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微信,還是一個 App 嗎?

移動開發(fā)
兩億用戶的微信,在App層面上已經甩開所有對手,它說承載的期望和高度,也逐漸超越了一個App所能達到的。

[[106683]]

梳理微信的發(fā)展脈絡,可以看到其用戶增長主要源頭來自于三個方面。

最穩(wěn)定、最健康的發(fā)展模式就是內生式的增長,依靠沉淀客戶的口碑傳播和自發(fā)推薦來發(fā)展新用戶。但是在初期種子用戶較少的情況下,內生式的增長速度較慢,這時候需要外力的導入。因此微信通過不斷加入的新功能來吸引新用戶。

這些用戶會進入到內生式增長的循環(huán)中——盡管是被新功能吸引注冊,但最終還是回歸到通信聊天這一核心訴求——從而實現快速增長。在這個過程中,雖然 一直會面臨用戶流失的情況,但是總體上來說,只要凈流入與流出保持在可控的范圍內,新功能的設計就算成功。這一點,可以參考今年 8 月份張小龍談移動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原則。

另外,背靠著騰訊在 QQ 客戶端積累下來的強大資源,依靠每日的推送,也使得微信獲得了快速的發(fā)展。

如果拿進入大陸市場的 Line 與微信來比較的話,可以發(fā)現:

  • 內生增長模式:兩者在各自的市場都證明了各自擁有極強的內增動力。值得一說的是,Line 的免費通話其實是一大亮點,通話質量也很好。但是鑒于國內網絡整體速度、資費套餐和運營商對于 VOIP 的態(tài)度,這一功能在大陸的前景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但也正因為此,反過來看說明了這一功能對于現有市場領先者具有的殺傷力。
  • QQ 資源的支持。在這方面 Line 先敗一局。因此其與 360 的合作,也是想多多少少彌補這一點的不足。
  • 新功能。圍繞新功能的設計,目前可以創(chuàng)新出的功能到底還有多少,這還有待觀察。但是通過各個 IM App 近期更新來看,圍繞通訊方面的新功能創(chuàng)新點相比較以前已經降低了很多。因此,是否還會有新的殺手锏應用出現,在短期內快速吸引到大量用戶的關注,目前還很難講。

在產品創(chuàng)新力不足的情況下,比拼的主要是市場運營的能力。從這一點來講,雖然有很多人不看好 360 與 Line 的合作,但是從理性角度分析,360 對于 Line 來講無疑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而在本土市場上 360 與 QQ 的比拼,真的很難講誰就一定占據上風。因此,這個問題的焦點其實***是回到了 360 對這個合作愿意達到的程度有多深。

再回到產品面來看,一直以來,騰訊引以為傲的其實是在 QQ 上面沉淀下來的用戶關系。因為用戶的轉換成本很高,各家競爭對手到***也都一致認為,這是一個無法破的局。

但是,這個在 PC 時代無法破的局是不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就不一樣了呢?我的答案是未必。

在 PC 時代,用戶的手機通訊錄與 QQ 上面的聯系人是割裂開來的兩個關系,一個在手機上,一個在 PC 上,很少會有用戶將這兩者進行手工同步。以前的轉換成本高,是因為 QQ 一旦換掉,要重新積累起這一批人,我可能要一個個再加。

但是在今天,很多的 IM App 和手機通訊錄無縫連接的年代,這件事情遠沒有當年那么復雜。除了便利性以外,從重要性來看,手機通訊錄的關系比 QQ 聯系人上的關系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對于 QQ 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在智能手機的時代,用戶關系鏈因為手機通訊錄又回到了用戶手上。從理論上來講,手機通訊上的關系對于各家 App 來說是平等的,絕非 QQ 一家所獨有,客戶的忠誠度其實遠遠沒有想象中來的那么強。

除了產品層面外,再來看微信這段時間升級后所展現出來的樣貌。隨著版本的升級,在越來越多的功能模塊疊加上去之后,我嘗試著描繪出微信的發(fā)展策略圖 譜。從下面這個圖譜我們可以看到,SNS 和移動電商將會是下個階段,微信策略發(fā)展的主打方向。圍繞這兩個發(fā)展方向,無論從產品、功能、資源投入以及公司組織架構都進行了相應的布局和調整。

SNS 和移動電商這兩個方向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都算得上“big deal”。騰訊的一位內部人士曾經對媒體表示,如果微信的商業(yè)化與騰訊電商能夠做成,股價翻一倍到達 500 元應該沒問題。

然而,不管是 SNS 還是移動電商,這兩塊業(yè)務各自所需撬動的資源都是極為巨大的。以移動電商為例,對于騰訊來講,當然有足夠的自信去應付這樣的挑戰(zhàn)。但是我們也可需要看到, 光是“線下商戶合作”這件事情,如果僅僅是把一線城市覆蓋的話,需要多少的人力投入去做這件事情?

如果是自己做,除了人力配足以外,所需花費的時間也是一個足夠漫長的過程。如果是去收購,類似的目標也許像是“大眾點評網”這樣的,但是別人未必肯 賣。即使賣,這也是一個漫長談判的過程。況且,線下商戶開發(fā)的業(yè)務模式不同于騰訊其他線上增值業(yè)務的形態(tài),這對團隊管理、公司架構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相關報道,騰訊所有的部門目前都在看著微信,希望從它身上分享到成長帶來的價值。微信,是誰的微信?也許既不是馬化騰,也不是張小龍,更不是騰 訊其他部門的。說到底,微信是網民的。因為是有著 2 億用戶的微信成就了今天的張小龍、馬化騰甚至是騰訊。如果少了前面的定語,微信就只是微信而已。

而在這樣的策略、部門、派別、利益紛爭之中,往往用戶的聲音是最薄弱的,到***也往往被忽視。我覺得,手機的特性,也許決定了騰訊無法完全移植PC時代的經驗,通過不斷加大的安裝更新包來鑄就其在商業(yè)上的成功。

站在這個時間點,讓我們再來重新回顧一下張小龍在今年8月份內部會議上那場長達8個小時的經驗分享中提到的一句話:

聚焦:一個 App 只做一件事情,一個大而全的 App 意味著全面的平庸。

一個 App 到底可以承載多少商業(yè)價值?目前還無人給出最終的答案,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也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給出確切的答案。憑借著給 2 億人打造方舟,而提前拿到了新世代船票的騰訊,將要駛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徐川 來源: ifanr
相關推薦

2019-03-19 19:19:19

Facebook微信轉型

2016-09-13 15:59:55

PHP微信開發(fā)微信支付

2016-09-30 09:22:55

2014-11-26 09:33:14

微信連WIFI

2013-04-01 13:15:49

微信微信公眾賬號微信推廣

2021-08-03 07:40:47

宏任務微任務React

2020-12-13 11:57:57

Nodejs微信開發(fā)

2015-08-06 21:01:37

移動

2018-12-04 15:10:56

Python微信備忘錄

2020-12-09 23:10:24

微信微信紅包移動應用

2019-08-09 14:20:46

微信軟件手機

2021-01-29 18:02:52

企業(yè)微信私域流量

2013-09-13 09:33:39

微信中移動壟斷

2013-08-19 15:00:53

微信易信

2013-08-20 15:22:47

2022-09-30 13:55:46

Python機器人

2021-10-12 05:49:13

微信App訪問相冊

2021-08-01 22:41:07

微信功能技巧

2013-03-26 14:32:22

微信微信公眾平臺輕App

2021-12-19 22:00:31

APP軟件開發(fā)開發(fā)
點贊
收藏

51CTO技術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