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言征
出品 | 51CTO技術棧(微信號:blog51cto)
“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最近的熱度又爆棚了,自特朗普大選勝出后,就被爆料稱和美國企業(yè)家拉馬斯瓦米將一起領導的特朗普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
馬斯克還滿腔熱情地在其社交媒體平臺X上大發(fā)英雄帖,門檻自然很高:“我們需要超級高智商的小政府革命者,他們需愿意每周工作80多個小時,從事枯燥乏味的成本削減工作?!倍喝さ氖?,“付費訂閱用戶才能提交申請”。
不過馬斯克“磨刀霍霍”的商人形象早已在業(yè)內(nèi)不是什么新鮮事。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則是馬斯克真正的“星辰大?!薄猄paceX。
美國中部時間下周二11月19日下午4點,第六次星艦試飛已經(jīng)發(fā)出預告,算一算,也就是我們大陸時間下周三11月20日早上6點的事情。
圖片
雖然大家因為馬斯克的關系,非常關注星艦,畢竟這可是全球首富的星辰大海般的項目,但具體星艦相關的背景知識未必清楚。這里覺得還是有必要為大家做一下科普。
1.星艦起源: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
馬斯克有個移民火星的太空夢,不過要將人類送上火星之前,飛船必須先進入軌道。
自SpaceX成立之初,星際旅行就幾乎融入了這家公司的DNA。埃隆·馬斯克很早就設想:用二十年時間開發(fā)一種能夠將數(shù)噸質量送入近地軌道、月球甚至更遠的重型火箭。比如,早在2005年,馬斯克就公開討論了他建造一枚有效載荷能力為100噸的火箭的計劃,以將其送入近地軌道。
現(xiàn)在被稱為星艦的火箭曾有幾個不同的名字:“BFR”和“BFS”(大火箭/飛船或大獵鷹火箭/飛船);火星殖民運輸器;以及星際運輸系統(tǒng)。2019年7月,被稱為“星蟲”的小型第二級原型首次完成了一小段跳躍;隨后是首次大規(guī)模演示器SN15,于2021年5月首次完成高空試飛。
當然,并非一切順利:該公司在此過程中也爆炸了不少原型機,其2023年4月和11月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綜合飛行測試均以空中爆炸告終。
去年11月星艦試飛著落時發(fā)生爆炸 圖源:SpaceX
近年來,星艦項目得到了明顯的加速推進,這得益于兩大變化:一是SpaceX的互聯(lián)網(wǎng)衛(wèi)星星座Starlink的發(fā)射和運營,它為星艦開發(fā)提供了關鍵收入;二是NASA授予的40億美元人類著陸系統(tǒng)(HLS)獎項,用于開發(fā)星艦的一個版本,以執(zhí)行“阿爾忒彌斯”計劃將人類送上月球的任務。
隨著“星艦”測試項目的加速,以及該公司不斷展示出火箭的強大能力,“移民火星”這一愿景正變得越來越可能。
2.星艦,究竟是什么鬼?
星艦無疑是個龐然大物,高達近400英尺,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最強大的火箭。相比之下,SpaceX 廣泛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高229英尺,而曾將阿波羅任務送上月球的“土星5號”火箭高363英尺。
星艦也代表了SpaceX存在的意義:正如馬斯克所言,通過太陽系(從月球和火星開始)傳播“意識的光芒”。
該火箭由兩級組成:超級重型助推器和第二級,也被稱為星艦。起飛時,超級重型助推器使用其33臺“猛禽”發(fā)動機產(chǎn)生令人難以置信的1670萬磅推力。這是將100至150噸貨物和機組人員送入近地軌道所需的動力——再次強調,這與“土星5號”相當,但在許多方面更為先進。
最大的變化是,星艦被設計為完全可重復使用,這意味著最終兩級都將返回發(fā)射場,經(jīng)過快速翻新后用于下一次任務。這將是火箭史上的首次。雖然SpaceX憑借“獵鷹9號”火箭開創(chuàng)了助推器重復使用的先河,但其上級仍留在軌道上,最終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馬斯克聲稱,可重復使用性加上驚人的有效載荷能力,可將星艦(對SpaceX自身而言)的發(fā)射成本降至每次200萬至300萬美元。由于SpaceX的財務狀況是保密的,我們無法確切知道該公司每次發(fā)射“獵鷹9號”的成本,但其對客戶的定價為6975萬美元。
這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
3.為什么星艦很重要?
