這并不是我們第一次嘗試用發(fā)展的科技來重構我們已故的親人。

借助各種聊天程序、面部識別的AI模型,以及語音識別、動作識別模型,再加上我們保存的親人們的影音資料,我們就可以嘗試復刻已故親人的性格、記憶。

然后就可以再次和他們「聊天」了。

Yu Jialin今年29歲。12年前,他的祖父永遠的離開了他。

人們總是在親人離去后,開始為一些事后悔。Yu Jialin記得,有一次爺爺打擾到他正在進行的一場比賽,他朝他爺爺大吼大叫。

還有一次,Yu Jialin跟爺爺說,以后不要再來學校接他了。

正是這種小事,他和他的家人才如此懷念去世的祖父。

Yu Jialin說,自從爺爺去世以后,他們都是避免提起他來。為了不讓悲傷占據(jù)自己,他們選擇盡可能的忘記。

Griefbot

現(xiàn)在,Griefbot來了。

這是一個已經有若干年歷史的AI模型,它可以通過學習我們留有的已故親人的各種資料來模仿人類。

但就在去年,生成式AI突然爆發(fā)式發(fā)展,Griefbot的性能一下子被推到了另一個高度。

過去的Griefbot需要大量的數(shù)據(jù)。而如今,像Yu Jialin一樣的工程師,可以將留存的資料輸入這個模型,然后就可以精確地再現(xiàn)他們的外貌、說話方式,以及思維方式。

國外的研究人員表示,當今的技術能讓AI不需要太多樣本就可以重塑一個人的性格。

尤其是,再加上ChatGPT這樣的系統(tǒng)——它們已經深諳大部分人自然說話或者寫作的方式了。

研究人員表示,輸入所需資料后,再微調一下系統(tǒng),就可以達到99%的相似度。沒啥特別明顯的出入。

有了這項技術,Yu Jialin回到祖母那里,找出來了屬于祖父的一大堆舊信件,信件中的祖父是Yu Jialin未曾謀面的祖父。

與此同時,他還找出了祖父十幾年前拍攝的照片視頻,還有祖父給他發(fā)的短信。

可惜的是,經過好幾個禮拜的訓練和調試,Yu Jialin做的程序能力還是有限。在交互中需要10分鐘左右來響應每個問題。

比如說,他問Griefbot,「爺爺,猜猜我是誰?」

Bot回應說,「你是誰并不重要,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奇跡?!?/span>

但更大量的資料給到這個Bot,還是能讓情況好很多。

「快樂茶館停播了?!?/span>

爺爺說,「是嘛,太可惜了。這可是我最喜歡看的節(jié)目了,本來還想多看幾集的?!?/span>

到這里,Yu Jialin覺得這個程序已經日臻成熟了。于是,他把這個Bot拿給了他奶奶看。

Yu Jialin的奶奶靜靜地看著自己的丈夫在屏幕上回答自己的問題,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情緒。

Yu Jialin表示,自己相信這個機器人會成為奶奶很好的精神寄托。

而面對采訪的記者,Yu Jialin說,自己不想把這些只屬于自己和爺爺?shù)膶υ挿窒沓鰜怼?/span>

D-ID

在b站上的一個視頻中,up主吳伍六也為我們還原了「復活」奶奶的整個過程。

他先選擇了當下主流的AI繪畫軟件Midjourney,生成了奶奶的栩栩如生的頭像。AI根據(jù)上傳的圖片與文字描述生成了一些選擇,而UP主再根據(jù)腦海中的回憶挑選一張最逼真的。

圖片

之后再如法炮制,用文字細化某些面部特征。比如皺紋、眼眸、發(fā)型和神態(tài)。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讓生成的頭像細節(jié)非常完美。

圖片

下一步是音頻。同樣,這些素材來自于過去的電話錄音、錄像視頻或者微信語音。就像Yu Jialin一樣,吳伍六將過去奶奶的電話音頻上傳給了AI。

圖片

之后,他使用頻編輯軟件AU進行了調整。并將更加清晰的音頻樣本切割成若干秒的短句,方便進行標注。

最后將處理好的音頻打包放入語音合成系統(tǒng)中去。

圖片

利用語音合成系統(tǒng),吳伍六嘗試進行了文本轉語音。

現(xiàn)在,基本的素材都齊全了。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生成虛擬數(shù)字人。

通過D-ID,用戶可以生成數(shù)字虛擬人,并和他們展開交流。

圖片

在左側選擇頭像,右側上傳文本或音頻即可。

網站上奶奶的形象栩栩如生,音頻也完美還原了奶奶的「鄉(xiāng)音」。搭配上右側拉家常一般的聊天內容,宛如和奶奶面對面視頻通話一樣。

圖片

圖片

有意思的是,奶奶的這些「回復」也是依靠ChatGPT生成的。

吳伍六告訴ChatGPT,「我很想我的奶奶,你能不能模仿她的口吻來和我交談?」

透著人情味的人工智能,很難不讓人感動落淚。而借助對奶奶的回憶,吳伍六也竭盡全力地讓ChatGPT更像她的奶奶。

圖片

科技的最終目標是給人提供力量。這種力量不僅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還是精神上的。雖然這些聊天內容并不完全擬人,也會有一些不貼切的表達。

但總的來說,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還是能給人最溫柔的體驗的。

圖片

新時代的哀思寄托

波士頓的一位專家表示,隨著新科技的發(fā)展,人們表達自己哀思的方式肯定會發(fā)生一些改變。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可能會寫下所愛之人的故事來紀念他們。而如今,保存電子資料則更為普遍。

心理學家常常幫助痛失親人的客戶,讓他們對著一張空椅子說話,就好像他們的所愛之人還坐在上面一樣。

當然,新技術所帶來的新轉變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當時吳伍六的視頻就在b站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有關于把逝去的親人變成虛擬數(shù)字人的做法還是個新鮮事物。觀念上的轉變并不那么容易。

有網友表示,數(shù)字虛擬人終歸還是當不了緬懷之人的精神寄托的。

甚至,還有可能出現(xiàn)過度依賴AI的情況。

也正因如此,Yu Jialin已經把重塑自己祖父的機器人刪掉了。

他表示,并不想過度沉浸在過去,更不想整天抱著AI難以自拔。

責任編輯:張燕妮 來源: 新智元
相關推薦

2023-04-10 14:57:57

AI復活逝者

2025-04-08 08:05:00

生成式AI網絡安全企業(yè)安全

2025-04-09 08:10:00

AI代碼生成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

2025-03-31 01:45:00

2020-10-22 15:21:48

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隱私

2023-04-10 16:16:52

AI復活音頻

2020-01-19 09:25:58

失獨AI技術

2021-06-10 14:34:02

鴻蒙HarmonyOS應用

2013-05-21 17:03:55

iPhone搜索漏洞iPhone

2020-10-05 22:02:00

testdiskLinux文件

2011-03-17 11:24:15

2017-02-07 20:49:15

2013-01-24 14:11:32

App手游移動游戲

2024-11-21 16:31:48

2023-11-07 16:28:56

云提供商云計算

2023-10-13 10:15:12

芯片AI

2012-08-28 09:37:53

Android手機廠商

2025-04-21 09:14:00

2015-11-30 11:32:21

Windows 10Windows 8使用率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