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留下這幾句話 細心的用戶終于明白無限流量貴了
如今伴隨著手機的不斷發(fā)展,提速降費成為了當前號召力很大的一件事,三大運營商為了響應號召,都先后跟進了不同的做法,交出了所謂的***流量套餐,如今大小王卡,大小魚卡,甚至寶卡之類的套餐類型十分繁雜,期間大多都是采用與某些APP免流合作,同時采用固定閱讀的形勢推出新品,許多用戶發(fā)現(xiàn)***流量只要19元甚至9月一個月誒,太劃算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仔細想想看,如果在這個時候如此血虧流量隨便花,那么三大運營商必然嚴重虧損,但是根據(jù)2017年全年的營收報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凈賺1333.26億元,整個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隨著流量的需求越來越大,其實對于運營商來說,這正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紅利口,在這個時候怎么可能輕易不掙錢呢?因此細心的用戶終于明白了,其實***流量套餐還是蠻貴的,并沒有想象當中那么實惠。
道理很簡單,我們拿某宣稱***流量的套餐卡來看,其中他們使用的策略是針對大量的APP進行免流處理,如果用戶使用的不是這些APP之外的上網(wǎng)服務,那么還是會進行套餐外計費。而在服務條款當中運營商留下了這么幾句話。其中從圖片中大家可以看到,針對不同的APP,就已經(jīng)是存在著一些圖片、文字、廣告以及加載過程中的流量損耗,這些部分全然不承擔在APP免流服務之內(nèi),試想一下,每天使用這些套餐之后,其實只要有少許的額外流量出現(xiàn),就至少保底進行扣費,最終折算到月底扣費的時候,往往原先說好的9塊錢一個月管飽或者19塊隨便用的話就不靈了,最終還會多出幾十塊錢,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呀。
對于這樣的一些小套路,其實不同的運營商在選擇合作方的時候,都會交出新的方案。目前***流量套餐算下來大概還是在于五十元到上百元之間,不管怎么用,大多數(shù)套餐***都會在這個浮動范圍內(nèi)徘徊。所以看下來,所為的***流量也并不便宜,用戶真相體驗大流量的話,其實現(xiàn)在還挺不容易的?,F(xiàn)在都如此了,那么5G來之后,流量費可怎么辦?