星艦通常被視為一位億萬富翁的寵物項目,但這是對星艦目的或其未來可能在太空經(jīng)濟中發(fā)揮作用的深刻誤解。
無論星艦何時開始商業(yè)運營,幾乎所有行業(yè)專家都認為,它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太空經(jīng)濟。如上所述,沒有其他運載火箭是完全可重復使用的,而那些部分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在尺寸和功率上都遠不及星艦。
這意味著什么?隨著大批量發(fā)射貨物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只要其余行業(yè)能夠跟上,人們就可以開始想象許多令人難以置信且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星艦不僅是商業(yè)太空行業(yè)增長的支柱。當NASA在2021年授予SpaceX HLS獎項時,也將其“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希望寄托在這款巨型運載火箭上,以交付能夠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的載人星艦,執(zhí)行“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該獎項基本上將星艦從一家公司的雄心壯志轉變?yōu)榇_保美國繼續(xù)在太空保持霸主地位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次飛行測試,任務有哪些?
第六次飛行測試目前官網(wǎng)已經(jīng)定于11月19日下午4點(當?shù)貢r間),距離上一次順利試飛成功,剛剛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SpaceX 稱這次將對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箭星際飛船進行飛行測試。
這里,我們具體闡述下此次測試的主要飛行目標。該公司將試圖重現(xiàn)之前試飛的成功,包括使用從發(fā)射塔伸出的“筷子”臂接住超級重型助推器,以及測試硬件和軟件的升級。
圖源:SpaceX
如此高的飛行節(jié)奏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那次成功。10月份試飛取得了巨大成功,這一事實促使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上個月同時批準了第五次和第六次飛行。
此前,SpaceX 每次星艦發(fā)射前都需要等待(有時長達數(shù)月)監(jiān)管部門的批準。
再來試飛任務也比較類似,例如超重型火箭助推器首次返回發(fā)射場、從發(fā)射塔伸出的巨大“筷子”臂在半空中接住它、以及星艦上面級在印度洋亞軌道飛行后受控、精準濺落等。
SpaceX 在其官方網(wǎng)站上表示,它將嘗試在 11 月 19 日重現(xiàn)這些成功。此外,該公司還將繼續(xù)測試隔熱罩和上級再入機動,“以擴大飛船和助推器能力的范圍,并更接近實現(xiàn)整個系統(tǒng)的再利用?!?/p>
另外,工程師們還對系統(tǒng)進行了多項升級,包括增加助推器推進系統(tǒng)的冗余度、更新軟件控制和其他更改。
重點來了,這次試飛還有一個關鍵任務——SpaceX 還將嘗試在軌道上重新點燃飛船的六臺猛禽發(fā)動機之一,這是最終重復使用星際飛船上面級的關鍵能力。工程師們還將通過其他方式對這一級進行測試:該公司將測試新的二次熱保護材料。此外,正如該公司所說,“飛船還將在下降的最后階段故意以更高的迎角飛行,有目的地強調襟翼控制的極限,以獲取未來著陸剖面的數(shù)據(jù)?!?/p>
從第 7 次飛行開始,所有這些測試將最終導致飛船的“重大升級”,例如重新設計的襟翼、更大的推進劑箱和最先進的熱防護。
當天飛行測試的網(wǎng)絡直播將在太平洋時間下午 2 點 30 分鐘發(fā)射窗口前約 30 分鐘開始,屆時可在 X 或 SpaceX 網(wǎng)站上觀看。SpaceX 表示,這個下午晚些時候的發(fā)射窗口(德州當?shù)貢r間下午 4 點開放)將在重返大氣層時提供更好的觀看條件。
4.2026,我們可以去火星嗎?
根據(jù)馬斯克最近的估計,星際飛船將于2026年發(fā)射前往火星。不過,必須說明的是,他以往的估計并不總是特別可靠。
根據(jù)地球和火星這兩顆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位置,這只不過是執(zhí)行快速任務的最早機會。至于SpaceX是否能及時準備好火箭執(zhí)行如此漫長的任務,目前尚不清楚,主要是因為還有一些重大的技術挑戰(zhàn)需要解決以降低風險,比如在軌加注燃料。
就像我們在《流浪地球》中看到的劇情一般,為了到達另一個星球,不管是火星,甚至是月球,星際飛船都需要利用在軌道上待命的星際飛船加油船進行燃料加注。
具體而言,這艘星際飛船需要在繼續(xù)其旅程之前,將推進劑轉移到主飛船上。燃料加注需要多次進行,而具體到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SpaceX估計需要在該任務之前發(fā)射大約10艘加油船進入軌道。
馬斯克在4月告訴SpaceX員工,將前往火星的星際飛船不會與今天飛行的飛船完全相同:星際飛船的星際版可能高達500英尺,為機組人員和貨物提供更多的空間。
話說回來,世間星辰大海的事情實在罕見,馬斯克的SpaceX正在讓每一個普通人有幸見證星際旅途的開端,不管成功失敗,下周三早上大家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