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從小白成為 OpenTelemetry Member 有感
圖片
圖片
前段時間申請成為了 OpenTelemetry 的 Member 通過了,算是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目標;從 24 年的 2 月份的第一個 issue 到現(xiàn)在剛好一年的時間。
圖片
這事也挺突然的,源自于年初我發(fā)了一個 24 年的年終總結(jié),提到了希望在今年爭取成為 Member,然后譚總[1]就提醒我可以自己去申請,只要找到兩個 sponsors
支持就可以了。
我之前不知道這個 Member 是自己申請的,沒注意看社區(qū)的文檔(之前的
Apache
社區(qū)都是邀請制)。
圖片
于是我提交了相關的 issue[2],列舉了自己做的一些貢獻(PR 和 issue),也找到了之前經(jīng)常幫我 review 的Rao[3] 哥作為 sponsor.
不出意外,沒等兩天就收到了邀請。
參與社區(qū)
OpenTelemetry 作為和廠商無關的可觀測標準,非常開放和包容,也是我參與過的社區(qū)最多元的開源項目,幾乎每個子項目都有上百人參與,他們都來自于不同的公司和個人,在這樣的背景下社區(qū)自然就會更佳和諧,很難出現(xiàn)某個公司或者個人主導項目的發(fā),風險自然也會小很多。
圖片
OTel 的技術棧主要是可以分為下面三個部分:
- ? 客戶端:負責上報可觀測數(shù)據(jù)(Trace、Metrics、Logs)
- ? OTel collector:處理客戶端上報的數(shù)據(jù)
- ? 數(shù)據(jù)存儲:存儲日志、指標、trace 等數(shù)據(jù)
以上每個模塊都是 OpenTelemetry 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家可以都挑感興趣的部分去參與。
作為一個可觀測標準,客戶端自然就需要支持大部分的技術棧,所以我們常用的語言和技術棧都有對應的實現(xiàn):
圖片
這一部分的工作量也非常大,靠個人實現(xiàn)和維護肯定不現(xiàn)實,所以社區(qū)非常歡迎大家都來做貢獻。
圖片
圖片
拿我常用的 Java 來說目前支持了這些框架和庫,但依然沒有支持全,我們可以在這里的 issue[4] 列表里找到社區(qū)需要大家貢獻的內(nèi)容。
SIG 小組
社區(qū)也準備許多興趣小組(SIG[5])來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
圖片
圖片
大家也可以訂閱日歷參與周會,基本上每個興趣小組都會定期組織,拿 Java 的來說就是每周四的 UTC+8 的早上九點都會舉行。
圖片
圖片
之前參加過兩次,都是 zoom 的線上會議(老外的習慣是開攝像頭),如果自己口語尚可的話和社區(qū)主要的 maintainer 直接溝通效率會高很多。
當然如果不能開口的話, zoom 也是實時字幕的功能,理解起來問題也不是很大。
圖片
如果以可以成為 Member 的角度,目前我看了一些申請,提交了兩個或以上的 PR 應該都可以申請通過,前提是線下提前和你找的 sponsor 達成一致就可以了。
帶著這個目的也挺好的,做開源項目往往就是靠愛發(fā)電,有這個 Member 的身份也可以作為正向激勵,鼓勵繼續(xù)參與。
總結(jié)
當然成為 Member 只是第一步,隨著社區(qū)參與的深入度后面還有其他的角色[6]:
圖片
比如 triager 可以分配 issue、approver 可以批準代碼、maintainer 就是某個模塊的具體負責人了,后面就再接再厲吧。
引用鏈接
[1]
譚總:https://github.com/JaredTan95
[2]
issue:https://github.com/open-telemetry/community/issues/2642
[3]
Rao:https://github.com/steverao
[5]
SIG:https://github.com/open-telemetry/community#special-interest-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