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市場估值的意義何在?
火爆的手游行業(yè),估值問題既是一個敏感問題,也是一個偽命題。
和很多行業(yè)研究員認真探討過手游估值的專業(yè)問題。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手游并購估值出奇高,沒有理由的高,市場樂意給,大家樂意炒,分析師樂意推。
以華誼兄弟收購銀漢科技為例。其估值按照常用的收益法進行估算,預估值為13.21億,相較8323萬的凈資產,凈資產增值率高達15.86倍。銀漢科技50.88%股權預估值約為6.72億,協(xié)商交易價6.716億。
再看看銀漢科技的估值。其2011年凈利潤62.93萬,2012年凈利潤620.62萬,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5305.29萬,幾乎每年凈利潤以10倍在增長,其對應時期的估值分別為2099倍、213倍和12倍。估值不確定性增加。
華誼兄弟并非個例。天舟文化收購神奇時代,資產估值12.54億元,凈資產增值率高達21倍,PE估值41倍。鳳凰傳媒以3.1億獲得慕和網絡64%的股權,估值增值率為1052.14%。旋極信息投資上海索樂增值率800%;掌趣科技并購動網先鋒、大唐電信收購廣州要玩公司估值凈資產平均溢價15倍。
總結而言,最近眾多被并購手游公司可謂“貴不可言”,凈資產增值動輒十幾倍,PE市盈率往往高達數(shù)十倍。對比國外手游行業(yè),其行業(yè)平均PE市盈率為10倍左右。但你不得不承認,目前市場瘋狂情況下,手游行業(yè)的估值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手游行業(yè)不確定性極大。天舟文化收購的神奇時代,在2011年還是虧損759萬,2012年完全逆轉。對一個業(yè)績無法合理預估的公司,如何估值?
數(shù)據顯示,今年我國在研手游產品總量或超5000款,手游似有漸成紅海之勢。而據山西證券分析師韓旭介紹,游俠開發(fā)成功率并不高,單款產品銷售成功率大概只有5%。每個公司都在賭那5%的成功概率。
客觀上說,天舟文化、浙報傳媒、博瑞傳播這類急需轉型的公司的強烈需求,加劇了手游行業(yè)的泡沫形成。
手游并購第二個共性是,多以增發(fā)等融資形式配合進行,大股東花的不是自己的真金白銀,投資失敗也不可惜。天舟文化進入手游行業(yè)是典型的“蛇吞象”,其2012年凈利潤2026萬,其收購的神奇時代的利潤卻有3037萬。
搶奪優(yōu)質并購標的顯得非常關鍵。手游門檻并不高,一個團隊幾百萬啟動資金便可開始,這個行業(yè)也以小公司居多,營收在5000萬左右,成敗往往在一兩款游戲產品。目前,上市公司收購的手游公司大多已具備盈利價值。
手游并購的第三個共性是簽訂各種對賭協(xié)議,以降低收購風險。很多買手游公司的,都是門外漢,所謂“買的沒有賣的精”,創(chuàng)始人選擇合適時間點將公司高價賣掉也無可厚非。但對賭協(xié)議只能提振市場信心,并不能改變行業(yè)趨勢。
如果業(yè)績真沒做出來,趨勢就變壞了,做個補償有什么意義呢?沒有人會給沒有業(yè)績、只有補貼的公司高估值。
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你再看看,創(chuàng)始人團隊套現(xiàn)了,華誼兄弟股東套現(xiàn)了,鳳凰傳媒股東套現(xiàn)了,高樂股份股東套現(xiàn)了。
這是一個博傻的游戲。愿意玩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相信故事本身,而是他們相信始終會有更傻的人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